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节

  柳落烨抬头看着这位新认识的表哥有些沮丧的说到:“在家时曾听祖父提过,可惜我们来京前祖父病了一场不能进京了,我便想着要是能画下来送回去给祖父看看也是一样的。”说着他低头看着桌案上歪歪扭扭的画,小脸上满是落寞“还是我太笨了,怎么也画不好。”
  见他这样周延辉低头认真朝画上看了两眼,其实以烨弟的年纪能画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孝心更是可嘉,因出言安慰:“烨弟切不可妄自菲薄,以你的年纪能画成这样已经很好了。说起来自外祖父一家离京,我已许久不曾在他老人家跟前尽孝了,烨弟若不介意,这幅画就由为兄代劳吧。”
  “若表哥愿意帮忙,那是再好不过的,在家时就常听祖父提起,说表哥你与书画上极有天赋。”柳若烨抬头绽出一脸惊喜的光芒,冲他作揖道谢到“落烨谢过表哥。”
  这对表兄弟虽是初见,然都是聪颖早慧之人,行事没有一般孩童的稚气,不过几句话往来倒真像皇后说的,彼此甚为投契。
  周延辉低头作画,柳落烨在一旁看着这池火睡莲却总觉得似曾相识像是在何处见过一般,然而细想却又全无头绪,他想大约是人有相似花有相同的缘故。
  ~~~~~~~~~~~~~~~~~~
  霖哥见到母亲,并没有如往常一般张着小手往她怀里扑,而是将他肉嘟嘟的小脸歪在乳母的肩上,眨着两只水润润的眼睛看着她。这几日他一直住在宁寿宫里,此刻见了母亲倒像是有几分委屈,不愿意亲近一般。
  周宝珍有些惊讶的看着小儿子,伸手捉住他一只肉呼呼的小手对孔氏说到:“我一直以为这孩子不会同人闹脾气呢?”
  孔氏疼爱的抚了抚二皇子的后背,心想这天下又那有没有脾气的孩子:“二殿下从不曾离开您身边这样久,这是想您了呢。”
  生朝哥的时候她年岁还小,加之生产的时候又伤了身子,孩子一落地就被当时还是老王妃的太后抱到房里养活了,后来又因为总总原因母子两个总是聚少离多,每每想起这些周宝珍总觉得格外对不住长子。霖哥同他哥哥不一样,他才出生他父皇就得了这天下,这个小儿子一直在夫妻两身边长大,因此平日里性子总是格外平和,心眼也不如他哥哥多。
  “霖哥可是生母亲的气了?”周宝珍从孔氏手中接过孩子抱在怀里,低头在他米分嫩的小脸上亲了亲,霖哥回到母亲的怀抱,闻着她怀里熟悉的馨香很快高兴起来,抬头朝母亲笑的露出肉米分米分的牙床。“霖哥从今日开始,你就能和父皇,母亲还有哥哥在一块了,你高不高兴啊?”
  ~~~~~~~~~~~~~~~~~~
  午间太后在宁寿宫中设宴招待弟弟妹妹,皇帝夫妻两个很有眼色的没有去凑热闹,小夫妻一起吃了他们在延福宫的第一顿饭。
  待摆膳的宫人献上最后一道菜,萧绍的目光在室内环顾一圈露出几分满意的神色,他将目光转回来看了周宝珍含笑问到:“这屋子珍姐儿可还喜欢?”
