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只可惜,林瑜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林瑜的话音一落,众人皆笑,纷纷道:“正是如此。”
  卯兔就道:“属下先着人清理了这里罢,那些太监筛过一遍后,先拿老实的使唤着,以后再慢慢地打发了他们。”就这么一座焦黑的殿堂并两句焦尸留在这里也不吉利,眼看着汉王殿下就要更进一步了,留着他们触霉头么?
  “这样也罢。”林瑜想了想,暂时缺着人手,一整个皇城想要运转起来暂时还真缺不了这些人,就同意了卯兔的法子。这样的事情他也熟,想必他会做好筛选这样的活计的。“至于隆昌帝就送他去和元正帝一道住着吧,还有他的兄弟们。”
  “元正帝的陵寝修建到一半,就因为没有银子给停了下来。”算算时间的话,正巧是在林瑜攻下广东的时候,卯兔翻着脑海中的消息道,“后来隆昌帝即位,更加没有心思去弄了。他自己的陵寝还没来得及修建,倒是那个园子已经建了一半了。”在座的都知道那个园子,山西几大皇商凑上来的军饷,元正帝死前一直等着的那一笔银钱。后来被不肖的隆昌帝拿去建园子自己享乐去了。
  “还没起名字?”听林瑜这么问,卯兔摇了摇头,道,“一半已经很有模有样了,另一半还只是平地,据说要建成一座万国之园。”
  林瑜哼一声,道:“万国之园?承建的都有谁?”
  “原工部尚书方斌,还有好些洋人,领头的换做本杰明·克莱顿。”说着,卯兔将手中准备好的图纸呈上去。一系列流畅的回答还有动作引来了身后将领的侧目,这小子还有什么没准备的?
  便是张忠也不例外,他和黄石是老相识,但是对他一手重新建立起来的地支可不是。如今在座的众人眼看着都要跟着鸡犬升天了,像这样类似于锦衣卫的机构可不招人喜欢,尤其是这样的人还特别的有能力的情况之下。
  林瑜看了看手中的图纸,伸手道:“可有皇城的图纸。”话是这么问的,但是伸出来的手却不觉得卯兔会不准备。
  果然,卯兔又掏出一张泛黄的图纸来,交与林瑜。
  “这样罢,将还在建的那个园子就充作皇家科研院,建好的就这样不必再动,没建好的部分设计需要改一下,明天把负责这事的人给找出来。建得差不多了,就把钓鱼台还有北州两处的研究中心给一道挪过来,现在可以准备起来了。”
  林瑜说完这个,又翻开皇城的图纸,仔仔细细地打量着。他的一家包括还在肚子里的那个也就三口人,以后再生也多不到哪里去。哪里需要住多大的地方,而这样的建筑物维护起来也不是一件小事,还不如物尽其用。
  张忠生怕他手指一划,直接将整个皇城都划出去了,怎么着都是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什么性子还不知道么,忙劝道:“都已经凌晨了,不如小憩片刻,有什么事情白日再说。”
  林瑜顿了顿,暗道,也是这些事实在不必急躁,就道:“也是。”对着卯兔一抬头,道,“现将消息传出去罢!”
