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27节

  田蓝暗笑,这话说的,最多再过10年,糖就成了坏东西了。含糖的食品都要被口诛笔伐。
  宋清远还要回去练习打字,只给他们指点了酒厂的位置,就赶紧结束上班溜号行为。
  好在从医院到酒厂有公交车,直达的那种,两人上了车,又晃荡了半个小时,就顺利到了酒厂门口。
  大家有过业务往来,还打算进一步合作,谈起事情来就方便多了。
  听说他们想换粮食,采购科科长没权限,又上报了主管业务的副厂长。后者大手一挥,直接回复:“不就是点粮食吗?几十号人而已。想扩大生产规模,不要把步子放大点,胆子也大点,又不是原则性的问题。”
  田蓝和陈立恒偷偷交换眼色。不愧是能生产罐头的酒厂,企业文化就是胆大包天。找他们换粮食,果然没拜错山头。
  副厂长只有一个要求:“你们的糖产量没问题吧?关键时刻,你们可千万不要掉链子。”
  榨糖厂这会儿已经进入生产淡季,很快就会停产。
  原本这也影响不到酒厂,因为他们生产的是水果罐头,同样秋冬时节,水果大批上市的时候,才是罐头生产旺季。
  可现在酒厂不仅生产果酒,还要生产饮料啊。如果糖采购不到的话,那生产线就得熄火。
  田蓝和陈立恒打包票:“没问题,我们又增加了厂房,也和粮站谈好了。”
  副厂长这才放心,又让他们去找县里的粮库:“就说是我冯大勇说的,玉米芯是吧?有多少给你们拖多少,一定要保证产量。”
  两人大喜过望,没想到跑这一趟还有这收获。
  出酒厂门的时候,田蓝还在感慨:“我本来想着如果供应不上,等到夏收粮食的时候,我就拿秸秆做糖。没想到现在倒用不上了。”
  陈立恒怂恿她:“你做做试试看呗,说不定别有一番风味呢。”
  田蓝推他往前走:“快快快,别废话了,他们赶紧去养猪场吧。”
  县城有个规模不小的养猪场,最早是和酒厂合办的,用的就是酒糟喂猪。后来两边分了家,养猪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一度归军垦农场管。再后来,它又独立出去了,依然是方圆数百里地规模最大的养猪场。
  养种猪技术含量太高,一般社员不会自己养,而是购买猪苗。
  养猪场的人也习惯农民过来求购小猪,唯一奇怪的就是他们怎么来的这么早。
  现在虽然开了春,但大西北的冬天时候长,眼下温度还十分感人呢。
  门卫大爷并不眼睛长在头顶上,对他们还挺和气的,再三谢过了他们的糖块,才拿了一块放进嘴里尝味道,然后跟人推心置腹:“你们两个娃娃年轻,恐怕没养过猪吧。你们再等等,等到阳春三月再过来捞猪苗才合适。天冷,猪苗会冻死的。而且这个时候的小猪块头太小,也不好养。”
  陈立恒谢过他的好意,抓抓头,做出腼腆的模样:“我们也是听命行事,现在大队账上有钱,不赶紧买了猪苗的话,等到阳春三月,这钱还在不在就要打个问号了。我们养猪场都盖好了,人也到位了,如果猪养不起来,那都没办法交代。”
  门卫跺脚,替他们着急:“你们队里也真是的,一点不尊重科学,光会想当然。”
  他抱怨了一通,到底还是同意帮忙牵桥搭线:“走吧走吧,你们要买多少猪苗?”
  “100头。”
  大爷吓了一跳:“哎呦,咋这么多呀?”
  “响应国家号召。”田蓝不假思索,“国家不是鼓励养猪,好多积肥料吗?”
  大爷替他们犯愁:“那你们有粮食养吗?”
  “我们已经决定了,要开垦荒田,专门种饲料养猪。”
  双方一路走一路叨叨,往前不到50米,就碰上了销售科科长。
  门卫说了他们的来意,科长便皱眉毛:“你们要的也太多了,都卖给你们的话,其他人怎么办?最多只能给你们10头。”
  田蓝和陈立恒交换了个眼色,直接上前:“科长,你千万帮帮忙,一定要卖给我们。实不相瞒,其实这个养猪场是为我们留守知青专门盖的。我们公社的下放知青都走得差不多了,他们的小养猪场也办不下去了。公社就决定把我们聚集到一起,办个规模大点的养猪场,好歹也算是给我们找个事做。”
  供销科长挑高眉毛,追问了一句:“知青都走光了?”
