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281节
“你小子甭说大话,我们压箱底的东西还没亮呢。”任大惠笑道。
“您亮出来再说……对了,这几位老师是……”
“哦,这位是《蹉跎岁月》的导演,蔡晓晴。”
“这位是我们老制片靳雨生,抽空过来开个会。”
“这是沈好放,刚从日本学习回来,《敦煌》的副导演。”
《敦煌》改编自井上靖的小说,意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影片投资巨大,还兴建了与敦煌古城相仿的城池,并得到了中国方面的大力支持。
他这一打招呼,旁人面面相觑。
本身是京台的后起之秀,艺术中心的台柱子之一,跟央视一帮元老又非常交好,不得不重新估量他的价值。
约莫八点四十分,各归其位,现场安静。
九点钟,大会开始。
规格很高,广电几位领导全部出席,另有相关影视协会、评论界、媒体界的一些人。摄像机架好,噼里啪啦拍照,无形中就透着一股压力。
头两天,是各地代表发言,中间两天分组讨论,最后一天总结。
“喂喂……好,我们正式开始,先请xxx讲话。”
大领导摊开文稿,开口道:
“同志们:
我代表xxx,向这次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总结过去几年全国电视剧的生产情况,毕竟是89末尾,明年就是90年,应该好好总结一下。
同时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搞好接下来的工作。
首先是数量趋于稳定,从1980年起,几乎每年都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期间发生了各电视台盲目生产,一味追求指标不顾质量的恶劣现象。
后来及时颁布了许可证制度,从1986年起,情况有所变化,逐渐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同时在电视剧的管理方面,央视和地方台在播出把关上,也有所改进。
有一部分质量比较高的电视剧,受到了观众热烈欢迎。例如《武松》、《凯旋在子夜》、《雪野》、《末代皇帝》、《胡同人家》等等。
翻拍名著方面,《西游记》、《红楼梦》的专家反应都还可以,有明显不足,期待改进。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仍要放在提高质量上,坚决杜绝粗制滥造,低级低劣的差剧。京台、齐鲁台、魔都台就做得很好,堪称榜样……”
“沙沙!”
“沙沙!”
全场除了讲话声和记录声一片安静,不知真记假记,反正都埋着头。
许非一瞧这领导,正是那天晚上见的,内容果然集中,全往产业上靠。大领导讲了一会,便是各代表发言,围绕电视剧创作、产业发展展开叙述。
按拼音首字母排,第一个是皖台,第二个是京台。
第286章 京台有范儿
许非打了个呵欠,开始转笔。
皖台这位领导开嗓之后,四十分钟没停过,那话就跟手拉手似的往外秃噜,太密,还没营养。
皖台创建于1960年,也是非常早,但印象不深。电视剧这块最大的动静,好像就搞了个国剧盛典。
每年参加的明星不少,因为奖多,一共三十项。
什么年度榜样男/女演员,年度品质男/女演员,年度关注男/女演员,年度表现力男/女演员,年度号召力男/女演员,年度魅力男/女演员,年度卓越男/女演员……
分猪肉分的丧心病狂,难怪猪肉这么贵。
“哈!”
许非又打了呵欠,继续转笔。难怪要给各省代表两天时间发言,组织考虑周到啊!
九点开始,第一位就干了一个小时。大领导不得不控制,道:“那个,接下来的同志注意发言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四十分钟。”
“下一位,京台。”
“……”
李沐等人跟张副台比了个大拇指,加油打气。老张拽过话筒,稳稳心神,简单开场后直入正题。
“我们的生产力和生产条件,已经跟不上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所以才导致种种困境和尴尬。
首先是创作态度,电视剧拍出来是给观众看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更不是导演、编剧的个人玩物。
根本上杜绝粗制滥造,内容上避免曲高和寡,你有想法,想艺术化,可以。但你做的一切,都是要展现一个让观众喜欢的故事。
那观众喜欢什么呢?