  房子的格局同王府正院差不多,只是更奢华大气些,里头的一应陈设都是按周宝珍的喜好布置的,有好些东西甚至还是她在王府时惯用的,想着如今表哥日理万机却还能注意这样的小事她不由心下一暖,起身执壶亲自替他斟了杯酒,甜甜一笑娇声到:“珍姐儿多谢表哥。”
  “哦?谢我什么?”萧绍端起杯子在鼻下嗅了嗅却不就喝,他从杯子后抬眼似笑非笑的看向她问到。
  周宝珍给自己的杯子里也斟上些酒,浅浅的刚漫过杯底,她拿起杯子朝萧绍手中的杯子碰了一下,接招也不待他反应就先将杯子里的酒干了,她将酒杯倒扣着朝萧绍亮了亮,美目流盼:“自然是谢该谢之事。”
  “哈哈哈”萧绍大笑出声,显得心情不错的样子,一抬手痛快的将杯子里的酒喝了,“如此便多些我的珍姐儿了。”
  周宝珍见他喝了酒便执壶又往他面前续了一杯,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吃起饭来。席间她数次抬头观察萧绍的神色,见他老神在在的喝酒吃菜,她耐不住满腹的疑问,开口问到“表哥,烨哥的事你就真的一点也不知道?”也不怪她这样想,这天下的事,还真少有能瞒得过表哥的。
  萧绍心下暗笑,总算长进了些忍到现在才问,这要是以前怕是他一进门这小丫头就该缠着他问东问西了。这么想着他拿起杯子从容的抿了一口,又夹了一筷子菜到嘴里细细嚼了,看着对面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小丫头,就是不主动接话。
  ”表哥——”周宝珍撅嘴,这人真是太坏了。
  萧绍一笑,见她光顾着打听八卦连吃饭也顾不上了,抬手朝她碗里夹了一筷子菜:“好好吃饭,都当母亲的人了,吃饭还不老实。”在接收到她不满的目光后,才又接了句安抚到“我只知道那孩子是三年前被人送到外祖父府上的。”
  “送回来?从哪儿送来?又是谁送来的?”周宝珍一愣,按烨哥的年纪算那该是三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外祖一家刚回到江南老家。
  “送回来就是送回来,至于是谁送来的就不知道了。”萧绍朝小妻子笑了笑,接着说到“孩子送回来的时候已经三岁了,至于孩子的母亲是谁大约只有小舅自己知道了吧。”
  周宝珍听的直皱眉,这算怎么回事,既然两人有了孩子又为何不成亲,而且听表哥话里的意思怕是连小舅之前也不一定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的,可是孩子的母亲既然将孩子养到了三岁又怎么会舍得将孩子送走,难道是出了什么事,逼的她不得不将孩子送走?周宝珍心里转个不停连吃饭也顾不上了。
  萧绍无奈的朝她看了一眼,这孩子还真是一点心事也搁不住全都写在脸上了,遂转移话题到:“下月南诏使团进京,到时候他们新任女王也会进京接受朝廷册封,你是皇后到时候少不得要见上一见的。”
  “女王?”果然,周宝珍很快被转移了注意力,有些惊讶的问到:“南诏如今竟然是女子主政了?”也不怪她惊讶,要知道南诏虽是蛮夷小国民风也比大秦开放许多,女人所受的限制和制约也比大秦要少的多,可女人当国王这样的事也是不常见的。
  “是,女王。”
  周宝珍歪着头琢磨了一会儿,看向萧绍问到:“之前在封地时曾听说南诏有位木泰公主不仅人生的美貌且武艺高强能征善战,把她几个兄弟压的抬不起头来,本人也极得老南诏王的喜爱,如今的女王可是当初的那位木泰公主?”
