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吴氏小产之后,沈清月出身的事就再次传开,十几年前,前后经过都可考,沈世兴还有沈家下人出面证实,那时便消停了许多,十几年过去,物是人非,事实被传变了样子,完全不知情的人加了些未经证实的猜想,流言也就变了样,已有些不利于沈清月的话私底下传开。
  钱氏也不是不要脸,但她更爱钱财,便只问道:“我添把火?如何添火?”
  柳氏答说:“你先说你答不答应,你要是答应,就立个字据,你要是不答应,就罢了。”
  钱氏很心动,也有些迟疑……四万两,有柳氏里应外合,两个人为了银子,立下字据做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谁也不怕谁抛下谁,她问道:“怎么立。”
  柳氏从袖子里掏出两张现成的契约,上边写着,她替钱氏说媒,娶沈家二姑娘,钱氏答应付说媒钱五千两。
  字据虽这般写,若将来事情闹开了,谁不知道这两人做的什么勾当,所以双方也都不怕对方背叛,一个买一个卖,谁的名声都不好听!
  钱氏看着字据大声笑了笑,道:“你倒写的冠冕堂皇。”
  柳氏立眉问她:“签不签?”
  钱氏一咬牙,道:“签!”
  她和柳氏分别签了字据,摁下手印。
  柳氏这才道:“月姐儿名声还不够坏,她名声要彻底坏了,你们再来提亲,她父亲必然舍不得她去做姑子,将计就计就把她嫁给你们家了。二十六的时候,我家姑娘都要出去看灯,我把他们走的路线和去的地方都告诉你……”
  柳氏说的十分详细,钱氏都不需要自己动脑子了,只要安排好人手,又是鱼龙混杂的夜晚,把柄都不容易留下。
  钱氏当下应了,收了契,调侃道:“你
  好好养病,可别谋划了银子,没命花,白白便宜了我!”
  柳氏不予理会,钱氏就是这么个泼辣的性子,嘴也毒得很,而且她不是假毒,她嘴上怎么说的,心里真就是这么想的。
  柳氏谋定了这件事,捏着字据靠在床框上,等着银子进账。
  二十六日夜,张轩德就是因为此,才和沈家的马车走了同一条路。
  ——以下不小心发重了,勿 买——
  第九十章
  二十六日的夜来的又快又慢。
  对沈清舟来说,来的很慢,让她煎熬。
  对沈清月来说,来的太快,让她忐忑。
  沈清月很后悔上辈子没有多关心沈清舟,否则多打听些她出事的细节,这辈子帮她渡劫的把握就更大了。
  天色还是如期地黑了。
  沈家的爷们儿和姑娘们吃过晚膳,一道出了院子,在西角门上了马车。
  几个姑娘包括沈清妍在内,都坐一个马车,因今年沈家发生的事委实很多,她们相互之间已经不大说话了。
  沈清月也并不想和她们说话,只紧紧地拉着沈清舟的手,不许她离开自己一步。
  沈清慧虽难得学会了沉默,性子却还没变,她睨着沈清月和沈清舟的手,露出一抹讥讽——一家子的姐妹,厚此薄彼,真叫人笑话!
  沈清舟脸皮薄,一下子红了脸,也不好意思解释,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她的确和沈清月亲厚些,其实她也知道姐妹之间现在就分了亲疏不好,可她就是更想亲近二姐。
  沈清月捏了捏沈清舟的手,投去一个安抚的眼神,随即伸出手,朝沈清慧伸过去。
  沈清慧骨子里就怕了沈清月,吓得往后一缩,脑袋撞到车壁,发出一声闷响,听着就叫人脑壳发疼。
  她再傻也渐渐清楚了,沈清月斗倒了柳氏、把吴氏治得服服帖帖意味什么,那是她母亲赵氏都做不到的事。
  沈清月冷笑一下,收回手,道:“你怕什么?”
