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集体农场
这份贸易协定等于是在条顿国高筑的贸易壁垒上打了两个洞,撒尔帝国和高卢国得以将国内过剩的商品大量倾销到条顿国的土地上,但是条顿国商品想要卖入两国却不得不承受高昂的关税,两国等于是借用这个条约,将条顿国当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和商品倾销地。
正是因为签订条约原因,条顿国的经济直泄而下,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国内工业体系大量破产,连带着银行业重新洗牌,百姓们的存款瞬间灰飞烟灭,国家经济动荡条顿马克持续贬值,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哀鸿之中。
在国内经济濒于崩溃,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时候,希斯勒的理论更能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那种对凡尔赛条约不加掩饰的仇恨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得到了广大底层民众的拥护。条顿社会工人党的势力越来越大,党员人数持续增加,希斯勒每天都精神百倍的乘坐着火车,往返于国内的各大城市,发表着激情澎湃的演讲,极力鼓动民族主义复仇情绪。
在国家经济越来越困顿的时期,希斯勒的这种思想很有市场,大量的民众越来越多的汇聚到条顿社会工人党周围,成为了他的忠实拥趸。为了持续扩大希斯勒的影响力,威廉皇储应赵守宏的邀请,亲自为其站台,依靠着皇室在国内的影响力,帮助希斯勒提高个人威望。
威廉皇储还与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商议,以他的名义向条顿国输出粮食。依靠过去的老关系,这些顶着威廉皇储名义的华兰国粮食被给给予了特殊的免税待遇,这是由兴登堡亲自签发的总统特别令,可以绕过国会的限制。
利用这样的待遇,华兰国的粮食大量输入到条顿国内。不过这些粮食并非为了赚取利润,而是让希斯勒提升威望的。从7月开始,条顿社会工人党开始宣布一项福利措施,每名正式党员可以在各大城市本党派的党部处,领取半公斤的黑面包或者其他食品,以便让党员们得以温饱。
这样的宣传效果绝对是颠覆性的,条顿魏玛共和国政府本来就资金紧张,加之国内大量企业的倒闭,让税收相当困顿,政府甚至难以发出公务员的工资,更谈不到对民间的救济了。
没有政府的救济粮,条顿国广大民众都处于饥饿和死亡的边缘,唯一能够指望的只有蔓青和野菜。底层的广大民众非但没有温饱可言,甚至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造成国内无论是大人或是孩子无不面带菜色。
条顿社会工人党的福利待遇在经济繁荣时期算不得什么,在这个时候却无异于救命的稻草。条顿社会工人党的党员很快成了炙手可热的职位,不少人纷纷涌向各地党部,希望拿到每日的救济粮。这些粮食虽然无法吃饱,却足够至少两个人不会饿死了,如果家里的成年人都加入到党派内,全家至少不再有饿死的可能。
条顿社会工人党很快又出了新的举措,党内只接受拥有纯粹雅利安族血统的人,至于血统不够纯正的民众,只能作为党外预备党员存在,享受的福利减半,而犹太人则不得加入党派。
尽管福利减半,大家依然踊跃参加,尽管每天需要在各地党部内,进行半天时间的洗脑宣传,但这已经比如今的任何工作都更轻松富裕了,至少他们得到了维持生存的口粮。至于那些犹太人却没有了指望,希斯勒的反犹太倾向开始逐渐显露了出来。
比起希斯勒受到华兰国暗中的大力支持不同,远在大洋彼岸的罗斯福自力更生就足够了。同样是因为国内经济动荡,造成大量的失业,而胡佛政府却束手无策,没多少减缓经济衰落的举措,这让整个国家难有起色。
没有饭吃逼迫着许多人铤而走险,打砸抢劫各地的商店。因为白鹰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中规定国内不禁枪械,那些商店的主人有能力持枪防御匪徒的抢掠,但匪徒同样能够用枪械进行抢劫。很快抢劫和偷窃演变成了大规模枪战,各地枪店的生意反而火爆起来。
面对着动用步枪甚至冲锋枪的抢劫者,白鹰国警察手中的左轮手枪实在不够看。警察无力对付抢劫,让国内的抢劫案件数量持续增加,整个社会都陷入了动荡之中。
饥饿与动荡让民间情绪低迷,大量底层民众开始对国家的前途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迷茫。在这个时候,罗斯福组建的白鹰共社党就有了发挥的余地。乌托邦主义的美好梦想,让大多数人心动,不少人加入共社党,让罗斯福的势力持续壮大起来。
罗斯福家族有着大量的财产,自从西奥多?罗斯福去世之后,德拉诺?罗斯福就成为了家族的族长。在他的努力劝说下,家族长老会通过了全力支持他的决议,整个家族开始为白鹰共社党注入大量资金。
罗斯福家族趁着土地价格低迷,在德克萨斯州购买了大量农田。白鹰共社党开始召集党员,在这里开荒种地自产自销。整个农场放弃了货币贸易环节。所有产品都由以罗斯福为首的委员会负责分配,让所有人都能够得以温饱。
在这个农场中,每个人都有活干,也必须为了整个农场的人努力的工作。他们没有任何报酬,但能够直接领取到所需要的产品,而那些偷懒的人一经证实,则被驱逐出农场,并不许再加入白鹰共社党之中。这种看似和谐的生产方式,省略了商业缓解,让产品没有了贬值的可能。
农场中存放有大量枪械,一旦有人图谋不轨,想要对农场下手,所有男子都会上阵。依靠人数和武器上的优势,他们可以轻松击败一切劫掠者。
所有人都能安心的工作并安心的享受生活,不需要为了价格的变动而烦恼。尽管物资比较匮乏,但至少能获得温饱,这比起外面那些处于饥寒交迫中,又随时有生命危险的人来说,这里无异于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