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明争暗斗

  腓特烈三世登基后的第二次御前会议,才谈到了正事。
  情报已经确证,法国在去年就向俄国发出了结盟信号,为此打算在今年为俄国提供五亿法郎、而不是之前提到的四亿法郎贷款,俄国将用这笔贷款,从法国采购包括五十万支步枪在内的大批军火。
  显然,五亿法郎远远不够。
  按照估计,如果俄国准备扩军一百万,至少需要二十亿法郎。如果算上准备修建的远东铁路,则需要更多的贷款。
  据此,俾斯麦估计,法国还将为俄国提供二十亿法郎左右的贷款。
  这是个什么概念?
  虽然俄国地大物博,但是并不富裕。以俄国的财力、特别是财政结余,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还清贷款。
  这意味着,法国当局压根没有想过让俄国偿还贷款。
  法国如此慷慨,必须有一个前提,即俄国回应结盟信号,与法国签订同盟条约。
  只是,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如果法俄结成军事同盟,绝对是帝国的心腹大患。
  御前会议的气氛非常紧张,连俾斯麦与毛奇的神色都很低沉,腓特烈三世更是一言不发的听到最后。
  讨论得出的结果是:除了做好与法俄开战的准备,还得尽量争取英国的支持。
  按照惯例,会议结束后,俾斯麦与毛奇等文武重臣留了下来,等待皇帝单独召见,商讨更加重要的事情。
  战争大臣,也属于帝国重臣。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政治框架内,战争大臣的地位仅次与帝国宰相与外交大臣,地位在总参谋长之上。
  此前担任过此职的,有帝国现代陆军缔造者阿尔布希雷特-冯-罗恩伯爵。
  罗恩伯爵还是俾斯麦与毛奇的至交,正是他把两人引荐给威廉皇帝,三人并为德意志第二帝国三大开国元勋。
  由此可见,毛奇反对皇帝任命冯承乾为战争大臣也不是没有道理。
  与三位重臣在一起,腓特烈三世少了一些拘束,显得更加随和一些。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仅仅是高高在上的君主。除了帝国宰相与帝国总参谋长直接向皇帝负责之外,大部分行政事务由宰相负责,军事行动则由总参谋长负责,皇帝手里的权力并不大。
  显然,皇帝必须通过宰相与总参谋长下达命令。
  在某种意义上,战争大臣就是政府与军队的桥梁。
  由此可见,真正的御前会议,只需要宰相、战争大臣与总参谋长参与,其他武臣武将都显得多余。
  冯承乾已经单独跟俾斯麦谈过,两人对法俄结盟的问题已经达成一致。
  两人都认为,关键不在法俄,而是英国的态度。只要能够得到英国的支持,法俄结盟的影响就不大。
  如何才能得到英国的支持?
  冯承乾与俾斯麦的观点相同:一定要让英国相信,帝国是法俄结盟的受害国,结成同盟的法国与俄国必然会破坏欧陆的现有秩序,对英国的切身利益构成威胁,使英国丧失主导欧陆局面的能力。
  只是,两人对此都无信心。
  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不是法国、也不是俄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且帝国已经对英国构成威胁。
  换一个角度来看就能明白,英国也不希望德意志第二帝国发展壮大。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即便能够得到英国的同情与支持,法俄结盟也在所难免,照样会对帝国构成威胁。
  至于英国是否会在必要的时候出手相助,还是个未知数。
  综合来看,帝国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所幸的是,皇帝与三位大臣持相同的观点。
  剩下的就是,该如何来做。
  讨论了半个小时,腓特烈三世决定,在四月初与皇后,带英国女王最心疼的外孙女维多利亚公主访问英国。
  四月十二日,正是维多利亚公主的生日。
  虽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女王并无实权,但是与英国王室搞好关系,对促进英德有益很有帮助。
  “在此之前,还得做一些铺垫。”冯承乾听从了皇帝的吩咐,不再处处恭卑。“皇室交往很重要,可更得表现出诚意,让英国相信帝国是值得信赖的盟友,也是欧陆均势中必不可少的一员。”
  “你觉得该怎么做?”腓特烈三世问了一句。
  “不让英国觉得帝国是潜在的威胁,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重点放在陆军上,修改帝国的殖民地政策。”
  俾斯麦的眉头跳了几下,因为冯承乾此话暗指他的殖民地政策有误。
  “我们必须明白,英国无法容忍的是海上强国,而不是陆上强国。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却没能跨过英吉利海峡,最终兵败滑铁卢。如果帝国在海外争夺殖民地,势必要打造一支强大的舰队,也就势必对英国构成威胁,成为英国的头号劲敌。”
  “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放弃海军?”说这话的时候,腓特烈三世也锁紧了眉头。
  “当然不是,这只是权宜之计。”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打造一支强大的舰队不但需要金钱,还需要时间。可惜的是,帝国现在既无足够的金钱,也无足够的时间。同时与三个强国为敌,恐怕……”
  “冯伯爵所言极是,现在确实不能与英国为敌。”毛奇附和了一句。
  当然,毛奇的本意并非支持冯承乾,而是要借此机会为陆军说话,以免皇帝在海军上花费太多。
  “既然如此,何不让伯爵负责海军事务?”
