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用工慌

  市场的繁荣,同样也带动了股市繁荣,在一片利好的消息面前,大家的信心也达到了巅峰。
  相比实体产业甩卖,股市上撤退更加容易。本来市场上每天都有卖出和买入,增加几个百分点,那也是市场的正常波动。
  又不是经济危机时期,这点儿小波动完全在市场承受范围,最典型的就是股价在持续上涨中。
  坦率的说,在股市投机远比制造业的收益高。不过有利自然有弊,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
  不玩杠杆赚不了多少钱,玩儿杠杆风险又非常大,很多时候市场一次偶然的波动,就带走了一大波投机者。
  相比之下,实体产业还是要稳健的多,至少在19世纪是如此。
  无论市场怎么发生变化,只要企业自身没有出问题,损失就在可控范围内。行情不好,大不了削减产能。
  “破产”通常都是企业自身出现问题,比如说:债务过高,需要大量的利润去还贷款;或者是管理出现问题,没有及时更换设备,产品丧失了市场竞争力;又或者是库存过高,占用了大量资金……
  在企业本身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被挤压到破产,还是很少发生的。说白了,大家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
  盲目的压低价格,赔本赚吆喝,资本家们可没有那么傻。想要垄断市场的除外。为了独占市场赔钱,那只能算前期投入。
  对大多数行业来说,都是不具备垄断条件的。进入的门槛太低,打压下去了一波竞争对手,又会有新的对手产生,根本就做不到垄断。
  生意不是意气之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资本家们通常是不会干的。
  市场竞争残酷,无非是利润变薄了。要是整个行业都进入赔钱状态,那意味着行业要被淘汰了。
  正常情况下,即便是经济危机爆发大萧条时代降临,亏损的也只是一部分企业,大部分企业是业绩下滑、利润减少。
  真要是运转正常,没有大量债务,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还是能够生存下去的。
  毕竟,现在只是19世纪后期,全世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还不到10个,真正的工业强国只有两个半,市场还处于野蛮生长状态,竞争远没有后世那么激烈。
  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淘汰一部分弱者过后,市场就会恢复正常。在胜利者消化完战利品前,是不会爆发新一轮战争的。
  可以说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只要把握住了机遇,发财的机会太多了。
  ……
  市场一片大好,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招工的广告贴的满大街都是,应聘者却寥寥无几。
  作为奥法两国边界上最大的城市,米兰也是意大利劳工进入奥地利的首选。离家近、工资待遇高的优势,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意大利人过来。
  在英国纺织业一家独大的情况下,米兰纺织中心能够逆市而起,成为世界三大纺织中心之一,意大利地区的廉价劳工也是居功甚伟的。
  奥地利对外来劳工虽然有所限制,却不是完全禁止。通过了语言考试,并且有企业接收,就可以入境。
  这非常的不方便,企业跨境招人非常麻烦,更不用说还要教会对方说德语,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都是被亲朋好友带过来的,进入奥地利过后在找工作。
  相比奥地利其它地区,米兰王国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对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就没有那么严格。
  很多人都是先就业,再学习语言的。反正,工厂也是半封闭式的,只要不出去被警察逮住,也没有人会深究。
  这种背景下,地下人才招聘市场也就诞生了。米兰城外纽芬兰大街,就是工厂招募廉价劳工的地点之一。
  平常时期这个时候,纽芬兰大街已经喧嚣了起来,大量需要工作的人排起了长龙,寻找一个工作的机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一下子就冷清了起来。不光是纽芬兰大街,奥地利很多劳工招募市场,都冷清了起来,有些地区甚至还一度出现了招聘者比应聘者多。
  米尔科就是招聘之一,供职于达尼尔集团机械厂。通常他是不会纽芬兰大街的,这里是米兰城最低端的人才招聘市场,应聘者多是外来劳工。
  不光是文化水平不够,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技能培训。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过后,培养出来的也只是基础产业工人。
  相比之下,米尔科更喜欢出市区的人才招聘中心。尽管需要支付的薪水更高,可是应聘者素质也更高,进入工厂培养几年,优秀者可以当初级技术工人用。
  对机械厂来说,这种有一定的技术的工人,远比纯粹的苦力有价值。
  只要劳动力需求量大,工作重复、不需要技术的行业,才会大量招募这种苦力。
  鄙视归鄙视,最近很多企业都在扩充产能,劳动力缺口很大,抢人厉害。
  在市区参加了几次招聘会,都没有能够完成招聘任务。设备都调试好了,就等着工人开工,米尔科不得不降低招聘标准。
  看着眼前的一幕,米尔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米兰最火爆的人才招聘市场么,怎么没看到几个人啊?
  长期从事招聘工作,米尔科的人脉圈子还是很广的,很快就遇到了同行熟人。
  “费伦,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人都被你们抢光了?”
  中年男子翻了翻白眼,反问道:“你看我像有收获的人么?”