  沈清慧强自坐定了,梗着脖子道:“我没怕你!就是你突然伸出手,我……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沈清月直直地盯着沈清慧,抬了一下眉毛,就引得沈清慧紧张兮兮的。
  她淡声道:“我牵你,你又不要。以后再在舟姐儿面前阴阳怪气的,别怪我当着姊妹们的面,落你的脸面。”
  沈清慧噘着嘴,哼了一声,没敢说话,心里却在想,沈清月是个怪物。
  根本就不像十四五岁的人。
  沈清妍意外地乖巧,她就静静地看着听着,再不想从前那样笑里藏刀,挑拨什么。
  沈清月乐得清静。
  沈清舟也松了口气,她嘴角忍不住弯着,她赶紧抿掉嘴边的笑容,靠沈清月更近了一些。
  沈家的马车很快就上了最热闹繁华的街道。
  今晚的京城,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马车上了街,根本就走不动了,沈清月一行人,在路上堵了很久没有动。
  沈清月挑了帘子问车夫:“怎么回事?”
  车夫侧头答了:“姑娘,前面的马车轮子掉了,堵着了。”
  沈清月又问:“我们家有人下去看吗?前面的马车轮子还没好吗?”
  车夫探头看了一眼,答道:“有人下去了,好像好了,但是吵起来了,不肯走……”
  沈清月挑帘子看去,看见了街道两旁叫卖的商贩,正街上也有贩夫走卒,到处都是穿各色衣服的人,有男有女,隐隐约约还有个熟悉的身影。
  她眉心跳了一下,不大确定是不是看错了……那人好像是张轩德。
  隔着太远,沈清月没法看清楚,人来人往的,很快就瞧不见了。
  沈清月放下帘子,心里却惦记上了这件事,会不会真的遇上了张轩德?她记得这个时候,他父亲升了官儿,他很春风得意。
  马车很快又重新动了起来,车外人声嘈杂,张轩德一行人和沈家的马车朝着同一个方向去了,同行的,还有顾淮的马车。
  顾淮是受沈正章之邀,才往这边来。
  张轩德来此,却不是巧合。
  早在二十六日的灯节之前,张轩德的母亲钱氏悄悄地来看过柳氏。
  钱氏和柳氏毕竟是两姐妹,近来张老爷仰仗着永恩伯府的光,又升了官儿,做了户部仓场的大使,手里捏着实权,很有脸面,沈家有个族亲,就是在仓场做攒典。
  她又和柳氏是来往了几十年的正经亲戚,要来沈家看姐姐,老夫人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钱氏就这样顺顺利利地进了沈家的宅子。
  她倒也不是真的有心来看柳氏,而是柳氏派人给她传了话,请她过来。但凡有利可图,钱氏跑的兔子还快。
  姐妹两人见了,柳氏叫王妈妈看着门,废话不多说,直接说了要紧事:“你儿子还没定亲吧?你想不想说个嫁资丰厚的媳妇?”
  钱氏正是挑挑拣拣没有个满意的,连忙问道:“你有什么主意?”她又一瞧柳氏躺在床上的惨样,翻了白眼,道:“你都自顾不暇了 ——你叫我来就是为了这个?”
  柳氏抱着手炉笑,弱声道:“你只说想不想。”
  钱氏反问柳氏:“你且说,你帮了我,又想让我帮你什么?”
  天上掉馅饼的事儿,钱氏不是不信,而是不信柳氏会扔馅饼儿给她!
  柳氏道:“这事你走正经路子肯定行不通,但你要是与我合谋,肯定能成。若娶成了,我要你拿五千两给我。”
  钱氏先是气血上涌到脑门,五千两!她娶妇都没打算花这么多银子,柳氏一张口就是五千两!可她很快又反应过来了,那就代表那姑娘嫁妆比五千两还丰厚啊!
  尽管现在嫁女与从前不同,攀比之风兴盛,可像沈家这种府邸,也不至于用五千两嫁一个姑娘。
  钱氏问道:“她嫁妆能有多少?”
  柳氏苍白的脸挂上精明的笑容,她比了“四”。
  钱氏瞪大了眼,用难以置信地口
  气问:“四万两……白银?不是铜钱?”
