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臣(科举) 第45节

  这样说来,这些书到底是不是出自学政、监副之手都难说了,说不定就是些盗版伪劣书籍,毕竟书的质量确实差了点。
  想着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他们几个本来也没什么后台,唐于成的舅舅虽是训导,却只有从八品,省城里的事他是觉得伸不上手的,便劝道:“唐师兄,算了,咱们还得找客栈呢,也不必浪费时间与他计较。”
  他在这边劝,张筹也把书摊上的书拿起,跟谢良臣两人把唐于成给拉走了。
  走了一段路,唐于成还在生气,“哼,这些人真是蛀虫祸害,也不知道私底下已经坑了多少百姓,偏偏他们却能逍遥法外!”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从朝廷定下规矩,把这些胥吏皂隶都打成“贱籍”,并限制他们出头的路开始,那么就注定只有无赖混子才会干这个工作。
  再加上他们是“贱籍”身份,朝廷给的俸银也就只能够他们每天有顿饭吃,不至于饿死,那么私底下他们干贪赃枉法的事也就成了必然选择。
  “唐师弟不必生气,咱们就当买个教训好了,若不然,你便想着这银子反正是县令大人资助的路费,花了也不心疼?”张筹开解他道。
  如今也只好这么安慰自己了,唐于成把书拿在手里扬了扬,“这确实是个教训,这书我看着也膈应,现在就找个地方扔了它。”
  见他真要扔书,谢良臣赶紧拉住他,“唐师兄何必冲动,总归是花钱买来的东西,你这样随手扔了不还是自己吃亏。”
  “那要怎么办?难不成还真把这书看完?”唐于成停住脚步回头。
  “有何不可,反正聊胜于无嘛,再说这书也非全无用处,看看学别人读后感有说不定也能有点启发。”
  听他这么说,唐于成冷静了些,把书又收好了,笑道:“良臣说得对,既然买了,自然该物尽其用。”
  唐于成就是这点好,肯听人劝,也不会为了面子不管不顾,任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是个很识大体的人。
  有了这次上当受骗的经历,路上再遇到吆喝卖书的小摊,三人都是目不斜视,不管有多少人学子在哄抢书籍,他们皆不为所动,专心找住的地方。
  就这么走了一路,三人都快中暑了,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客栈。
  此时正值7月,正是暑热难耐的时候,原本他们想跟在府城一样,找一家价格适中,路程也适中的客栈,哪知问了多家,价钱却贵得吓人,比府城的房费又翻了一倍不说,路还远得多。
  谢良臣知道若是放在平日,这房费必不会这样,可谁叫他们这些学生都来这里赶考呢,这些客栈的老板可不就得趁着这旺季宰一宰他们这些“肥羊”吗?
  最后没办法,他们干脆打消了找客栈的想法,只看附近有没有合适的民居。
  这次谢良臣学乖了,他没再自己腿着去,而是找了间牙行,三人凑钱付了佣金后,牙行的伙计很快便报出了几家还有空屋的院子,价格上中下都有,环境自然也分了优劣。
  最后他们选了其中一间院子里有水井的民房,一个月租金每人10两,不包餐。
  这个价格比之客栈来说基本算是打了对折了,不过也正常,因为这里没有小二服务,不管是要洗澡还是要喝茶都得自己动手。
  房主是城里做生意的,家里开着油坊,待人也还算客气,见三人爽快的付了银子,便道他们要是想要烧水、做饭,木材的钱也不必再付了,很是豪爽,三人自然也是再次谢过。
  把行李放好后,早热得不行的谢良臣觉得浑身是汗,实在难受,便主动道:“我现在打算去烧水洗澡,唐师兄和张师兄可也要现在沐浴,要是要,我便将水一并烧好。”
  他们两人也是热得不行,这七月的天可真不是闹着玩儿的,只不过大热天还让谢良臣一个人去烧水,两人也不好意思,便道:“不如我们一起吧。”
  谢良臣被逗笑了,“那可不行,这锅只有一个,灶也只有一个,可是没办法坐三个人。”
  张筹闻言也轻笑一声,“确实坐不下,既然谢师弟你去烧火,那我便去打水吧。”
  他们之所以选了这个院子,一是因为价钱和位置合适,再就是这里有井,他们要打水十分方便。
  古代没有空调,寻常人家也用不起冰,唯一能用来降温的就是扇子和凉水了,所以有了这口井,在这后头一月时间,他们至少打水冲凉就要方便得多了。
  “那我去洗浴桶!”唐于成见两人都忙活开,立刻道。
  见这边他真要去涮木桶,唐管家赶紧拉住他,“少爷还是歇着吧,这些事奴来做就行了。”
  哪知唐于成却十分的坚持,“良臣比我还小呢,却什么都会干,我洗涮个木桶又怎么了。”
  说到这,谢良臣一边把灶前的柴禾折断,一边道:“唐师兄本不用跟我们一起住在这里的,若是住在客栈便少了这许多麻烦了。”
  这话之前谢良臣就提过,道要是唐于成想住在客栈,不必顾虑他们二人,自去就是了,可他却说三人是一起来的,自然要住在一块,这样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当然,这里的照应肯定是唐家主仆照应他们更多,毕竟唐管家阅历丰富,这一路上很多细节的事都是对方在私下周全,比如与船家要驱蚊的线香,还有在他们晕船的时候给他们治晕船药丸等等。
  若不是有他,他们这一路的行程也不可能这么轻松。
  唐管家见谢良臣知恩图报,也暗叹自家少爷没结交错人,虽然他做的事无关轻重,可对方却并不把他当下人看待,而是真诚道谢,这点比起来比少爷另一个朋友张公子可要好多了。
  “你看你又来了,我不说过了,咱们既然是一起来的,自然也要住一起,再说不就是烧水打水嘛,也费不了多少事。”说着,唐于成就拿着竹笤帚刷浴桶去了。
  见着自家少爷风风火火的样子,唐管家欣慰的点了点头,也不去争抢竹笤帚了。
  反正他家老爷也说要让少爷好好锻炼一下,不要将来变成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这不就是好机会吗?
