策行三国 第324节

  第893章 愚不可及
  孙策接受了荀攸的建议,将柴桑的战事交给周瑜负责,自己回师北上豫州。
  这纯属无奈之举,谁也没想到袁绍会出这样的昏招。常言道,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如果抛却那些神话般的灵机一动,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正确的方法无非那么几个,水平相当的人都可以猜得出来。但人一旦犯起蠢来就没下限了,谁也猜不准。
  所以传说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常常被对手算中,对袁绍了解甚深的郭嘉却没能算到袁绍会出这一招。因为这个意外,他不得不放弃围攻柴桑的计划,而周瑜取江南的战事也被迫延后。
  考虑到此行要对付乌桓骑兵,孙策将之前留给周瑜的骑兵又收了回来,集结了近千骑士。半年时间,贾诩、韩遂先后送来马三千余匹,周瑜、黄忠等人已经陆续拥有了亲卫骑,就连娄圭、邓展等人也分到了一两百不等。但大部分马匹还是用来维护邮驿。消息快速传递的背后,是大量邮驿的设立,数以千计的驿夫和驿马的辛苦付出,财政的沉重负担。
  战争时期,消息的及时传递更加重要。
  孙策走得不快,但声势造得很大,还特地打出了驱逐胡虏、维护华夏衣冠,为汝颍百姓报仇的旗号,就差上升到民族大义了。孙策本来是想这么干的,不过这时代只有华夷之辨,没有民族一说,只好作罢。但这并不影响他将袁绍定义为汉奸。
  很快,他收到了袁权送来的消息,得知袁权已经抢先一步将袁绍定义为袁氏不孝子孙,孙策只能表示佩服,这政治敏感性,巾帼不让须眉啊,亏得她是个女儿,要是个儿子,估计也不会有我什么事了。既然如此,那就更不用着急了,这些乌桓骑兵折腾的时间越长,袁绍的名声越臭,到时候看他怎么收场。
  接着,孙策又收到了孙坚的命令。果不其然,孙坚火了,主动发起进攻,要进入兖州境,还袁谭以颜色。秦松拦不住他,只好使出缓兵之计,能不能奏效,孙策暂时也没把握。不过他估算了一下,以孙坚的战力和兵力,只要他不大意,曹昂应该占不到什么便宜,最坏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
  好消息当然也有,陶谦在袁氏父子的强大压力下终于低头,同意孙家父子进入徐州,太史慈已经在路上,与他同行的还有刚刚招降的徐岩等千余人。徐岩等人愿意投降,但他们提出一个要求,只接受太史慈一人的指挥。事出仓促,来不及请示,沈友先斩后奏,代孙策同意了徐岩的要求。所以现在太史慈统领的是三千多人,接近四千。他们由丹徒渡江,沿中渎水北上,估计十天左右能赶到青州。
  孙策计算时间,就算他现在派人送命令,太史慈已经到了淮阴,也来不及回头了,不如就让他从陆路前进,也耽误不了几天。以沈友、太史慈的能力,应该会想到提前送消息给田楷和陶谦,鼓舞一下士气,多支撑一段时间。
  孙策随即给沈友写信,详细解释了荀攸为他谋划的争霸之局,让沈友安排船只和粮草,随即准备从海路投送更多的兵力,或者接应公孙瓒到青州参战。并让他转告太史慈,尽可能将袁熙诱到青州东部。如果能以袁熙为饵,就能将主动权控制在手中,袁绍不想救也不行。