  萧绍摇了摇头:“非也,如今的女王是木泰公主的胞妹木莲公主,且就探子传回来的消息这位女王陛下并不会武艺。”
  “哦?她尽然不会武?”周宝珍皱眉,南诏民风彪悍,这位木莲公主能得了王位却不会武功,“那这位木莲公主想必是极聪明的人。”
  “聪不聪明表哥不知道,这位木莲公主同她姐姐不一样,之前一直养在深闺名声不显,至于她为什么会成为女王,大约跟她的王夫那位南诏大将军有关系吧。”跟珍姐儿在一起时,萧绍总是格外有耐心,也不介意同她说些外头的事。
  ~~~~~~~~~~~~~~~~~~~~
  午饭后周宝珍略歇息了一会儿客人就陆续上门了,最先到的是平王妃单氏和燕王妃陆氏。
  “这么只有你两个,孩子们呢?”周宝珍见这妯娌二人携手而来后头却不见孩子们,少不得出言问到。
  “皇后娘娘不必看了,孩子们让太后她老人家留下了。”
  单氏还是一贯的快人快语,见了皇后也并不见如何客套,周宝珍倒是喜欢她这样的做派,一手扶起要行礼的陆氏,口中嗔怪到:“你是有身子的人,又何必计较这些虚礼。”说着让人扶她坐下,这才接又转向单氏笑到“前些日子昊哥过周岁,可惜我不能去,听说办的极热闹。”
  上个月平王的长子办周岁,帝后虽未亲至,然赏赐却是极丰厚的,平王府很是出了一番风头。平王本人虽不如燕王和晋王得皇帝看中,然而平王妃性子虽精明,为人却爽直没什么架子,这多半年来在京中混的很是风生水起,同许多人家的夫人都较好,她的长子过周岁自有许多人愿意捧场。
  一说起自己的长子,单氏也也是眉花眼笑,她如今是有子万事足,背后又有公婆帝后撑腰,丈夫虽不长进可也不敢惹她,说起来倒没有什么不如意的了。
  ”可惜二嫂不在,不然咱们还可以一处作耍。”单氏说起来颇为遗憾,要说皇后也是个爱玩的。
  “噗哧”一旁坐着的陆氏笑了起来,伸手指了单氏笑到:“可不是热闹,二嫂你是不知道,三嫂那天还喝酒,还当众舞了一回剑呢,把那帮夫人小姐看的是目瞪口呆,直说她不当个女将军可惜了。”
  单氏听了这话也不恼,反而有些伤感的说到:“当初若不是太上皇他老人家让人来家里提亲,没准如今我还真就是女将军了呢。”
  单氏家里的情形她们也知道,她从小被父亲当作顶门立户的男儿教养,那武艺打小就学的,不能说当年单老将军没有打着这个主意。
  “嗨,说这些做什么,你如今这般不比做个刀风剑雨的女将军安稳些。”陆氏怕她心里难过,忙岔开话题说到。
  妯娌几个坐了一会起身往园子里逛逛去,单氏是个急性子一会儿就走到前头去了,只留下周宝珍和陆氏两个在后头慢悠悠的走着。
  陆氏扶着丫头的手看着眼前或山或水,景随心动,物随景移口中“啧啧”有声,回身朝周宝珍打趣到“咱们的皇上虽没有打座金屋藏着你,可我看这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臭丫头,如今你也来打趣我了。”周宝珍被她看的不好意思,要说这园子她第一次见到也惊讶的很,说是巧夺天工也不为过了,妙就妙在这景虽是人为却又不显得匠气,暗合自然妙法,于天然大气之中又恰到好处的透露出奇巧曼妙来。
  ~~~~~~~~~~~~~~~~
  晚宴安排在了戌时初刻,酉时初客人便陆续到了,因为都是自家人也没什么限制,开宴前大家只随意在院子里四处走走逛逛。