  自从在这里住下后,谢良臣他们没事便很少出门,有时就连吃饭都是唐管家从外面买回来,因此对于街传得风风火火的各种“小道消息”全没在意,更没去买什么押题卷子,心思淡定得很。
  如此到了八月初六,院试正式开考。
  本次院试由李学政主持,原来他在京城时的职位是工部的员外郎,品级正六品,现在外放江城任学政,品级也没变,仍是六品。
  除了他之外,另还有一位副手曹监副,两人共同主持此次院试。
  学政是专管一省教育的长官,而下放至各地的学政,一般是由内阁列出名单,然后再呈给皇帝圈选,算是钦定官员,因此按地位来说,是与巡抚、总督等平起平坐的。
  这样重要的职位,绝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定下人选,这里头必定还有诸多的角力,只是不知江城这位学政又是出自哪一方。
  黎明时分,众人开始准备入场。
  因为此时天热,所以搜子收身倒是快了许多,毕竟大家都着单衣,只要看考生衣裳内里有没有写小抄就行,不用担心有人在夹衣里放小纸条。
  搜身过后,考生们照旧是在学政的带领下拜孔子像,然后才被领到号房。
  江城贡院的号房跟府城一样,仍是三面封闭,前头敞开,并放一块木板作为书写的案几,十分简陋。
  且因着热,所以号房里头只有极薄的一床棉被,至于睡觉的地方,这次干脆就是一块木板悬空,上头什么也没有。
  谢良臣看了看这居住环境,拿手摸了摸木板,发现上头竟然有灰尘,便把外衣脱下来将其擦了擦,又把被子也提着抖了抖,然后差点被这满屋的灰尘呛着。
  大概清理了下号房里自己可能会接触到的地方后,谢良臣坐下开始等发试卷。
  院试考三天,这个时间也是比着乡试来的,因为乡试总共考三场,每场考三天,而每三天之后可以进出贡院一次,这样也算是让考生们慢慢习惯这个考试节奏。
  等了一会,天明之后,衙役们来发试卷了。
  院试第一场仍旧是基础题,主要考帖经、墨义和经义,内容涉及四书中的其二,经书中其二。
  这些题目不算难,只是涉及到的知识面更广,且难度加深,因此谢良臣做的时候不再像前两次那样快,而是慎重很多。
  尤其是经义题,他在写文的时候便尤其注意审题不偏,落笔的时候也是在心中把腹稿的逻辑圆得差不多了才开始写。
  做题做到下午,谢良臣已经热得满头大汗。
  怕汗水弄脏了试卷,他只好先停笔起身擦汗,只是此刻正值阳光暴晒的时候,墙壁被太阳晒得发烫,人在里头就跟在蒸笼里一样,汗水那是一阵一阵的出。
  实在没办法,谢良臣干脆连身上的衣裳都脱了,光着膀子写字,这样才稍微好了一些。
  可如此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有不少蚊子嗅着味道飞了进来,开始咬他。
  把衣服穿上太热,脱了又有蚊子来咬,谢良臣难得有点心浮气躁了,只是在一次蚊子又爬上他手臂,他拍上去,差点把墨滴在试卷上后,他彻底冷静了下来。
  不能慌,不能乱,反正这些问题大家都会遇到,就看谁能忍得住了。
  才刚想到这里,场内就有人发出了一声哀嚎,那声音十分的慌张懊恼,一个劲在再说“怎么办,怎么办”,似乎就是大意失手了。
  考场禁止喧哗,他刚喊了两声,就有巡查的衙役过来,以扰乱考场的名义把他拖了出去。
  谢良臣也看不见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想来大概也是试卷被污损,因此他格外提起了些心,甚至有时看到蚊子爬上了手臂,他也忍着不去拍,整个过程简直就是在考验他的意志力。
  到了傍晚,谢良臣终于把试卷誊抄完毕,卷子也都交了上去,整个人这才松一口气,然后他就立刻把里衣披上了。
  而就这么点时间,在他身上自己能看见的地方,就被蚊子咬了大大小小好些红疙瘩,真真是作孽。
  好在总算考完,这煎熬也能暂时告一段落。
  恰好这时衙役也来送晚饭,而晚饭也总算不是馒头,而是米饭,里头还有一勺炒青菜,再就是一碗清水。