  他这是突然之间完成了一桩心事,难免有些无措了。林瑜一边暗笑自己终究也只是一个凡人,一边在已经准备好的房舍中眯了片刻。
  再醒来的时候,他重新变回了那个沉稳且目标远大的人。
  万里长征,这还只是第一步而已。他翻出了世界地图,命人将其钉在自己身后的屏风上,看着已经用红色标注出来的地域,对比一下全世界的范围,心头就像是饮下了烈酒一般,一下子热腾腾的。
  他要做的,还有很多,也不知道这一辈子做不做得完。
  根据他北伐之前黄石递来的情报,林瑜拿起一支朱笔,在原本的澳洲土地上画了一个圈。敲门声响起的时候,他头也不回地道:“进来。”
  来人正是原工部尚书方斌还有神父装扮一袭黑袍的本杰明·克莱顿。
  身为一个神父,本杰明·克莱顿在看到林瑜身后那一面庞大的地图就像是被照着脸打了一拳一样。无论单纯作为一个西方人的角度,还是一个担负这传播神的荣光的角度,这样一个具备着相当的野心的君主都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证明,他没有猜错。林瑜对他的宗教学说没有丝毫的兴趣,见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他配合着方斌将原本没有建完的园子继续建完,而且还是供给新设立的皇家科研院。
  一个教徒、一个神父,给研究科学的人建房子,何其讽刺。然而这一切还是在林瑜的治下发生了,本杰明有心无力,只好顺从。
  后来,他在他的日记中这么写道,这个庞大的国度甚至还没来得及腐朽,就引来了新的主人。未来的皇帝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更可怕的是他还拥有着将他野心化做现实的能力。因为滞留在京城中而亲眼目睹了这一场新旧交替的本杰明·克莱顿就着昏暗的灯光,在自己笔记本上的最后一页写下:
  而现在,他拥有了整个帝国。
  第103章
  一个小小的洋人的感慨呈不到林瑜的面前,也引起不了他的感慨。靖朝严禁该一神教的传播, 对这些洋人也没有太大的重视。他们更喜欢他们带来的精巧奢华之物, 却对他们的技艺丝毫不感兴趣,至少后来林瑜就在皇帝的私库中看到了不少装饰精美的望远镜, 还有□□。
  本是军国利器却成为了玩物, 甚至没有发挥几次它们本身的作用, 林瑜摇摇头看了看这些镶金饰银、花纹精巧的东西, 将之随手塞给了几个双眼发光, 很有收藏欲|望的将领。
  但是, 有一点他还是赞同靖朝的。那就是他同样也不会允许一神教在他的治下传播,现在有不是什么后世,玩什么宗教自由。更何况, 林瑜自己不信宗教,他觉得国内百姓什么灵就信什么的心态挺好的, 完全没有引进一神教这样排他性比较强的教派进来搅浑水。
  等未来几个沿海城市的歪果仁比较多时,有需要的话再考虑。但这必须在国内的经济缓过气来, 百姓不会因为饥饿而逮着一个宗教就去相信的时候。
  滞留在京城的几个洋神父是如何的失望不问自知,但是他们已经得商议着按照林瑜的要求改动图纸, 建出一座新的皇家科研院来。
  科研院还有一大半没有兴建,按照原本的设计,洋人负责一个希腊风格的庭院, 剩下的依旧是传统的木质结构。但是林瑜的要求做了改变, 尽量不使用木质结构,改成砖瓦。毕竟这里以后将作为科学研究所, 做实验之类是必须的,木质结构的房屋固然美丽,但是在这时候频繁的小爆炸的情况下,未免太不牢靠了。
  林瑜身为汉王的最后两道喻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北州那边也在加急的印着报纸,原本已经排版好了的已经被丢在了一边,谁都不会在意原本上面有什么重要的消息了。
  再重要,能有汉王殿下攻下京城重要吗?
  还真有一桩很重要的事情,可能在众人的眼中依旧比不上攻占京城,但是也足够整个汉王府被团团围住,所有的护卫队神情紧张了。
  常子茜、也就是汉王妃,未来的皇后娘娘要生了!
  说来也是巧,王妃本就已经怀胎十月,按照大夫的说法,日子就在这两天了。这两天她连下地转悠,身边都要跟着一大堆的丫鬟仆妇,白术就更不用说了。自家大爷的第一个孩子,她比任何人都要着紧。这段时间常子茜精力不济,她就将整个府邸整治地密不透风。黄石和她也是老相识了,见她这么一发威,也要退避三舍,乖乖俯首。
  哪里晓得,京城那边的消息一传来,常子茜心情一激动,肚子也跟着发动了。
  幸好按照大夫的说法,本就已经足月,哪怕现在发动那也是顺的。听着消息赶过来的众位女眷这才松了口气,放过了可怜的大夫。
  黛玉靠着贾敏,看着指挥若定的白术,小声道:“白术姐姐可真像一个女将军。”
  贾敏一听,想到林如海回来后说的,黄石都在白术面前低头的事情,笑了笑,然后叹道:“你哥哥说过,白术有本事,就是生做了女儿身,可惜了的。”
  黛玉已经不像儿时那般懵懂,就笑道:“在北州,姑娘们已经可以没事结伴出来走走逛逛,还有女校可以上,以后会慢慢的好起来的。”可能想要想大唐之时出现女皇女相还不容易,但是只要哥哥这样开明的人在位,日后女孩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哥哥不是常说,男女都是一般的人,不将另一半用起来只藏在深闺之中实在太浪费了么?”
