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

  五爷的右手在桌子底下暗暗握拳。
  十二弟是个很重情义的人,兴许是顾及着太子对自己的情谊,不好意思轻易出手。
  但太子对他这个五弟一向看不了眼里,凌普得罪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和七爷等人也早就看不惯凌普,就算是为自己出口气也不能放过他。
  没过几日,殷陶便得了消息,刚倒霉过不久的内务府总管凌普,又一次倒霉了……
  作者有话要说:清史料上很多妃嫔在正式册封前,都会被记载为“庶妃”,而清朝只有嫔位才会有册封礼,所以说贵人、常在被叫做庶妃也是可以的。
  万琉哈氏之前是贵人,所以在没有册封礼前就把她叫做庶妃啦~
  感谢在2020-11-2111:41:00~2020-11-2210:39: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米饭3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根号三80瓶;星野兔30瓶;微笑20瓶;瑶月玲珑、谢拙言、猫薄荷、墨城、毎天看小说的猫、噜啦啦10瓶;帕尼尼9瓶;二白、追忆流年似水、你怕了吗5瓶;默墨、花琐2瓶;sikoso、小豆儿、月灯依旧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59、奶酪
  五爷最近领了个差事,去理藩院整理康熙三十八年冬至三十九年开春的朝贡事务。
  年前蒙古各部和番邦各国送了很多贡品过来,一般是进京后先入了内务府库房,由理藩院和往年贡品一起登记造册,再转到内务府统一调配。
  五爷在理藩院里起早贪黑干了几天活,深感这件事不是什么好活儿。恰逢这日进宫给太后请安,便想着请安完毕后就去阿哥所一趟,坐下来跟十二弟吐槽一下这件事情。
  谁知刚好遇上了也过来宁寿宫陪太后说话的康熙。
  康熙看五爷委实有些蔫儿,估计是最近干活干得实在是太累了。
  说起来,老五的确不适合一上来就挑大梁干这些活。
  康熙记得之前他去东巡之时,太子曾叫老四管过理藩院的事情。
  叫老四过去领着老五干活效率的确会更高一些,但老四最近在户部忙得很,叫他去干这些理藩院的杂活也的确有些屈才。
  老八最近倒是闲着,但他毕竟是弟弟,叫他领着老五干活也是不合适的。
  倒是老七最近很得他的欣赏,那书写得实在不错,思路顺畅,条例清晰,想来做起事情来也能干得不错。
  这是在宁寿宫中,老五又是太后一手养大的阿哥,康熙有心要给太后卖个好。
  康熙便对着五爷道:“看你这几日也着实辛苦了些,人都瘦了不少,明儿就叫老七去理藩院给你搭把手罢。”
  五爷觉得康熙这个提议很是不错。
  几个出宫建府的兄弟当中,也就老七和老十人比较实在,他也能压得住。
  不过老十是老八的人,五爷虽然觉得老十不是什么坏人,但对直郡王一系没什么好感,尤其是看老九跟了老八之后行事越发荒唐,便敬而远之了。
  有七爷帮着五爷,五爷接下来的几日里的确轻松了不少,两人关系也迅速升温。
  这日,五爷得了两坛上好的秋月白酒,便请七爷过来府里一起尝尝。
  酒过三巡,五爷说起了凌普的事,这人实在是嚣张惯了,不光克扣七弟份例,还想着在低下搞小动作欺负十二弟,等自己得了机会一定要让他栽个跟头。
  七爷一听也生气了,说白了,十二弟和凌普没什么矛盾,估计也都是为了自己那件事才遭到了小人记恨。
  况且十二弟这么好的人,竟然会有人想着要整他,实在是丧尽天良。
  但五爷又说了,这事最好让凌普吃一个暗亏,不能叫他明着吃亏,毕竟如果闹大了到了皇阿玛那里去,太子知道了反而叫他们兄弟都落不着好,叫凌普有苦说不出最好。
  凌普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就是他的差事,利用手中职权做不法之事是常有的事。
  七爷看着桌上蒙古小肥牛做成的酸菜牛肉汤锅,想起了一件事情来。
  “五哥,科尔沁那边的贡品数量有些对不上,但这些东西都进了内务府库房,我怀疑,凌普在第一次统计上报的时候就做了手脚。要是这厮真的截留贡品拿去卖了,必然是在半夜进行。不如咱们就卡着点儿去抓个现行,拿这个威胁于他,狠狠敲上他一比。”
  私截贡品是重罪,就算是太子出手掩护,只要他们跟皇阿玛告状了,凌普是死罪,太子也难辞其咎。
  况且这些东西肯定不是凌普一个人贪了,他家没那么大地方,本人也没那么大胃口,一定是分给了太子帮销赃,继而巩固了太子的势力。
  就算为了太子,凌普也不敢跟他们硬碰硬。
  毕竟太子才是他手上最重要的筹码,若是太子倒了,这群乌合之众是要被皇阿玛清算的,可不是一个“惨”字就能形容的。
  只要抓住这个把柄,不愁凌普不就范。况且他们如今把证据封存起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叫凌普不敢轻举妄动。
  五爷:……
  以往时候真是小看这个七弟了。
  老七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啊!
  若是此事真能顺利进行,的确能叫凌普有苦说不出。
  所以说,不要欺负老实人,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没过几日,殷陶就听说了凌普在晚间清点库房之时被人当成私卖贡品的小太监,套了头无缘无故打了一顿。
  又过了两日,五爷来给殷陶送了不少礼物过来,其中最显眼的是两大盒蒙古奶酪。
  殷陶笑着取了一块放在口中尝了尝,只觉奶味甘醇,回味悠长,不管成色还是味道都是极好的。
  五爷这是突然间发达了么?