  湖边,江如画站在一株两人合抱粗的柳树阴影之中,她头上梳了垂云髻,身后如墨的发丝披散着,与身上天水碧的留仙裙一道在初夏的晚风中轻舞,让她与平日的青春俏丽之中多了几分精致妩媚,她默默的站在这里已经许久了,园子太大,今日的客人又不多,因此并没有注意到她在这里。
  燕王今日进宫给太后请过安后就被皇帝叫走了,朝廷接辽东将军赵显忠密报边境不甚安稳。辽东与小国高句丽接壤,这个国家虽不大然而做派却甚是无耻和让人讨厌,每每臣服却又总想在暗地里搞些小动作,一面上贡称臣一面又自命不凡总幻想有朝一日能征服他强大的邻居,正是三天不打就要上房揭瓦的典型。
  燕王想到此处不由有些同情的笑了笑,可惜高句丽人答错了如意算盘,如今皇上可不同于前朝的那些皇帝,他从不愿意同人小打小闹,要打就必要将你打服打怕了永远不敢再出幺蛾子才好。
  “如画见过四表哥。”
  燕王不知不觉走到湖边,只听耳边一声莺啼抬眼就见一身形窈窕的少女含笑冲自己行礼,他看着眼前的少女神态温和的说到:“原来是江表妹,大家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多礼。”
  江如画起身看着眼前的锦衣男子,大约是因为进宫赴宴的关系,他今日穿的很是正式,紫袍金冠说不出的风流倜傥,她双眼贪恋的看着她,口中却软软的说到:“往常在封地时常得表哥照料,却一直没有机会同表哥说声多谢,今日既遇上表哥还请表哥受如画一礼。”说着又盈盈拜了下去。
  燕王觉得今日这位江表妹的表现有些奇怪,一时却又说不上怪在哪里,只好说到:“都是自家亲戚,表妹如此多礼倒显得生分了。”
  这话说的江如画心中一喜,就见她抬头冲他甜甜一笑“表哥说的是,是如画想左了。”说着她从袖中掏出一只宝蓝色的香囊,双手奉到燕王跟前悄语到“妹妹身无长物,这只香囊是我亲手做的,今日送与表哥做个谢利,还请表哥不要嫌弃才好。”
  夏日里天黑的迟,暮色中少女莹白的双手像是晚风中徐徐绽放的白玉兰显得纤巧又柔美,掌中的香囊显然是画了心思的,绣纹类叠很是精致漂亮却也显然是男子的式样。燕王心下迟疑,直觉她此举不妥,两人虽说是表兄妹,可到底也是南女有别,且她如今年岁也不算小了,像香囊这样的贴身之物,收了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江如画见对方迟迟不肯接自己的礼物,抬头一双眼睛瞪的圆圆的,目光清澈的看向他:“怎么,难道是表哥嫌如画手艺粗陋看不上?”说着她轻轻咬了咬如花的唇瓣,目露委屈的看向他,像是一个被辜负了心意的孩子。
  燕王背手沉默的看着她,一只辨不清楚她到底是真不明白像她这样年纪的姑娘不应该轻易送男子东西,还是对方仅仅只是把他当哥哥看待。
  “表哥?”江如画的眼睛清澈如水,里头满是疑惑,一双手兀自身着,像是个同他赌气的孩子。
  燕王心中暗叹一声,想她从小没有母亲,只跟着父亲和哥哥长大,有些事情不明白也是有的,当下心中一叹,伸手接过那只香囊,口中说到:“江表妹今日这只香囊为兄收下了,只是那女有别你以后万不可再将这样的东西给人了。”
  江如画今日的目的就是要他收下这只香囊,眼见着目的达成,当下甜甜一笑翘气的说到:“表哥将我想成什么人了,这样的东西又怎能随意送人。”说着她眼睛转了转狡黠的说到“我看这只香囊同表哥今日的衣裳甚是相配不如戴上可好?”
