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有缘由的对不对

  “你猜秦用怎么说,秦用就说唾弃就唾弃吧,这种事儿说句不好听的,那只能是我来扛,总不能让别人来扛吧?”
  “好了,你看看他这句话说的,所以他回到了老家就是闭门不出,嗯,反正呢,因为是荣归故里告老还乡,所以已经没有任何官职和官位,他也怕别人,在出门的时候往他的轿子呀,或者往他身上撇什么砖头臭鸡蛋什么的,你不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吗?”
  “要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你想想,那他说不能让别人来扛,这别人都是谁呀?难道多是朝廷中的其他想要杀掉薛举的势力吗?是薛举的那些同事,还是说其他的文臣武将,你觉得,他说这番话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首先说明一点,他这话是有原话不是我瞎编,如果按照这个故事的记载来说,就一定会有他记载的这句话,也就是说在他临行之前,的的确确把这句话记在了自己的家书之中,所以这话他不是白说的,这个别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不应该是一起去抵抗匈奴的将领,功高震主恐怕才是根本原因!”
  “所以,这个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因为除了秦用之外,在往上,恐怕就剩皇帝了,也就是说能来扛这件事儿的,也只有皇帝一个人,但是不能让皇帝来扛,因为皇帝不能担杀忠臣的罪名嘛!”
  “这一点在历史上应该不算什么常见事儿,不管皇帝是不是杀忠臣杀奸臣,总而言之你要是杀了,干了这样的事儿,被后世所诟病,皇帝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且不说你这个皇帝死后遭受骂名,生前他也不舒服对不对?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秦用已经位极人臣,能担子骂名者,自然是秦用本人,可是谁能让他担这个骂名呢?那不就是皇帝吗!”
  “这是其中的一个条件,当然,单凭这句话来说,有些人就会觉得未必是皇帝,因为有可能是朝中看不见的其他势力一起要求承担,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这句话因为没有特定的所指,不能单纯指向皇帝。”
  “好了,我们再来看另外两个例子,另一个例子就是薛举本人,薛举呢,实际上是大大的忠臣,我们从这里给一个定义,似乎没什么太大的毛病,民族英雄吗?至于收复失地,可是,当时收复失地的不止他一个,而且历史的记录来说就是这个故事的延续,后面是他死后的10来年之后,那个老皇帝终于被救出来了!”
  “不过老皇帝被救出来,这里面还真有一层关系,就是当时因为彼时,从武力强盛和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北方匈奴那里,出现了一股更为强盛的势力,把匈奴打得4分五裂,所以这个时候的匈奴,有一个更强大的民族在更北方打他们,而这边又有一个武力日渐强盛的国家正在围攻,所以一时之间,为了能够缓解这边的战事,以应对那边更强大的民族,所以这匈奴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把你们这老皇帝放回去!”
  “可是呢,这老皇帝呀,他也想回来,不过新皇帝也就是我们说命令秦用的那位主子,他呢就不同意,所以呢,后来是怎么回来的呢?只签了一个重要的文字,说自己坚决要当好太上皇,甚至连太上皇都不当了,你就随便分我一个什么王公贵族的职位,回到我的府邸,好好的颐养天年就可以了!”
  “你看他连太上皇都不当了,也就是说我连皇帝的位置都不要了,完全让给我的儿子,这样的一个保证书拿到了这个新皇帝的手里,这位老皇帝才在众多的抵抗匈奴的名将的簇拥下给送回来,你看,这和之前薛举一味的冲击老皇帝被囚禁的地方的想法,是不是完全不同的?”
  “但你可能说时势不同,但是在我看来,其根本原因好像还不是这么回事儿吧,所以,要是这样说,这里面就有一个很大的猫腻,那就是如果我是皇帝,我怎么去想薛举呢?所有的那些抗击匈奴的名将都不进攻了,而你负责这个方向就拼命的想把老皇帝给救回来,那老皇帝回来是当太上皇还是当现有的皇帝?”
  “我这个新皇帝还怎么当?这事儿好玩儿吧?”
  听到这里,吴用点了点头,前一个因为是奸臣的话还可信,可不信的话,后面关于这个大大的忠臣执意要将老皇帝救回来,那对新皇帝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这个威胁可真不是开玩笑的,这种威胁一旦要是把老皇帝弄回来,这所谓的忠臣不仅是大大的忠臣民族英雄,简直成为举国上下最大的功臣,可谓是功高震主!
  但是他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极大的麻烦,那就是把老皇帝弄回来,这皇位该是谁的?常说一国不可有二君,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种说法是最为常见的事情,哪怕是父子也是如此,当爹的死死地攥住权力直到彻底的撒手人寰,否则怎么可能有新皇登基的说法?
  彼时老皇帝还活着,新皇帝也登基了呢,你这薛举跑到那儿去要把老皇帝弄回来,这恐怕是个大问题吧,要是这么说这些人说薛举是二杆子,压根就不懂皇帝的想法,这么说这薛举也的确存在了问题!
  于是吴用看向敖丙,“那要你这么说,那薛举到底是怎么想的?难不成他打算拥立老皇帝重新登基,想对新皇帝不满?”
  敖丙叹了口气说,“那这种事就很难说了,但是薛举的确是2杆子有人劝过他,有一个抗匈奴名将叫宗翰的,就给他写过信,说你要攻击黄龙镇,直捣黄龙救出老皇帝我不反对,但是你应该听一听朝臣的意见,看一看皇帝是怎么想的,最起码你要军事行动之前也应该告诉给皇帝吧?”
  “其实已经很隐晦的提醒他,你要这么折腾,皇帝肯定不高兴,你别忘了,你吃谁的饭?养谁家的兵,替谁家打仗,这也是有缘由的对不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