  成为战场,青州会因此蒙受更大的损失。孙策承诺和陶谦商量,由豫州、徐州和扬州提供一部分粮食、药物支援青州百姓,尽可能减少损失。如果青州百姓想南迁,也可以搭乘运兵的大船南下。
  ……
  柴桑城头,刘繇看着天际渐渐消失的帆影,眯着眼睛,眉心紧蹙。
  许劭站在一侧,也阴着脸,心情很不好。他已经收到消息,为解豫章之围,袁绍派骑兵突入汝南,四处袭扰,搞得人心大乱。这些骑兵以乌桓人为主,乌桓人贪婪好杀,进入汝南这富庶之地,残杀掳夺在所难免,汝南此刻已经处处狼烟。
  孙策撤走了,袁绍的目的达到了一大半,但影响却非常恶劣。身为汝南人,许劭对此感触犹深。虽然许家大部分人住在城里,不会受到伤害,他还是很不舒服,有一种说不出的失望。
  刘繇拍拍城垛,转身看着许劭,眼神凝重。“子将,孙策此去汝南,虽解燃眉之急,却是割肉补疮、饮鸩止渴,汝南世族怕是要遭大祸。孙策遭此叛变,岂能善罢甘休。”
  许劭一声不吭,但眼神中的担心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即使他不通军事,也知道袁绍这次所为贻祸不浅,甚至有祸害汝南世家的嫌疑。如果袁绍决心拿下豫州,那汝南世家响应他,反对孙策,没什么问题。赶走孙策之后,汝南成为袁绍统治的区域,孙策有意见也没用。可是袁绍如果只是派骑兵袭扰,并不打算真正进驻汝南,一旦孙策重新控制了汝南,势必要对响应袁绍的进行报复。
  之前借着侵占土地的由头,孙策已经杀了不少人。这次有这么好的借口,他没道理不再杀一批。上一次杀人还只是针对土地,这一批杀的却全是袁绍的支持者。将来袁绍再想进攻汝南,可就没人能支持他了。
  “使君,袁本初能一鼓作气地拿下豫州吗?”
  刘繇缩起脖子,裹紧了大氅。北风正紧,吹得人遍体生寒。江南的冬天比青州的冬天还难受,不仅铁甲又湿又冷,厚厚的絮袍也挡不住寒意。他没有回答许劭的话,他觉得袁绍不是想不想拿下豫州的事——想肯定是想的——而是能不能拿下豫州的事。
  几千骑兵是无法占领豫州的,袁绍的势力要进入豫州,萧县、沛县、睢阳、陈县这几个重要的城池必须拿下,但孙策在那里驻有重兵,没有一年半载的围攻,袁绍很难得手。孙策已经回援,没有步卒策应,汝南的骑兵支撑不了多久,很快就要撤出。
  要为袁绍争取时间,就要拖住孙策。如今之计只有趁孙策撤走,周瑜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出城反击,击退周瑜,迫使孙策首尾难顾,无法北上豫州。
  刘繇停住脚步,看着远处的大营,又看看远处的大江。“子将,让许昭做好准备,在庐江截击孙策。等我击退周瑜,再增援庐江,与他会合。”
  许劭思索片刻,缓缓点头。“周公瑾虽是世家子弟,毕竟不像孙策出身将门,或许有机可趁。”
  第894章 少年陈武
  数日后,孙策到达舒县。
  程普率部前来迎接。他看起来状况不太好,行礼时左臂不太自然,脸上还有痛苦之色。孙策看了一眼他的左臂,发现战袍袖子绷得紧紧的,战甲的位置也有修补的痕迹。
  这个发现让孙策很意外。进入庐江,斥候就陆续发现了山贼的踪迹。他人马众多,那些山贼不敢来找麻烦,躲得远远的,但沿途聚落被山贼打劫过,临湖县还险些被山贼攻破。庐江是郡治,有郡兵驻守,居然也被山贼围攻,说明形势比他想象的还要严峻,只是程普自己扛下了这个担子,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程公,受伤了?”