京台经过数年探索,慢慢摸索出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老张顿了顿,表示重点要来了,“我们初步将电视剧做了类型分类,简单举几个例子。
首先是《便衣警察》,在全国播放,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它是讲一个警察的故事,侧重跟时代背景结合,但对职业的挖掘深度远远不足。
我们现在想来,觉得完全可以换一种角度去拍。比如主人公是一名刑警,身边有一群值得信赖的伙伴,我们就讲这群人如何跟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
以人性为本,以案件为推动,在悬念叠生中展现刑警们的人格魅力,以及捍卫正义与荣誉的风采。
不是说我们要拍啊,只是讲这个思路。像这一类以表现群像为核心,深度挖掘职业内涵的,我们称之为行业剧。
那以此类推,既然警察的故事有人看,我们也可以拍医生、老师、工人、空中小姐、商人、消防员等等。
通过群像,看整个行业,通过行业,看整个时代。这是非常庞大的一大类别,有太多太多的内容可以挖掘……”
“……”
沙沙声又响了起来,这回可是真记。
太有启发了!现在电视台最头疼的就是创作困境,不知道拍什么,不知道拍出来观众会不会喜欢。
京台简单一提,就像捅破了窗户纸,个个灵感爆棚。
戴临风往那边瞅了眼,一听就是那小子的路数,当初捧着敲门砖来找自己,就有类型区分这一块。只不过现在讲的更详细,成熟。
张副台举了几个例子,给大家忽悠的蠢蠢欲动,末了总结:“区分类型的目的,一是让作品明确风格,二是给后来者以借鉴。
我们搞懂一两部,三四部,自然会有千百部冒出来。与其研究创作题材,不如研究类型的广度与深度,类型越丰富,题材就越丰富。”
“那个,我插一句啊!”
魔都台领导忽然开口,笑道:“我特别赞同这个观点,像我们就拍了一部《十六岁的花季》。这应该叫什么,叫青春校园剧,目前好像还没有这个类型。
我们还有一部《封神榜》,跟香港合作的,也在筹备中。这应该叫神话剧,《济公》那个类型。
这个思路非常好,概念精确化,将题材变为类型,值得研究。”
“……”
张副台斜眼瞧,你大魔都台又开始了?
辽台也跟着插一脚,道:“我们大连电视台拍了部《篱笆女人和狗》,算农村题材,很快就会播出。中国有如此广大的农村,我觉得应该多拍些农村剧。”
“得等电视机普及吧,村里老百姓都没电视看,怎么拍也没用。”
“不见得,城里人就不喜欢农村戏了?祖上倒三辈,谁还不是农村人?”
现场瞬间热闹起来,大领导咳了声,“好了,具体问题放在分组讨论进行,继续。”
“刚才是创作方面,其次是执行方面。
我相信全国同行都面临着两大问题,人才不足,经费不足。这两点不足,才导致我们全体粮荒。
针对此情况,我们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拍室内剧,《胡同人家》应该都了解,是操作性非常高的一种方法。
第二,如果拍外景,我们可以增强合作。
我拿到一个剧本,觉得非常非常好,一估算成本太高。如果自己独立拍摄,或许也能拍,但效果不好。
这样就浪费了一个好剧本,我觉得这时候就可以合作,两家或多家电视台联合,人员调配,资金统筹,成功了都能获益,失败了也能顶住风险。
此外还有引进剧。
京台在年初播放了《一代女皇武则天》,反响非常好。但不得不承认,单独承担确实有些吃力。
港台电视剧产业比我们先进,已经是我们荧幕的重要补充。也可以几家联手,共同承担引进费用。”
“……”
会场一下子很安静,各团队眼神交流,都有了想法,同时也很惊奇。
京台有范儿啊,不藏私,极为实用。如果推广开来,兄弟单位全欠个人情。
“第三点建议,成立电视剧相关协会。
协会是一个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虽然我们还没有成熟,但态度很重要。这是整个行业的未来,不仅仅是各自电视台的事情。
目前我们只有一个广播电视学会,没有编剧和导演组织,在此恳请各位领导考虑……
好了,我的发言完了。”
“哗哗哗!”
掌声如雷,这才感受到了开大会的意义。
第287章 分组讨论
其实许非有点可惜,却也无奈。
他最想搞的,是电视剧统销这一块。十五块钱一分钟,几十年不变,太打击积极性。
早期大家都落后,固定价格有好处。比如我一个穷台,不能独立生产,但花上一点钱,买上几集单本剧,自己也有节目播。
那会成本低,差额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