  柳氏收回手,继续捂在被子里,道:“是。”
  钱氏很不信,她冷笑道:“她家这么多钱,你怎么不说给你的庶子,你庶子和儿媳妇,将来还要孝敬你呢!”
  柳氏淡声道:“我说的是月姐儿,怎么说给我庶子?”
  钱氏险些仰倒,她大吃一惊,道:“月姐儿?!她……蔡家穷得要死,她哪里来的四万两嫁妆,你们沈家更拿不出那么多银子,你就别哄我了!”
  柳氏觑了钱氏一眼,道:“你别不信,我说有就有,以后我小叔子还要给她添一笔,不会比四万两少。”
  钱氏想起了沈家的传言,道:“哦!你是真贪墨了月姐儿的嫁妆,所以才对她的嫁妆一清二楚是吧?可四万两也太多了……蔡家根本拿不出来,是不是你反倒叫她给坑了一把,你的钱全给她拿去了?”
  柳氏没答,拧着眉道:“四万两这数不会错,你只说要不要?”
  财帛动人心,何况是四万两那么多,钱氏挑挑拣拣找不到好的,娶个有钱的媳妇回去也好,等媳妇死了,张家富裕起来,再给儿子续弦,想娶什么样就娶什么样的。
  钱氏还是有些为难,她道:“你可别想把我当枪使,你都制伏不了她,你想让我去制伏,你家三老爷,凭什么把她嫁给我儿子?”
  柳氏道:“换了别人不行,有我帮你自然可以。”
  钱氏道:“你说说看。”
  “沈清月月姐儿的名声被吴氏坏了,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流言已经有了,她又是丧母长女,本来就不好说亲,她马上就及笄了,你再添把火,她还能往哪里嫁?”
  吴氏小产之后,沈清月出身的事就再次传开,十几年前,前后经过都可考,沈世兴还有沈家下人出面证实,那时便消停了许多,十几年过去,物是人非,事实被传变了样子,完全不知情的人加了些未经证实的猜想,流言也就变了样,已有些不利于沈清月的话私底下传开。
  钱氏也不是不要脸,但她更爱钱财,便只问道:“我添把火?如何添火?”
  柳氏答说:“你先说你答不答应,你要是答应,就立个字据,你要是不答应,就罢了。”
  钱氏很心动,也有些迟疑……四万两,有柳氏里应外合,两个人为了银子,立下字据做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谁也不怕谁抛下谁,她问道:“怎么立。”
  柳氏从袖子里掏出两张现成的契约,上边写着,她替钱氏说媒,娶沈家二姑娘,钱氏答应付说媒钱五千两。
  字据虽这般写,若将来事情闹开了,谁不知道这两人做的什么勾当,所以双方也都不怕对方背叛,一个买一个卖,谁的名声都不好听!
  钱氏看着字据大声笑了笑,道:“你倒写的冠冕堂皇。”
  柳氏立眉问她:“签不签?”
  钱氏一咬牙,道:“签!”
  她和柳氏分别签了字据,摁下手印。
  柳氏这才道:“月姐儿名声还不够坏,她名声要彻底坏了,你们再来提亲,她父亲必然舍不得她去做姑子,将计就计就把她嫁给你们家了。二十六的时候,我家姑娘都要出去看灯,我把他们走的路线和去的地方都告诉你……”
  柳氏说的十分详细,钱氏都不需要自己动脑子了,只要安排好人手,又是鱼龙混杂的夜晚,把柄都不容易留下。
  钱氏当下应了,收了契,调侃道:“你好好养病,可别谋划了银子,没命花,白白便宜了我!”
  柳氏不予理会,钱氏就是这么个泼辣的性子,嘴也毒得很,而且她不是假毒,她嘴上怎么说的,心里真就是这么想的。
  柳氏谋定了这件事,捏着字据靠在床框上,等着银子进账。
  二十六日夜,张轩德就是因为此,才和沈家的马车走了同一条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