  “皮肉伤,不碍事。”程普故作轻松地笑道。
  孙策没再说什么。程普是父亲的旧部,而且资格很老,战功卓著,被一群山贼围攻而受伤,可能觉得丢脸。既然他不肯说,就不用追问了。以程普的身份,本草堂的伤药肯定有,也不用他做人情。
  孙策随即向程普介绍董袭、全柔等新附将领。见孙策如此礼敬程普,董袭等人也敢大意,纷纷上前行礼。甘宁、郭武等人早就和程普相识,此刻也主动行礼。程普随即也介绍了自己的随从。这些人大多是庐江郡人,在太守府任职,有的则是宾客,有的则是庐江世家代表,一起来迎接孙策的,比如周瑜的兄弟周瓘。周瓘身边还站着一个少年,是他的儿子周峻。孙策以前见过一面,当时还是个垂髫小儿,两年没见,个子窜了一大截,是个青涩少年了。
  当时周家并不是所有人都和周瑜一样看好孙家兄弟,平时接触并不多。除了周瑜本人外,其他人很少到道南大宅,更别说一起玩耍了。现在情况不同了,孙家已是一方诸侯,连庐江都成了孙家的地盘,周瓘不仅亲自来迎,还带来了儿子,投效的意思已经很清楚。
  孙策当然不会亏待周瑜的家人,非常客气,给足了周瓘面子。孙权也主动和周峻搭话,很快就说得热络,就像当初关系有多好似的。
  介绍完了宾客,程普叫过一个少年,手按在少年的肩上,眼中充满欣赏,还有一些不舍。
  “少将军,有一个少年勇士,我想推荐给你。”
  孙策打量着少年。看样子十六七岁,身材魁梧,大约有七尺六七,五官端正,相貌堂堂,是一个帅小伙,虽然面容犹显稚嫩,却已经略具刚毅之气。站在孙策面前,他很激动,脸色微红,两眼放光。程普话音刚落,他就拱手行礼,大声说道:“寻阳陈武,拜见将军。”
  孙策忍不住笑了。这可是命中注定的部下啊,姗姗来迟。
  见孙策发笑,陈武有点窘,以为自己失态所致,脸憋得更红。孙策见状,拉着陈武的手臂,上下打量了两眼。“程公武功高强,步骑皆精,能让他称为勇士,想必你的武功很不错。不知道你最擅长什么?”
  “呃……”陈武想了想。“武亦能步能骑,骑射与矛法皆略知一二。不过要说最擅长的还是矛。”他看看程普,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某不自量力,曾与程公较量矛法,蒙程公相让,二十合不败。”
  孙策再次笑了。程普的武功他还是清楚的,算不上超一流,一流偏下,在普通人中也算是高手。不过拳怕少壮,棍怕老郎,比试兵器时经验很重要。程普征战多年,经验老到,陈武能和他较量二十余合不败,说明陈武在矛法上的确有过人之处,好好培养,又是一个猛将。
  “我的矛法虽然不如程公,马马虎虎也说得过去,有空一起切磋切磋。”
  陈武大喜。他知道孙策身边高手如云,当初有个叫郭武的少年曾经连挑程普、韩当等人,程普现在还经常说起,他担心孙策看不上自己,不愿意收录,或者看在程普面子上收下了却不肯留在身边。现在听了孙策这句话,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见孙策给面子,程普也非常满意,拍着陈武的肩膀说道:“小子,努力,不要辜负了自己的天赋。”
  “多谢程公。”陈武感激不尽,一拜再拜,然后欢天喜地地和郭武等人站在一起。通报姓名,得知眼前便是那位传奇般的小将,陈武更加兴奋,向郭武表达了景仰之情。郭援有些酸溜溜的调侃说,没想到郭武这么有名,居然还有了崇拜者。谢广隆等人纷纷打趣郭援,说他嫉妒自家兄弟。
  一群年轻人很快就聊得火热,相约有空一起比试武艺。陈武初来乍到,见孙策身边尽是一些年龄相当的年轻高手,很是开心,自以为多了良朋,却没注意到马超等人眼中的狡黠。孙策看得明白,知道陈武要吃苦头了,被这些猛人挨个虐一遍,不知道这孩子会不会自信心崩溃。
  孙策和程普一起回城。途中,程普向孙策汇报了庐江的情况。
  庐江的形势的确很严峻,尤其是孙策、周瑜包围柴桑之前。刘繇以扬州刺史的身份,派人联络山中诸贼,一度包围了郡治,山区的灊县、龙舒就不用提了,估计已经被山贼占领了。
  孙策安慰了程普几句。庐江形势如此恶劣,不是程普无能,而是客观条件所限制。一是庐江西侧是大片山区,也就是著名的大别山,中部还有一片西南——东北向的山脉,适合耕种的狭长地区夹在两片山区之间,防守并非易事。孙家没什么威望,程普也不是什么名士,还是幽州人,能够力保郡治不失已属难能可贵。
  这里面周瓘的功劳不小。作为庐江第一世家,周瓘的态度可以影响很多人。
  “有件事……比较古怪。”程普看看四周,见只有亲卫在侧,低声说道:“俘虏交待,这些山贼里好像有许家的人。”
  “哪个许家?”