  听到这话,腓特烈三世朝俾斯麦看了过去,冯承乾则暗自叹了口气。显然,俾斯麦仍然视他为潜在对手。
  “冯伯爵说得没错,现在确实不能开罪英国,也就必须在殖民地政策上有所收敛,甚至得暂缓海军建设。只是,”俾斯麦朝冯承乾看了一眼,又说道,“既然是权宜之计,帝国就不可能永远也不发展海军。冯伯爵提到,打造舰队需要金钱。虽然现在没有,但是今后肯定会有。真正缺少的,只是时间。冯伯爵如此关心帝国海军,陛下何不让其负责帝国海军,以做长久之计?”
  腓特烈三世没有开口,很明显,俾斯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让冯承乾负责海军,摆明了是让他不要插手陆军事务。
  不管腓特烈三世是否重视海军,德意志第二帝国都是陆权国家,陆军的重要性永远在海军之上。
  也就是说,俾斯麦想借此机会把冯承乾打入冷宫。
  只是,直接反对,必然使君臣失和,腓特烈三世显得很为难。
  “宰相深谋远虑,这也正是微臣所想。”冯承乾不想让皇帝为难,而且他原本不想成为帝国战争大臣。“陛下,微臣资质愚钝、才疏学浅,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恐怕不适合担任要职,所以……”
  “既然宰相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办吧。”腓特烈三世长出口气,说道,“冯伯爵依然为战争大臣,负责规划帝国海军建设,与陆军有关的,交由总军需长负责。下个月,伯爵陪我前往英国。”
  “这……”
  “我的病刚好,恐怕还有反复,伯爵理应伴随。”
  冯承乾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事实上,腓特烈三世早已痊愈,健康状况比平常人好得多。
  “没有别的事,今天就到这里吧。”腓特烈三世揉了揉额头,这是他下逐客令的标准动作。“冯伯爵,你先留下。”
  俾斯麦与毛奇没有耽搁,立即起身告辞。
  “今天的事,并非我的本意。你在朝中根基尚浅,等到时机成熟,我自会替你安排。”
  “陛下多虑了,这也是微臣的本意。”
  “本意?”腓特烈三世皱起了眉头。
  “陛下是否记得,初见那晚跟微臣谈的事?”
  腓特烈三世点了点头,随即叹了口气。
  “微臣一直相信,法国与俄国都不足为惧,哪怕同时与法俄开战,帝国的胜算也在八成以上。真正需要担忧的只有英国,如果不能处理好与英国的关系,帝国在三十年后的战争中必遭惨败。”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看得更长远一些,只要不甘心屈居人下,迟早有一天会跟英国敌对,到时候帝国最需要的不是陆军,而是足够强大的海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做长远考虑,帝国败亡在所难免。不是微臣危言耸听,三十年内,帝国与英国必有一战。”
  “这么说,必须在当前考虑海军建设?”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不仅仅是考虑,还得订下长远计划。”
  “这样,你更得跟我去英国,”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说道,“去见识一下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冯承乾也笑了笑,他也想亲眼看看鼎盛期的日不落帝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古斯塔夫已经替你安排好了府邸,你等下可以过去看看,有不满意的地方,告诉古斯塔夫,让他整改。”
  “微臣谢陛下隆恩。”
  “你是帝国重臣,还是勃兰登伯爵,理应住得好一些。”
  “那微臣告退了。”
  腓特烈三世点了点头,等冯承乾起身,才靠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