  看到这饭菜,谢良臣松口气,他是真怕自己要是又连吃三天的馒头,到时候恐怕看到馒头就想吐。
  把碗放下后,衙役又在桌案上放了蜡烛和艾草做的线香,谢良臣当时看着那线香眼睛就是一亮,觉得自己总算得救了。
  蜡烛是备着考生们晚上继续做题用的,而线香就是为了驱蚊,好让他们能睡个好觉。
  谢良臣现在就极度需要这线香,因为刚才那些蚊子从他身上吸够了血却仍不知足,此刻还在四处乱飞,伺机咬他一口,真是烦不胜烦。
  只是他刚想把这香点燃,谢良臣就又收回了手,要是这线香只每天睡觉前才发一根,那他白天答题时怎么办?
  在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谢良臣决定还是把线香留着明天用,至于晚上,反正大家都在点,空气里既然都是艾草的味道,总归蚊子会少些吧,那他就蹭他们的好了。
  院试第一场考一天,称正场,在考生们把试卷交上去后便会开始阅卷工作,阅卷的人一般是由外省书院的山长或者省城官府的幕友担任,所谓幕友,即官府里的文职人员。
  这第一场因着是考基础,所以阅卷官们在评卷时,会圈中比实际录取秀才人数多一倍的卷子,且不拆弥封,只记录座位号。
  等第二场考完,他们再在第一场被选中的人里面取本次院试生员,然后拆密封,写姓名。
  也就是说,第一场是资格赛,第二场才是选拔赛。
  第二天一早,谢良臣早早醒来,因着少了蚊虫骚扰,他中途倒是没怎么被吵醒,只是因着号房狭小,所以睡得不怎么舒服,身上有点僵硬。
  这一年来他又长高了不少,所以这号房对他来说已经连斜躺都困难,要么只能蜷缩着睡,要么就只能半倚半靠的墙睡。
  最后他是靠着墙睡的,也因此,他虽是睡着了,可睡得却着实难受。
  勉强站着活动了会,衙役就把今天的早饭送了过来,是素菜包子。
  吃过早饭后,第二场考试试卷开始下发。
  第二场考试比之府试的第二场还要难,因为除了策问,这里还考杂文。
  谢良臣依次检查试卷内容,翻着翻着就发现好像有点不对,因为他看见最后试卷上还有一道选做题。
  因着主考的学政原就职工部,因此这道选做的题目涉及的内容便与水利有关,是一道计算水利挖方的术数题。
  以前科举考试,除了明经之外,有时还会考律法、诗赋、书法、算术等等项目的,只是后来科举改革,逐渐演变成以经义为主,这才将这些从科举中废除了。
  可是即便废除了,这几项却不能说就不重要,世间文人许多仍对其有涉猎,只是出现在科举中的却着实少见。
  不过想来李学政应该也是知道术数非正科,所以才在这里把它列为了选做题。
  可是前世经历过大小无数次考试的谢良臣,早已明白了所谓“选做题”的套路,那就是你不做确实不会扣分,但是你要是做了,还做对了,那肯定会给你加分!而这些分都是有效分,算排名的。
  所以他一定会把卷子上所有的题全部做完。
  第二天的题目里,杂文最简单,因为像箴、铭、论、表等文体都是有具体书写规则的,所以只要按着规矩来就不会出什么大错,谢良臣便先做了这个。
  写完了杂文,谢良臣便开始写策问,这次院试的策问也不难,上次府试问的是农事,这次院试问的就是教化百姓的问题。
  而且这题目出得也不偏,十分的中规中矩,无非就是问如何教化百姓,才能令国内少无礼之人,不生乱心、祸心,保国祚永昌,内强国力,令外族不敢轻易来犯等等。
  谢良臣看到这个题目时就笑了,看来这位学政大人倒是很会拍上头的马屁,尤其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人。
  不过他想想也是,朝廷为防学政在一方任职太久,会与地方勾连,更怕他们以此拉拢到一大批的士族文人,因此每三年必换。
  可在防着他们的同时,皇帝也十分的重视他们,会令其在地方时体察各地民情,关注如粮价、天灾甚至是吏治等情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