  “这个不太清楚,但他们是冲着你来的。”程普有点迟疑,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听说许劭在豫章为客,会不会是他从中联络?”
  孙策想了想,觉得有可能。但平舆许家已经低头,家业又全在平舆,许劭的兄长虔就在太守府任职,许虔的夫人还支持袁权建立工坊,似乎不太可能这么激进,冒着全家被杀的可能与山贼勾搭。要说许贡的家人倒是有可能,他连同宾客被全歼,但他在老家还是有人的,要为他报仇也很正常。
  “既然是冲着我来的,那我就会会他们。”孙策说道。
  第895章 败家郎,关云长
  宛城,本草堂。
  关羽蹲在台阶上,托着腮,两眼茫然地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一动不动。一群背着书包的小孩跳着歌谣,蹦蹦跳跳地从门前经过,见关羽像石兽一般蹲在那儿,互相挤了挤眼睛,嘻笑着,换了个歌谣,拍着手,齐声唱了起来。
  “关云长,河东郎。人九尺,髯一丈。读春秋,武艺强。”
  关羽凤眼一睁,瞥了那群孩子一眼,懒得理他们。这些小孩子也不怕他,拍着手继续唱。
  “脾气大,败家当。年三十,没婆娘。关夫子,心慌慌。东求亲,西问访……”
  关毅大步流星地从远处走来,急赤白脸的喝道:“哪来的混帐小子,谁说我家长生没婆娘?”
  孩子们见了关毅,一哄而散,关毅虽然身体恢复得很好,眼神却依然不济,只能看到模糊一片,看不清是谁,只得由他们去了。关羽起身,将关毅扶了回来。关毅犹自愤愤不平,却反过来安慰关羽道:“长生啊,你别急,我又求了人,很快就有消息。”
  “阿翁,我不急。大丈夫但有功业,何患无妻。”
  “是啊,最啊,我家长生将来是要封侯拜将的人,怎么会没有妻子呢。是这南阳人以帝乡人自居,有眼无珠,不识英才……”
  关羽很尴尬,原本就红的脸更红,连忙将关毅扶到一旁。“阿翁,你最近觉得怎么样?”
  “我还能怎么样,急啊!你看我这眼睛都急花了,眼前总是雾蒙蒙的……”
  “不是,我是说,你的身体怎么样?”关羽打断了关毅的抱怨。要是让他一直说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你看我们在本草堂住了这么久了,钱早就花完了,若不是看公明的面子,早被人赶出去了。如果……”
  关羽一脸期盼地看着关毅。关毅愣了一会,叹了一口气,转身坐在台阶上,轻轻捶着膝盖。“长生,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让你在这儿陪我,的确委屈你了。算了,反正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合适的女子,不如先去立功。你准备去哪儿,去幽州吗?如果你想去幽州,先送我回河东吧。”
  “我……”
  “其实啊,我急着替你寻个女子,让你成家立业,也是想让你去得安心一些。”关毅拉拉关羽,让他在一旁坐下。“这男人啊,不成家,终究还是个孩子,没有定性。你呢,有学问,武功好,是个做大事的,只是这性子太躁了些,不够稳重。成了家,有了牵绊,你才是一个男人。”
  关毅唠唠叨叨,忽然沉默了,半晌才嘀咕道:“可惜了杜夫子的女儿,要是当初你能忍一忍,说不定现在我已经抱了孙子。唉,那么好的一个女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
  关羽的眼神忽然有些落寞,他把头转向一旁,避开了关毅的眼神。其实这纯属多此一举,以关毅现在的视力,根本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不过父子连心,关毅看不到,却能感觉得到,他拍拍关羽的手,站起身,向本草堂里面走去。
  “走吧,收拾东西,回家。”
  关羽低着头,跟了上去。两人进了后堂,关毅摸索着收拾东西,关羽坐在一旁看着,忽然说道:“阿翁,我想……你也许可以去襄阳。”
  “襄阳?又去麻烦公明?”关毅摇摇头。“长生,公明也不容易。一个河东人,得孙将军赏识,做了襄阳都尉,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他呢。你若是愿意留在孙将军麾下,那还好说,你又不愿意留在孙将军麾下,将来说不定还要与孙将军为敌,岂能连累公明。”
  “不,阿翁,我虽然不能转投孙将军,但是我会立了功再走,将来也不会与他为敌。”
  关毅转过身,瞪着一双泛着白翳的眼睛看着关羽。“长生,你究竟想说什么?”
