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承归_33
然而到底只是名义上的归顺,除了每年跟朝廷换点东西,朝廷也派些人过来守着,其余的以前该怎么过现在还是怎么过,朝廷的手照样干涉不了太多。而且本来民风如此,人们只听族中族长长老的,朝廷派的官员来也管不下来。来强的又招人反感,山中的民族淳朴却也剽悍,越是这种平日里不爱叫的,咬起人来越是狠,朝廷也怕惹毛了他们,最后只能是让他们自己人管自己的,只要别太生事就行。
另一些没有归顺的,就在更远些的地方里打来打去,有时候打到这边已经归顺的部落,朝廷还得出兵帮个忙。
这买卖其实很亏,又要给钱又要给人。
但长远看,稳住了这里,外敌也进不来国门,还是好事一桩。
只是现在看来,这安静了几十年的地方,也开始有些躁动了。
这幅铁甲虽然与黑衣旅的装备比起来还有一定差距,但实在不该出现在这种地方。
军备与火药一般,是民间禁物,绝无私下买卖制作的可能。寻常人也不会闲着没事大费周折弄这些东西。
刘文叹道:“西南这边的军队,就不是亲生的。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哪儿还有他们的份。真打起来,就那么一两万人,能撑几天?还是几个时辰?”
刘承道:“西北有黑衣旅数万将士,其余官兵数十万,没人敢跟我们硬碰硬。而这边鱼龙混杂,兵力最弱,消息最难传递,出了事没个十天半个月,恐怕陛下都听不到一点动静。要真有人想作乱,这里看起来还真是最适合的……许林,还有其他的信吗?”
一直在旁边直立的许林闻言上前一步,答道:“还有一份,附近部落首领阿木尔博托韩明传回来的。”他将另一封信送上,两人一看,信中内容,是部落首领阿木尔博感激黑衣旅剿灭附近山匪,想为魏王接风洗尘,另外愿出动部落士兵供黑衣旅差遣。
“阿木尔博?”刘文莫名觉得滑稽,“接风洗尘?”
韩明去的就是阿木尔博的地盘,此前黑衣旅也放出了魏王驾到的消息,若是阿木尔博真的是因为山匪之事心怀感激,又知道魏王在此,真的要为魏王接风洗尘,倒也没什么奇怪的,合情合理。
“可能真是接风洗尘,也可能是鸿门宴。”刘承平静地说道,“我们既然怀疑了这边有人想逆反……就不能信这边的人,戏就做全了吧。”
刘文亦是赞同:“去吧,横竖他们也没人见过魏王,不过还是小心些别露馅的好。”
刘承眉头微皱:“不……每年朝觐纳贡,这些部落首领都是要去的,见过也说不定。”
“那就更要小心了。”刘文正色道,“你与魏王体格最像,就是气场差得多,不过阿木尔博也不会知道魏王什么气场,你别让人觉得你脾气好好欺负就是。”
刘承翻个白眼,当即给了他一个“你是废物”的眼神。
第24章 冷箭
阿木尔博早就被黑衣旅盯上了。
或者说,这山中的部落首领们,都早就被黑衣旅盯上了。
火药军备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弄到的。首先值得怀疑的,就是这些躲在山里有权有势的部落首领。
先前在船上发现了火药的时候,朝廷就已经派人在这附近查,只是这么久了,却什么蛛丝马迹都没找着。为了不惊动幕后之人,黑衣旅借着毒神宗之事做幌子,暗中查这些火药军备,这下却是越查越吓人。
刘文、刘承两个人传了几封信出去,第二日船行至韩明驻扎处便将船靠了岸。接了信的韩明早已领人前来岸边迎接,
刘承方一出门便见江水边的山林中站了百来号黑衣人。
他朝身后道:“先生。”
“嗯。”尹春秋应了一声,从房间里面走出,几日在水上飘着,这下总算是落了地,都要让他觉得有些亲切了。
先一步下船踏上江岸的刘承又换上了那礼服,往众人前面一站,那日被派出去的韩明一上来险些没认出他。不过刘承早已与韩明打了招呼,此刻见他是这样的打扮,还戴上了面具,便已会意。韩明与身后众人齐刷刷单膝跪地,他道:“属下参见魏王殿下。”
“魏王殿下”刘承此时也没有多客气,只一挥手让人起来,直接道:“五十人随行,其余留守原地。”带人带得多了,人家能心里不舒服直接跟你打起来,带少了又容易出事,黑衣旅的精锐,五十人也差不多了。
韩明:“是!”