  ☆、第300章章 完结章
  大秦元始元年七月,由南诏女王同王夫亲自率领的使团抵京,尽管南诏国力算不得强盛,然而作为第一个向新朝称臣纳贡的小国,萧绍还是让礼部同鸿胪寺给与了高规格的接待。
  周宝珍心里一直对于能主政一国的女王十分好奇,晚宴之前梳妆时,兀自兴奋的对着丈夫嘀咕不休。“表哥,这位女王想来定是位极坚毅果敢,且聪慧的女子。”如若不然又如何能治理一个国家呢,且还当机立断的决定对新朝称臣。
  萧绍立在她身后,闲闲的扫过一排手捧托盘的宫人,从其中一个托盘里挑了支流云金步摇替她插在发鬓上对这话不置可否,只透过镜子给了她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周宝珍见他这样,知道表哥历来觉得女人只该安稳的呆在后宅之中,便透过镜子瞪了他一眼。萧绍见她如此也不多说,只哼笑一声,说了句,“到底如何,珍姐儿一会儿见了真人不就知道了。”
  晚宴设在了崇明殿,当帝后相携到场时,所有的人都跪地三呼万岁,周宝珍顾不得其他,两只眼睛只管在人群中搜寻女王的踪迹。好在作为今日的主客,女王夫妻的坐次十分靠前,且南诏人的穿衣打扮也同中原人很是不同。
  身着民族服饰的南诏女王大约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容貌生得丰润艳丽,在一身王袍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雍容华丽。此刻她正微垂了头,一脸平静的对着表哥献上南诏国书。周宝珍仔细观察她的表情应对,发现也只是平常,她的举止与平日所见的京城贵妇并没有什么不同,她心里隐隐有些失望,觉得这不该是女王该有的模样。这么想着周宝珍侧头朝一旁的萧绍看去,像是感应到她的目光,萧绍回头眼中含了些隐约的笑意,并且为不可查的朝女王身后瞟了一眼。
  周宝珍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神情冷肃的男子正昂首立在女王身后,看服饰应当就是那位传说中的王夫了。周宝珍看着这个男人,他的容貌只能算端正,浑身上下充满了一种杀伐之气,并不是她之前想象中样容貌出众气质温和的男子。
  她心下恍然,再次看向女王的目光不由带了些同情,难怪最后继承了王位的不是那位名扬天下的木泰公主,而是眼前这位一直养在深闺里的木莲公主啦,想来,那位木泰公主如今怕是凶多吉少了吧。
  之后的晚宴看着如同隐形人的女王,和满场乱飞频频同表哥举杯的南诏王夫,周宝珍显得有些意兴阑珊。之后,周宝珍又在宫中召见过女王两次,言谈中女王举止温柔婉顺,可一旦涉及国事便都被她以一句“此事还要问过王夫”应付过去了,周宝珍不由泄气。只是她看着女王的眉眼,却总有股挥之不去的熟悉感,她心下纳闷确信自己之前并未见过这位女王。然后这个疑问终于在一段日子后得到了解答。
  南诏使团在京中逗留半月,最终带着皇帝丰厚的赏赐离开了。这日周宝珍去太后宫中请安,在火莲池畔见到正在作画的柳若烨,看着那孩子微垂眉目认真作画的样子,竟然同那位女王有五分想象,周宝珍心中剧震。
  晚间夫妻夜话,周宝珍一身象牙白绣花寝衣,散着一头乌发伏在萧绍胸口:“表哥,烨哥儿的生母到底是谁?”
  萧绍一脸轻松的靠在枕上,伸手抚了她的长发,“你不是已经猜到了?”
  “那——”周宝珍起身,一脸气愤的说到:“那我看小舅舅前些日子同那位王夫相谈甚欢的样子,说起来他们之间不是有杀妻之仇?”
  “无媒无聘算什么妻,不过是段露水姻缘罢了,”说着萧绍安抚的拍了拍她的肩,狭长的眸子看着她问到“你猜,当时那位公主不是知道了自己有性命之忧,还会不会把孩子送回来?”