  坐在一边听着的常子茜祖母姚氏听得这一句,略略放下心中的焦灼,笑道:“你哥哥这是嫌天下男人不够用啊!”
  边上的众人听了这一句打趣,不由得都笑起来。
  不过话是这么说,姚氏心里也喜欢这样。话说回来,只要不是读女四书、列女传什么的读傻了脑子的,哪个女人不想给自己更好的条件。以后这最上头的那一位都愿意给她们松绑,甚至鼓励她们自己去要求属于她们的权利之时,谁还愿意在自己的身上加上囚笼。
  就算这照样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她们也甘之如饴。
  女子怀胎生子总是不容易的,黛玉微微抿着嘴,目光落进不远处的院子之时,心道,大家话都是这么说的,但是在座的恐怕都期盼着里面抱出来的会是嫡长子。因为这意味着,常子茜皇后之位的稳当与否。
  她不是娘家人,也相信自家哥哥的人品,但是也更希望是一个儿子。小公主她也喜欢,但是世人却非如此,有了一个嫡长子,自家哥哥的统治也更稳定一些。
  当他们迁到京城之时,林瑜抱着怀里的小子,听黛玉红着脸这么一说时,不由得大笑。
  这时候时节已经进夏,登基大典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这一次的典礼可马虎不得,光开国之君这四个字的分量就已经够重了。且不独是皇帝一家子,还有被封为唯一的宗室的林如海一家,外戚常家一家子。
  这些人的吉服都要准备起来,不止一套。不独他们几个,一整个朝廷的官员吉服都需要赶制,而且礼服的制式偏偏和前朝不一样,尚汉制。就算是已经是熟手的绣娘只做起来,也要靠着礼部官员们从故纸堆中一点点的找出来。可算是费了老鼻子劲了。
  也幸好林瑜自己不着急,就这样,这些赶着在新皇面前邀功的礼部官员也差点没急出一嘴的燎泡出来。
  “你这是聪明人反而想得太多。”林瑜让手中肉滚滚的团子趴在他的肩膀上吐泡泡,一边道,“所谓的统治基础和我有没有嫡长子其实关系不是很大,可能到了后世又不一样,但是现在的话,就凭着我手里掌握着的军队,没人翻得了天。”他并不忌讳和黛玉讲讲这样的事情,按照他以后的计划,他更希望以后的宗室能聪明一些。
  当初洪武大帝想得多好啊,将自己的后代子孙分出去镇守边疆,以后万一有什么事情,那也是肉烂在锅里,还是朱家的子孙坐天下。结果好么,建文帝也不知道哪一根筋打错,非得搞一出削藩,结果把自己皇位性命削掉了不说,永乐大帝鉴于自己的藩镇出身,之后的宗室彻底被养成了猪。
  林瑜的想法和洪武大帝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就比如说,他自己就想着把以后子孙后代的活给干了。毕竟,还有哪个时间像现在一样更合适开疆扩土呢?