  陈立恒点头:“是啊,好多原先是知青干的活现在都没人干了。我们公社说了,一定要把这个养猪场办好,不然的话,到年底。我们公社上交猪的任务恐怕都完成不了。要不是人手不够,我们还想再多养100头猪呢。”
  门卫笑他们:“还要多养100头?现在这100头都没有呢。先拿10头,本来就天冷,不好养。”
  没想到供销科长却转了口风,和颜悦色道:“100头是吧?好吧,考虑到你们这些留守知青也不容易,今天就破个例,给你们100只猪苗。”
  谢天谢地,幸亏这两个知青说了乡下的情况。
  不然要是按照以前的习惯,等到农历3月,过来买猪苗的人少了,这么多猪,养猪场也养不下呀,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
  不行,今年得改变思路。他们应该送猪下乡,主动鼓励社员养猪,化被动为主动,从头开始完成任务。
  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可得好好干。
  第121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养猪场领导市场敏锐度极高, 十分重视市场变化。
  他们不仅痛快地答应卖给赵家沟知青点100头猪苗,还提出可以安排车子送猪上门。
  田蓝和陈立恒都大喜过望。
  要知道,这个时代驾驶员是八大员之一, 交通运输情况有多紧张?简单点讲,公社领导去县城开会,坐的是手扶拖拉机。大队干部去公社,直接靠两条腿走路。
  运送100只猪仔, 那得是大货车, 而且还得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如何运输, 否则半路就能给你闹出大问题。
  现在,养猪场主动伸手,他们能不激动吗?就算运输费高点, 他们都认。因为货车资源紧缺,大部分情况下,你就是有钱都雇不到货车。
  结果供销科长大手一挥:“我们又不是运输队的,不靠这个挣钱。你们出油费就行了。正好我们也要过去看看。养一百头猪和养十头猪可不是一回事, 天这么冷,要是弄不好, 会冻死猪苗的。”
  所以原本只是打算预定猪苗, 空着两只手出去的人,最后居然带着100头猪仔外加养猪场的技术员和采购科科长浩浩荡荡地返回了赵家沟。
  那大货车开在路上,好多扛着丁把锄头的社员都好奇地张望。
  乡村实在太宁静了, 任何来自外界的人和事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供销科长已经做好了他们的大货车被赵家沟社员围观的场面。
  结果从车子开入赵家沟大队起, 居然没有任何人围观。
  供销科长和技术员对看一眼,估摸着是社员忙着干活, 还顾不上过来看热闹。
  等车停下来, 大家应该就会过来问东问西了。
  可惜这个大队的人不走寻常路, 一直到车子停在知青点的责任田边上,正忙着帮忙收拾绿叶蔬菜的大队书记的老婆才出来问:“食品厂的车不是已经走了吗?这是哪家的?酒厂不是这个车呀。他们要多少菜?那得等等了,公社粮站过来要了一批菜,我们才刚收拾好。”
  供销科长下了车,瞧见眼前的温室大棚,目瞪口呆:“这就是你们的养猪场?”
  田蓝点头,做出庆幸的模样:“因为有这个,里面暖和,我们才敢现在就养猪的。等天暖和了,猪苗长大了,我们再把它们转移到专门的养猪场里。”
  至于那养猪场在哪儿?当然是靠着蔬菜大棚建。马上就规划盖房子,绝对把猪养好,坚决不亏待这些好猪苗。
  供销科长也是有见识的人,不至于不认识蔬菜大棚。
  他立刻背着手,往大棚里面走,一边走一边感叹:“你们这个大棚的规模不小啊,花了不少钱吧。”
  陈立恒趁机哭穷:“可不是嘛,大家回城的时候都没分钱,就把这点家底都留给我们了,好让我们有条件继续扎根农村搞建设。”
  田蓝还积极推销:“要不要带点我们养的蘑菇和种的菜,都新鲜的很,味道很好的。”
  供销科长一摆手:“这个不急。”他转头招呼技术员过来看大棚环境,“你们可不能把猪就丢在里面散养。猪不是菜,会跑来跑去,到时候把大棚冲散了都有可能。”
  技术员在大棚里走了一圈,也提出了问题:“大棚的保暖原理我大概听说过些,就是利用二氧化碳,这是暖性的气体。但你们得注意,猪不是菜。菜可以利用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和糖分。但猪正好相反,它们和我们人一样,二氧化碳会让它们窒息的。天冷时养猪场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保暖和通风的矛盾。如果通风不畅,猪会生病,甚至会死掉。尤其是这种小猪。”
  田蓝点头:“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才将猪养在蔬菜大棚里。这样蔬菜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者形成循环,满足彼此的需要。”
  技术员微微一怔,点点头道:“这个方法倒不错。不过我们都没试过,也不知道效果好不好。”
  供销科长却来了兴趣:“没试过,咱们这回也刚好看看。要是养得好,回头我们也试试。到时候看能不能给社员们做推广,这样大家也能多养些猪卖给国家。”
  这时代的人虽然有市场敏锐度,但竞争意识不强。而且完全没意识到彼此间存在竞争关系。
  就好比供销科长吧,社员们都养猪才好啊。养的猪多,卖给国家的肉就多,人人都能吃上肉,多好啊。
  而且养猪场还承担着整个县周边养猪技术培训工作。他们不仅要自己养好猪,还要带领广大社员把猪养好。
  现在有了项似乎发展前景不错的新技术,当然要好好琢磨。
  供销科长都帮知青们找到了蔬菜大棚养猪的优势:“你们这个菜叶子收拾干净了,就可以喂猪。到时候猪屎猪尿直接发酵处理,回头就能肥田。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这么一窝猪苗,我看你们这些大盆里的菜连化肥都用不上了。注意啊,不能直接用,不然会烧苗的。那个6542菌肥知道不?做成复合肥,到时候效果最好。小周,你跟他们说说看要怎么做?”