  五爷陪殷陶吃着奶酪,把他和七爷的丰功伟绩跟殷陶说了一遍后,又给了七爷高度评价。
  “十二弟,以前看着你跟老七关系要好,我还觉得很奇怪,老七从来不大跟人亲近的,话也实在是少,本人没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你们在一起能聊些什么。这么几天相处下来,我才发现其实老七是个挺有趣的人,也是一个很好的人,也难怪你跟他好呢。”
  尤其是在五爷和七爷两人共谋了这件事后,一种“与子同袍”的战友情谊油然而生。
  “我和七弟如今下了衙后,经常一起吃酒谈天,等你出宫建府后,咱三个也要经常聚聚才好。
  看着五爷心情不错的样子,殷陶心里头也很是开心。
  毕竟七爷跟几个兄弟都不亲近,如今和五爷好了,两个人又都没有参与九龙夺嫡,以后相互照应也是好事。
  倒霉凌普一个,成全五爷和七爷兄弟两个,这笔买卖在他看来还是蛮划算的。
  海柏胡同,孔宅。
  自从孔尚任《桃花扇》大火之后,孔尚任结交到了不少达官贵人,也收获了话本儿刊印和买卖得来的不少银钱。
  孔家这处宅子扩充了足足一倍有余,家中陈列摆设也都焕然一新。
  孔尚任刚刚上任京官不久,孔太太林氏原本以为要在这座宅子里至少住上至少三四年的时间,却不想刚刚事业有了起色的孔尚任便被贬官,这就要居家迁移。
  林氏叹了口气,轻轻推开书房的门走了进来。
  “我已经叫香儿和琴儿将行李都打包好了,留下老李头和他两个儿子看着这处宅子,老爷嘱咐要带的那些书已经用黄花梨木箱子装好了,决计是风吹不着雨淋不到,老爷可还有其他事情要吩咐?”
  孔尚任道:“你做主便好。”
  林氏见丈夫还是一脸的颓废样子,知道这次贬官对他来说打击不小。
  孔尚任已经五十二岁了,熬了这么多年才混了个户部主事,如今被贬为恒台县令,怕是这辈子都起不来了。
  林氏出声安慰道:“恒台县距离咱们老家也更近一些,气候也好,不似这京中的干燥。老爷如今年纪也大了,在外为官这么多年,该歇一歇了,此去恒台倒也不见得是坏事。”
  “我没事。”孔尚任对着妻子摇了摇头,“眼看着夜已深了,我这里还有点事情没忙完,你先回屋歇着罢。”
  林氏也知道,这贬官离京的打击不是她三言两句就能开解的。
  她对着孔尚任道了声“早些休息”便离开了书房。
  林氏离开后,书房里又只剩了孔尚任一个人。
  已经夜近子时,整个世界都是静悄悄的。桌角点着两盏昏黄的灯,明暗忽闪,把孔尚任的影子拉得老长,显得这只此一人的书房更加孤寂。
  孔尚任只觉得整个世界都有些不真实。
  只因为他尚未完成的话本儿《通天榜传奇》,就叫他从京官正六品户部主事贬为了地方县令。
  孔尚任在懊丧同时也后怕起来。
  两位主考官是被冤枉的,那些言之凿凿的指控也都是政敌和不第学子们的诬陷,若是没有那个秀才跑来茶馆同他辩论,他把话本儿完成之后刊印传播……
  那造成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孔尚任突然感谢起了那个曾让他恨得牙痒痒的秀才来。
  真不知是从天而降哪方高人啊!
  阿哥所。
  四爷带着一身冷气走了进来,殷陶放下手中《农要》,极有眼力劲儿地给四爷倒了一杯热茶来。
  “这大冷天的,眼看着又要阴天起风了,四哥怎么来了?”
  四爷捧着热茶坐了下来,道:“知道你还在挂心那件案子,皇阿玛昨儿刚刚判了,我便过来同你说说。”
  殷陶知道四爷说得是那件顺天科举舞弊案,他也的确在关注着,只不过消息不比四爷灵通,倒不知这件案子已经判了下来,听到四爷这么一说,连忙问道:“结果如何?”
  四爷道:“李、姜两位大人平白遭受了这无妄之灾,皇阿玛已经另赐恩赏并加以抚慰,对于那几个领头的、闹得厉害的学子和官员,以及创作《通天榜传奇》的孔尚任等人都加以了惩戒。只是这起案子的涉案人员实在不少,皇阿玛的意思是,不少学子都是受人蛊惑,并未铸成大错,本着法不责众的原则,便也未曾加以追究。”
  殷陶点了点头。
  康熙是君王,是天下之主,但即便是君王也依然会担心天下人议论,想在士林当中留个好名声,不欲太得罪狠了这些读书人,故而这次还是实行了一番“仁政”,对着这些士子法外开恩。
  再说了,其中有些学子也真是无辜的,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却把传言当做了真相本身,所以也便跟着以讹传讹了。
  这也就是三人成虎的道理。
  只是叫殷陶没想到的是,孔尚任的那本《通天榜传奇》并没有刊印传播,却也叫康熙查了出来。
  作为君王,康熙的确有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
  之前还对孔尚任称赞连连,现在就叫他倒了霉。
  说到“降职”那些事儿,殷陶突然想起了之前格尔芬兄弟俩被降职一事。这事虽然和自己关系不大,但估计索额图等人已经迁怒于他,如今又有了凌普之事,还是针对自己而来。
  殷陶突然有些惆怅,自己明明已经努力不掺和是非了,可为什么是非总是找上自己呢?
  殷陶把心中疑惑对着四爷问了出来。
  四爷也听老五说了老七、十二和凌普之间发生的事情,对于十二的纠结之事,四爷显得有些不以为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