  但是打下的国土没有人经营那是浪费,就比如说已经被发现的澳洲。这一块的大陆会在登基大典之时囊括进新汉朝的版图之中,到时候光移民肯定是不够的,地理位置也显得遥远了一些。所以,他有意效仿西周之时,当时的华夏民族还在向周围扩张的阶段,当时的分封制可不就是最合适的对外扩张的手段。
  关于这一点林瑜还没有和人说起过,不过这是早晚的事情。皇家宗室被林瑜之前搞了这么一手之后,现在也就两家人家,一共七口人。黛玉的弟弟,林琨现在还在北州的小学里头上着学呢,等这边从幼稚园到大学全都承包下来的皇家学院开办起来之后,他那边才会挪过来。
  要林瑜说,如果鲤奴那小子有一些开疆扩土的愿望的话,他就把人给扔出去。至于林如海的爵位,这不是有黛玉么!正好做一个嫡长女承爵的实例,在纳妾的风俗一时没办法杜绝的情况之下,这样的制度想必会被广大的正室们所接受的。
  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来,在皇室先做出表率的情况之下,慢慢地改变这个时代的风俗也相对容易一些。
  林瑜含笑的眼神落在对面正掩饰不住好奇地盯着他怀中小家伙的黛玉身上,她的弟弟出生的时候她是记事了,但是人小力弱,并没有报过小孩子。等她长大一些了,鲤奴也大了,她更抱不动了。小皇子生得像父亲,玉雪可爱,脾气还乖巧正是好玩的时候,是以黛玉这段时间几乎天天跑来林瑜这边。
  也幸好这时候天气太热,皇宫好几处又在整修,林瑜干脆带着人跑去了颐和园里头避暑,否则黛玉想要进宫,就算没人拦也要在路上花上不少的时间。
  林瑜伸手掂了掂他圆滚滚软绵绵的小身子,将正瞪着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骨碌碌地盯着他的小家伙往黛玉的怀里一塞:“你先带着你侄子玩着,玩腻了就还给你嫂嫂去。”
  他休息了这么片刻,也该继续工作了。
  江南被林瑜教训过一次已经老实了很多,现在商法在紧急制定之中,等这一部法律一出,那边被还要再被收拾一回。不过,这些人闹不出什么乱子出来。
  倒是川地白莲教现在玩得有些过了,根据典山还有聂桓传回来的消息。白莲教显然已经不满足于在一省之地折腾,想着效仿林瑜,来一回国中之国呢!
  也不想想,洪铭泽现在为什么还屯兵湖南一步都没有动过。
  整个国中在林瑜攻占京城的消息传遍之后,还没有被战火给侵扰的地方,识相如山东巡抚立马滚坡下驴。大部分的官员可以这么选择的,都这么选了。另外,不能这么选的,比如掌管着地方军事的总督。这样手中直接握着兵士的职位,在伪朝的时候一向很少会由汉人担任。
  原本的绿营兵是不用想了,大势所趋,他们也不会在给这些人卖命。唯有那些没有别的退路的旗兵只好跟着原本的总督,向着北方的地方行去。
  想要回他们的老家辽东也就是现在的盛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整个直隶已经被新汉朝拿下来了。他们想要回去的话,只有与通过更北的地方。原本海路也是一个好方法,毕竟盛京靠海,只可惜,此路不通。
  或者说,通了也没用。
  就算他们现在回辽东,也不过是自投罗网而已。
  穷寇莫追从来都不在林瑜的字典之中,相反他更相信痛打落水狗这一句话。这一族在前明之时获利做多,收到的优待也最多,结果呢,不过养了一头白眼狼而已。
  林瑜也不会再任由他们在辽东一地继续休养生息,给自己以后的大业找麻烦。是以,在打下京城短暂的休息过后,张忠就带着大军向着北面杀去了。务必要连着他们的老家一道,连根拔起。
  辽东苦寒之地,所以,林瑜早就命收集了江南所有的棉花,送去北州的织造厂嫁进赶制棉服。现在北州的纺织厂至少已经实现了水力纺织,算得上是半机械话了。林瑜还特地将蒸汽机拿了出来,用在赶制这一批的棉服上。
  随着棉服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纺织厂那边也闻着味,想要向林瑜的兵工厂那边下订单,购买蒸汽机了。
  不过可惜的是,这几台蒸汽机还是工厂那边仅有的几台样品,生产棉服的那几天,都有兵士寸步不离的看着这样古怪但是比水力更加好用的机器。就算那些厂主再怎么眼馋,蒸汽机一日没有实现批量生产,就一日没有他们份。不过,林瑜也承诺了,等资源足够之后,就会开放蒸汽机的生产。