刘承又道:“许林,送先生回营地休息。”
正迈步从船上走下来的尹春秋步子滞了滞,心中莫名叹了一声。
总觉得自己像是来让人分心照顾自己的。
许林领了命,便牵了马交到他手中。他对那些查到火药军备的事一无所知,只当他们不过是去赴个宴。他素来喜静,不爱往人多的地方凑,正巧陆忘机已经跟着黑衣旅回营,这才不打算现在就跟上去了。
随后韩明点了五十人随刘承前行,一行人上马,由阿木尔博派来的使者引路。
尹春秋怀着一种微妙的心情,看着刘承上了马。有了上次那种让人心惊肉跳的经历,他可没太大勇气跟这些人一起骑马赶路,幸好回营地不用太着急,他算是松了口气。驻扎的地方不远,上马走了没几段路就让他见了那几日未得见的小师弟。
而另一边,山间小路杂草丛生,崎岖陡峭,幸而黑衣旅之人马术精湛,在这乱石之间穿梭也如履平地。不多时,一众人马停在山寨大门前。
这寨门高耸,一块匾额上写了“云龙寨”三个大字。西南山间的部族,有自己的语言,却鲜少有自己的文字,用的多是汉字。这三个字写得不错,一看就是特意苦练过的,要不就是找外人写的。
当年军学里有专门讲解过中原周边各地的民情风俗,很多人都觉得要打仗学这些没什么用,却硬是被逼着记了下来。后来才发现,这些东西偶尔还是能用上的,比如来这种地方,就不容易得罪人。
按山间的规矩,外人不能骑着马进寨,顾着这边人的礼节,众人在寨门口便下了马。接着便来了几个抬着酒缸捧着托盘的汉子,寨门前顿时便弥漫开来一股浓浓的酒气。为首那人拿起托盘里的大碗舀了酒,双手捧着走到刘承面前,便来说了句敬酒词。
进寨先喝同心酒,这可拒绝不得。
只是刘承戴着个面具该怎么喝酒?他正要接过来,打算稍稍拨开面具,身旁的刘文扯扯他袖子,低声道:“我来。”
刘承点了头,刘文朝人朗声道:“恕魏王殿下不便饮酒,殿下的便由我替了吧。”
只要有人喝了心意到了就行,他们也不会非要逼着人喝。刘文张手接过那酒碗,同时细细查看,自认没什么问题之后,这满满的一大碗烈酒,便被他仰头一口便喝干。
人家又递上来一碗,刚刚那碗是魏王的,这回是给他自己的了。刘文仍旧一口干了,将空碗放回托盘上。要是在平常,他喝个酒都还得以袖掩面遮着点装装斯文。不过在这就不同了,这边的人,就喜欢这样爽快的。
几个寨子里的汉子见他连干两碗烈酒都不痛不痒的,登时有些钦佩起来,有的还忍不住夸了他几句。喝了这同心酒,一行人便步行进了寨里。见了阿木尔博,刘承才想起以前在京城确实与这人见过,有一点印象。他如今看去五六十岁的样子,穿着族中盛装,手里拿着根枯藤拐杖,满面和蔼慈祥的笑容,外貌就是一个典型的山中老者。
那阿木尔博早已设了宴席,一阵寒暄过后就开了宴。待众人入座,便乐声响起,有人带着装满菜肴的托盘过来。
这些上菜的人一对一对的,配合着跃起翻转,做着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或是抬着或是顶着的托盘却稳稳当当,动都没动过。他们一边跳舞一边上菜,只是从那欢乐舞蹈中便能感受到山寨众人的热情,引得座中人阵阵叫好。
刘文皮笑肉不笑地跟阿木尔博瞎扯,刘承面具下的脸乐得笑都快憋不住,好在那面具遮得严实,才没让人看了去。
跳菜的舞者将菜上齐,又来了一场刀舞表演。小伙子们手中握着长刀,作砍劈之状,灵活轻快,舞姿优美,又富力量与野性。
刘文叹道:“魏王殿下,这刀舞可是寨子里最高的迎接礼节了,你感不感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