  “阿翁,我说,我要去阵前立功,以报孙将军之恩。就算我去了幽州,将来也不会与他为敌。这样你不就可以留在襄阳了吗?你在这儿,说不定哪天我还会回来。”
  “这样啊。”关毅觉得有道理,开心地点了点头,咧着嘴笑了起来。“好的,好的,这样最好了。南阳人太势利,襄阳人也许会好一些,说不定能帮你定下亲事,有老有小,就算在这儿安家了。河东先有匈奴人,现在又有西凉人,太膻气,不如荆州好。”
  关羽哭笑不得。见关毅同意了他的计划,他也不再多说,收拾东西,赶往码头。
  关羽这段时间大部分在本草堂,别说出宛城,就连内城都不怎么出,对外面的情况并不清楚。出了城,来到津口,才发现津口的船虽然多,客人更多,找了半天,竟然没找到了愿意搭载他们的船只。关羽有些急了,拽着一个船家一问,才知道最近南下的人太多,每艘船都装得满满的,前些天还翻了一艘船,淹死了人,搞得大家很紧张,不敢再随便超载,要控制数量,以免再发生意外。
  关羽无奈,只得报上姓名,自称不仅与襄阳都尉徐晃是乡党,与孙策也是好朋友。关羽相貌堂堂,身材出众,船家原本就觉得他眼熟,听他一说,这才想起宛城儿童传唱的败家郎关云长,不禁莞尔,给关家父子安排了一个通铺,还一个劲的道歉,着实是舱位紧张,要不然一定给他单独安排一个舱位。
  关羽倒不在乎,他很喜欢与这些普通百姓闲聊,没半天功夫就熟悉了,这才知道很多人是从洛阳来的。袁绍率兵南下,洛阳很可能会战事再起,太尉朱儁正在征兵。听说袁绍部下有胡人,杀人不眨眼,百姓们纷纷逃亡。先到南阳,听说周瑜南下,准备攻取江南,要在江南屯田,他们就想去江南做屯田民。屯田虽然辛苦一些,总比在洛阳被胡人杀好。
  关羽很惊讶。袁绍部下有胡人,难道他已经攻取了幽州?不久前,刘备刚刚给他写信,说他已经到了幽州,和解刘虞和公孙瓒,担任了渔阳太守。按理说,幽州应该还控制在刘虞和公孙瓒手中才对,袁绍手下哪来的胡人?
  这些百姓回答不了关羽的问题。关羽只好带着一肚皮疑问坐了三天船,来到襄阳。见到徐晃之后,关羽提出了这个问题,徐晃却略知一二,一句道破其中要害。
  “袁绍和几个乌桓部落大人联姻,还矫诏封他们为单于,区区几千胡骑又算得了什么。”
  关羽勃然大怒,破口大骂。“此等败类,若相逢于两军阵前,羽必斩其首,以为溺器。”
  第896章 尴尬的任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