  想要实现蒸汽机的广泛应用,钢铁的质量以及动力多需的煤矿都不是原本的产量就能够满足的。无论是钢铁还是煤矿,国中暂时都能自给自足。除了这些,却还有一个重要零件的原材料不在国内。
  这东西就是关乎密封性的橡胶,这时候的天然橡胶产地还在交趾。之前少量的橡胶还是林瑜通过商贸买回来的,价格昂贵不说,质量也层次不齐。
  如果想要实现蒸汽机的批量生产,大量的橡胶不可或缺。以林瑜之前买下那一点的橡胶所花去的银钱,这些橡胶的价格对于批量生产这四个字来说相当的不友好。
  现在交趾在京城没有使臣,听故旧官员说,交趾众人对伪朝乃至于整个中原都很没有敬畏之心。特备是隆昌帝上位之后,交趾就没有派人朝贡过。自然,这也和他们内部闹起来了有关。
  林瑜听了不置可否,他已经颁下诏书前往交趾。他们闹起来无所谓,两方的使臣都来,那他正好搅浑水做生意。如果两方的使臣都不来,这个可能性不太大。但是真要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也无妨。
  须知,刘士央现在还领着水师盘踞在广东呢!
  相反,国中已经不成问题,就算还有着零星的反抗力量,在林瑜的枪炮面前也早就没有了战斗的能力。
  随着一日又一日的向北逃亡,这些原本过惯了大爷日子的大头兵哥哥垂头丧气的。过一段时日清点兵士,为首的人就会发现兵士一日比一日少。
  他们早就习惯了在中原的日子,就像是辽道宗所说,愿后世生中国。在太平年景,中原的一个普通百姓的日子比起这个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绝大多数人都要好过多了。
  这些兵士也是一样的想法,如果能够留在中原,哪怕做一个小老百姓呢,就算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尽情的欺压汉人,但是总比在北面好过。所谓的祖地他们自生下来就没有去过,接触的全都是中原的华服美饰。光从老一辈的口中听说过祖辈的筚路蓝缕,他们又怎么可能感同身受。
  这些人仗着一脱衣服就和小老百姓没什么两样,往丛林里一钻就没了身影。当头领的打了打过了、杀鸡儆猴也做过了,但是根本刹不住。尤其是杀过人之后,第二天就发现,当天夜里跑得人更多了。将领心里也放弃了,也不再举起屠刀,一共也就那么些的人,杀光了,以后回到了辽东还靠什么挣?
  一开始他们还能打家劫舍,但是后来有人发现他们越是这么做,来追击他们的汉军越是容易发现他们的行踪。他们只好避着人群跑,这样一来,他们的日子就更加不好过了。
  直到有一天,他们还没来得及跑向更北的地方,出去打听的消息的最后一个哨探再也没有回来。将领无奈之下,只好将自己的心腹给派了出去。
  不多时,那个心腹失魂落魄的回来了,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盛京被张忠攻下,如今已经被北面的汉王给重新更名为辽东。
  他们回不去了。
  真正不想离开中原的人早就在之前就跑光了,这些坚持到现在的旗兵唯一的念想就是回到曾经的祖地。如今连这样的念想都没有了,他们还能去哪里?
  这些早就身心俱疲的旗兵浑浑噩噩地倒在草丛之中就这么睡了一|夜。第二天起来,更加绝望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将领带着他的心腹,还有一点点的银子抛下他们跑了个没影。
  这样的事情如果能统计的话,这段时间几乎一直在发生。有些旗兵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小老百姓,在官府的监管之下,活得不算顺畅但是平稳。有些旗人始终不愿意接受,最终落草为寇,被汉军剿灭的也不再少数。还有一些人想着更西的方向走去,期盼着有着一个新朝能够管不到的地方。
  但是,这始终只是一个奢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