  养猪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猪粪猪尿,一开始他们建了沼气池,综合利用。但是因为产量不稳定,加上他们自己也不种庄稼,用起来反而麻烦。所以就干脆做了菌肥,直接卖给附近公社的农民肥田。
  周技术员半点藏私的意思都没有,现场就开始教学:“这个要综合利用,你们把……”
  他絮絮叨叨说了半天,有自己从书上和农业站学到的知识,还有工作过程中自己积累的经验,事无巨细,娓娓道来。
  田蓝自觉已经算是农业肥方面的半个专家了,结果跟人家一谈才发现,果然三人行必有我师,好些事情不是长期在一线,根本领悟不到其中的微妙之处。
  她赶紧拿本子记下要点。
  周技术员一边说,一边在大棚里转来转去,指点他们调整猪圈:“你们不要小看小猪,千万不能让它们打架,不然的话,一窝的猪苗都会受影响,还会跑肚。”
  田蓝虚心受教。
  她以前只在大棚里养过鸭子。小鸭子多乖啊,根本就不会闹腾,她也从未见过毛茸茸的小鸭子打架。
  这边说着调整完,那边猪苗们就要进大棚了。
  赵家沟的社员看了一个冬天的货车来拖他们知青点的糖,早就对车子不感冒。可瞧见猪苗,大家伙儿却都兴奋起来。
  哎呀,这么多小猪呀。
  100头小猪养大了,给国家交50头,每头算80块,那就是4000块。剩下的50头肥猪自己卖,能卖200块钱一头呢。乖乖,光是这些猪,就养出了万元户。
  别看社员们一个冬天挣了不少钱,现在还靠着糖坊和酒坊挣钱。但农民的天性靠地吃饭,养猪才是他们心目中最稳妥最可靠的外快来源。
  上了年纪的社员又赞叹又羡慕,抓着田蓝夸奖:“还是你们知青娃娃厉害,县里都给你们送猪苗。”
  田蓝赶紧抬高嗓门给养猪场做宣传:“是我们养猪场好,养猪场的领导可关心我们广大社员的生活了。听说我们想建个大点的养猪场,就立刻给我们送猪下乡了,来过来指点我们怎么科学养猪。都说人民干部为人民,从养猪场领导的身上,我们就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社员们都鼓起掌来,学着电影队下乡给她们发的电影里的人的样子竖起大拇指夸奖供销科长和技术员:“你们就是主席的红太阳,把光芒照到我们身上。”
  供销科长想说主席他老人家都过世好几年了,又觉得现在说这话不合适,只好咧着嘴巴笑:“应该的,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小云她妈追问:“那我们后面养猪,你们管不管送猪苗啊?”
  其他人纷纷附和:“是啊,我们也要养猪呢。我们大队现在不缺饲料,年前猪就特别肯吃,现在肯定更爱吃,我们都想多养几头猪。”
  供销科长如释重负。
  谢天谢地,幸亏社员们养猪的积极性高涨,不然他还真从他们的猪苗没地方放。
  陈立恒已经开始招呼社员:“要不,我们大家伙儿现在就登记下吧,谁家想养几头猪,都统计好了给养猪场的领导,也方便他们后面给咱们送猪苗啊!”
  技术员一直盯着小猪从车上转移到大棚里,又指点知青怎么调饲料喂小猪,都没怎么顾上听社员说话。
  这会儿听到陈立恒说送猪苗的事,他顿时目瞪口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