  周宝珍看着他,一时哑然。
  在这年的年底,还发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那就是晋王同皇后的堂妹,靖国公府的八小姐定亲了。国公府出了一位宠霸后宫的皇后,还要再出一位亲王妃,同时还有一位封了郡主待遇却尤胜公主的未来郡王妃,一时风头无两,外戚之说甚嚣尘上。
  许多自认为读圣贤书的老臣们对此表示忧心忡忡,言外戚荣宠太过,权柄太盛恐非大秦之福。因此在元始三年春,被搁置许久的选秀一事重又被人提了出来。此时,帝后膝下仅有两位皇子,大臣们便打着为皇家开枝散叶的旗号劝皇帝选秀,折子到了皇帝的案头,一律留中不发。
  大臣们见皇帝沉默,却像是受到了鼓励,与是更多的折子如雪片一般飞向了皇帝的案头,数月间京城人心浮动,好似只等着皇帝一开金口,便要将自家的好姑娘打包送到宫里去。
  靖国公夫人进宫,见着女儿对此情形不免表示忧虑,周宝珍对此倒并不担心。表哥要做什么事又岂是大臣们劝的动拦的住的。
  “并没有这样的事,母亲只管放宽心就是了。”
  同年九月,宫中传出喜讯,皇后再度有孕且已满三月胎像稳固。在一片喜庆之中,前朝却传出了大动静,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同时上书告老,皇帝再三挽留后终于一脸不舍的同意放人,在这两个重磅消息之下,其他一些官员的升迁贬嫡就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及至数月后,人们再上朝时,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才悚然而惊原来不知不觉之中,朝中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许多老臣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许多年轻面孔。再想想当初的选秀风波,闹得最凶的可不就是吏部与礼部的两位前尚书。这么一想不由又是一声冷汗,在心里暗暗回忆当时自己有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
  元始四年三月,皇后在延福宫中诞下双生子,这一对双生子是新朝真正意义上出生的第一对皇子,皇帝大喜,大赦天下。洗三日,三皇子赐名为弘,四皇子赐名为恒。
  虽然生了两个儿子,相比起丈夫的高兴,周宝珍心下却有些遗憾,说起来她其实更想要个小公主。萧绍对此不以为然,家大业大,儿子当然是越多越好。
  同年冬月,九岁的大皇子被封为了太子,并定于次年正月出阁读出。
  元始六年四月,黔郡王与永宁郡主在京中大婚,婚事一切仪制皆按亲王制,且作为贺仪皇帝再次给永宁郡主加封食邑五百户。
  朝中虽有大臣对此颇有微词,然而多年磨合下来,朝臣们也发现如今的这位天子,除政事之外,诸如家事和闲事是不希望臣子们多管闲事的,因此大家象征性的反对了几声尽到为人臣子的责任也就作罢了,毕竟作为皇帝只要正紧事上不昏聩大家就很满足了。
  元始九年正月,鞑靼左谷蠡王叛乱,杀了大将军攻占了王庭,萧玥和她十五岁的长子还有五岁的小儿子在亲卫死士的护卫下逃回了京城。
  元始十年三月,朝廷征集三十万大军,以老将靖国公为主帅,西征鞑靼。这一次,同去的还有十四岁的太子和十六岁的鞑靼前可汗。
  原本以为战事最多不过一年半载,可周宝珍万万没想到,父亲和儿子这一走就是三年多,期间战事胶着,大秦将士数度被对方逼入绝境,期间种种艰难险阻不可细数。所幸鞑靼人虽悍勇,然大秦国立强盛,举全国之力击之,历经三年终于功成。
  元始十三年冬,周宝珍愣愣的看着眼前身材高大,一身麦色肌肤,五官深邃俊挺眉眼含笑望着自己的青年,脱去了年少富贵锦绣堆里的精致俊秀,她的长子不知何时已经长成了如他父亲一般英武伟岸的男子,只是眼中偶尔闪过的淘气狡黠,还隐约间带着年少时的模样。
  元始十六年春,延福宫主殿外鸦雀无声,宫人们各个屏声敛气。寝殿廊下,从皇帝到太子,再到二三四几位皇子一个个都面色严肃的盯着寝殿雕花大门。皇后从昨日发动,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二个时辰了,孩子还没有生下来。
  “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动静了?”萧绍皱眉,方才还能隐约听到殿中有动静传来,这会儿怎么一点声响也无了。
  他掌权日久,身上自由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如今只不过微一皱眉,便有迫人的气势弥散开来,只见被问话的太医一脑门子汗也不敢擦,连忙跪地战战兢兢回到:“回皇上,臣一刻钟前进去替娘娘把脉,娘娘虽则有些脱力,然从脉象上看并无大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