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常规军备

  /div>
  从本质上讲,冷战是两个超级大国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
  只是,较量的本质并不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对比,而是国家在各个领域所投入资金与收益的比拼。
  可以说,顾祝同对此有着最为清楚的认识。
  不可否认,建设庞大的核武库,让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都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而且在维持上的花费更加高昂。哪怕在冷战结束之后,中国在处理削减掉的核弹头时都花掉了大量金钱。
  问题是,继续扩大核武库已经毫无意义了。
  这一点,在七零年代末就已经显现了出来。
  这就是,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一九七九年签署了《中程导弹限制与削减条约》,明确规定双方都得销毁射程在五百到五千公里内的所有导弹,并且承诺不再研制、生产与装备类似的导弹。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已经放弃了在核武器领域的追赶步伐。
  一九七八年,德意志第二帝国联邦国会批准了一项特别法案,即把帝国核武器的总量限制在一万四千枚以内,军方不得继续增加核武器的数量,而是把重点转为提高核武器的作战效率。
  显然,重点是限制核武器的数量。
  说白了,核武器根本就不是可以随意使用的武器,也就不存在使用效率的问题。真正需要使用核武器的时候,恐怕也没有人会去计算核武器的使用效率,而是以把核弹头发射出去为最高原则。
  当然,这部法案,宣告德意志第二帝国正式放弃了追赶中国的核战略。转为寻求在有限军备情况下的核均势,即通过保持足够摧毁中国本土的核力量来遏制中国发动核战争的战略企图。
  事实上。一万四千枚核弹头都显得有点多余。
  即便以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七零年代末的战略运载与投掷工具的技术水准,即便德意志第二帝国把核弹头的数量减少一半,即只保留七千枚核弹头,也有足够的把握在遭到突然战略打击的情况下有两千枚以上的弹头幸存下来,而只要其中的一千枚弹头落到中国本土,中国就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把核弹头削减到七千枚,而是维持在一万四千枚左右,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销毁核弹头要比维护核弹头更加昂贵。妥善处理掉七千枚核弹头的花费,相当于生产三千五百枚核弹头。而这笔钱足够在二十年内保证七千枚核弹头得到正常维护与保养,因此维持核弹头的数量在经济上更加划算。
  当然,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在核武器领域的竞争已经没有可以发挥的空间了。
  问题是。中德的冷战局面并没有因为核武器不再增加而得到改善。
  更重要的是。中德间的军备竞赛并没结束。
  正是如此,顾祝同才开始在常规武器上做文章,即把军备竞赛由核武器转移到常规武器领域。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决策。
  虽然中德间的冷战关系,使得大战后的每一次局部战争都有演变成中德全面战争、也就是世界大战的风险,某些时候一些热点问题都有可能成为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比如在在一九七三年,菲律宾爆发所谓的民主革命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立即宣布承认菲律宾非法政权并且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在一九七五年秘密向菲律宾部署配备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导致中国在当年年底出动海军全面封锁菲律宾,并且拦截向菲律宾运送导弹的德国船只。由此引发了菲律宾导弹危机。在这场危机最为紧张的时刻,中德领导人都进入了战略避难所,而且随时准备向对方发起毁灭性打击。但是这些危机全都获得了化解,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三十多年间没有发生一次直接冲突。更重要的是,在任何一场局部战争中,只要某个超级大国直接介入,另外一个超级大国就会竭力避免直接介入,最多只是以援助方式为对手制造麻烦。
  显然,这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就是,即便在核武器的毁灭阴影之下,常规武器依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工具。
  此外,从政治上讲,任何一场局部战争的胜败,都对中德的国际威望产生了影响,也就对冷战局势产生了影响。
  显然,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都不可能在局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因为这会产生不可收拾的局面,甚至会直接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此一来,决定局部战争胜负的,依然是常规武器。
  也就是说,中德在常规武器领域的竞争,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说得简单一些,加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常规武器更加先进,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国就更有可能在局部战争中取胜,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影响力与势力范围,也将随着这些胜利也得到扩张。相反,如果中国的常规武器更加先进,那么中国也能够通过一场场代言人战争来压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势力范围。
  当然,中德间的常规军备竞赛早就开始了。
  拿空军来说,在大战结束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凭借在喷气式发动机技术上的先发优势在一九五二年率先进入了喷气式战斗机时代,而中国则依靠强大的国力、以及从战败国、特别是英国获得的技术,仅仅在一年之后进入了喷气式战斗机时代,随后两国的战斗机在性能上你追我赶,均衡局面维持了三十年。
  在陆军这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优势极为明显。主要就是,中国在战后并不是很重视陆军的现代化建设。虽然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陆上强国,但是在大战期间,中国不但击败了所有陆上邻国,还消除了来自陆地方向上的威胁,在本土外围建立纵深在一千公里到三千公里之间的战略防御空间。也就是说,在战后,离中国本土最近的陆上威胁都在一千公里之外,中国自然没有理由担心来自陆地上的敌人。可以说,直到冷战的最后十年,中国陆军才获得了比德军更好的主战装备,而在此之前,德军在坦克、装甲车与火炮等方面,都要比中国陆军好得多。
  当然,中国的强项是海军。如果说中德两国在陆军上的差距只是几年的话,那么中德在海军上的差距就足足有半个世纪。说得简单一些,直到冷战结束前夕,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规模与战斗力都没有达到中国在冷战爆发时的水准,也就更加无法与中国在冷战后期的海军实力相比了。
  由此可见,在顾祝同之前,中德常规军备竞赛是有侧重性的。
  说得简单一些,在发展常规军备的时候,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都有所选择,根本原则就是扬长避短。
  显然,顾祝同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局面。
  原因很简单,这种田忌赛马式的竞赛,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影响非常有限,而且也无法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增强常规军事力量,必须通过全面的竞争,向德意志第二帝国施加更大的压力,才能达到目的。
  顾祝同的入手点就是对手不能回避的空中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已证明,制空权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头号军事要素,也预示了下一场战争将由制空权决定胜负。战后的多次局部战争,反复证明了制空权的重要性,也就提高了空军的地位。
  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来说,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显然是保证其国家安全与利益的基础。
  也正是如此,在推动战后的第三次军事改革的时候,顾祝同把重点放在了空军上,而不是倾力打造海军。
  说白了,中国海军已经足够强大,没有必要变得更强大。
  要知道,到冷战结束的时候,中国海军的综合战斗力超过了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海军的总和。
  相对而言,中国空军的领先优势不够明显,特别是在七零年代。
  虽然j-66是一种极为优秀的战斗机,战斗力极为全面,性价比也非常出色,在中国空军中一直服役到二十一世纪初才全部退役,而在其他国家则服役到二十一世纪二零年代,服役周期长达六十年。但是在七零年代,j-66并不是最出色的战斗机,或者说其任何一项性能都算不上最好。比如在指控作战能力上,j-66就明显不如me-440与bf-300,对地攻击能力则不如j-68。说得简单一些,较为全面的性能,让j-66在各个方面都显得平庸。即便做为多用途战斗机,j-66的性能极为出色,但是做为制空战斗机,在面对德军的新式战斗机时根本占不到便宜。
  要命的是,j-66是海军与空军通用的战斗机,而是占据着绝对主力的位置。
  在多次局部战争中,j-66不但败给了me-440与bf-300,甚至被me-300这种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击落过。
  显然,这也正是催生j-78与j-80的主要动力。rq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