  米尔科点了点头:“确实,以你们纺织厂的待遇,想要抢人确实有些困难。不过,你可以忽悠外来傻子。”
  费伦眉头一皱,不满道:“米尔科够了,大家都是同行,替老板节省成本,是我们的本质工作。
  每一次招聘,我都是把待遇讲清楚的,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合同,怎么能够算忽悠呢?”
  米尔科微微一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如果不是了解这个中年胖子,还会真的以为他是个好人。
  想当年,米尔科初出茅庐就差点儿被忽悠签订卖身合同。好在他是本地人,又是中学毕业,算是高知识分子,了解身份过后,费伦不想惹麻烦放弃了。
  米兰虽然是下属邦国,但是随着法律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劳工保护法也是需要遵守的。
  这种严重不公平的卖身合同,没人告也就罢了,一旦捅了上去,企业还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相比之下,忽悠外来务工人员就安全多了。只要把合同签订地点放在国外,就属于跨国案件,还要参考对面的法律,米兰政府没那么闲,最多也就判合同无效完事。
  没有被坑到,两人的关系也不好。只是因为业务上的关系,很多时候必须打交道,慢慢的熟悉了起来,距离朋友又差了一层。
  米尔科转移话题道:“费伦,听说你们老板又新开了两家分厂,劳动力缺口这么大,你准备怎么办?有没有兴趣,组团去内陆地区招聘一波?”
  这年头招聘的活动经费有限,为了节省成本,最常见的是几家企业一起行动,共同分摊费用。
  费伦想都不想,直接摇了摇头:“米尔科,你想的太好了。现在的情况是全国都缺劳动力,甚至整个欧洲都缺人。
  你很少来纽芬兰大街不知道,最近两个月从意大利地区进入米兰的劳工,减少了近七成。
  我问过他们,据说是最近意大利地区新开了很多工厂,能够在老家找到工作,很多人就不过来了。
  意大利地区都如此,国内还用说么?报纸上刊登的用工慌,可不是开玩笑的。我已经向老板提出了,新分厂计划延缓。
  前些年的大移民战略,国内的富余劳动力很多都进入了非洲。想要解决劳动力缺口,除非鼓动农民进城。”
  米尔科无言以对,鼓动农民进城可不是说得这么简单。现在农民的日子还不错,想要他们放弃土地进城做工可不容易。
  最好是政府层面推动,制定更加有利的政策,加快城市化进程。
  很遗憾,维也纳政府认为国内产能过剩,政府想要遏制产能急剧增长都来不及,怎么会出台政策让危机扩大呢?
  城市化可是有风险的,不是越快越好。要是危机爆发了,企业顶不住破产,失业潮来临压力就全部到了政府肩上。
  在各项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弗朗茨宁愿城市化慢一点。相比工人,农民还是要统治一些。
  只要有土地,自家产出的粮食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大家就不会造反。政府减免一部分税收,还能收获一波民心。
  工人就不一样了,一旦失业潮来临,危机就来了。不想办法填饱他们的肚子,革命是分分钟爆发。
  以目前的生产力,还支撑不起高度城镇化。城镇化经济时代降临,至少还需要五十年。
  即便是城镇化最高的英国人,仍然还有三分之一的农业人口,农业大国的奥地利就更不用说。
  停顿了片刻功夫后,米尔科才缓缓的道:“说吧,费伦。我知道你有计划了。只要可行,少不了你的好处费。”
  米尔科清楚费伦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处,肯定不会把计划告诉他的。
  看了米尔科一眼,费伦摇了摇头:“不是好处费的问题,关键是我们两家还做不成。
  要去乡下招人,少不了要和贵族们打交道。你应该清楚,最近这些年国内发生的变化,有他们干预,我们很难获得廉价劳动力。”
  米尔科点了点头,这也是奥地利特色之一。贵族放弃了农奴制和部分封地,可是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仍然很大。
  如果小打小闹也就罢了,一旦大规模找人,就少不了和地头蛇打交道。
  即便是到了现在,还有很多传统贵族看资本家们不顺眼。
  这些人无论是为了出一口气,还是为了提高自己在地方上的声誉,都有利用介入进来。
  比如说:作为工人代表和他们谈薪水,统一签订劳工合同。
  糊弄普通工人,他们有的是办法,要糊弄这些贵族就不容易了。
  万一出了点儿事情,闹起来了他们还会吃亏。
  全部按正规程序走,劳工成本至少增加百分之十五。一两个人不起眼,数量一旦多了,这笔开销可不小。
  增加的开销仅仅只是问题之一,新员工待遇超过老员工,后面少不了又要引起风波。
  想了想后,米尔科摇了摇头:“这件事情要和贵族们博弈,牵扯太大,我做不了主,需要上报公司总部决定,能不能通过我也不清楚。”
  米尔科有自知之明,这种事情根本就不是他能够参合的,就算是很多联合起来,也未必能够达到目的。
  奥地利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可在政治上资本的力量还是非常有限,要和贵族们博弈争夺话语权,这里面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觉察到米尔科的异样,费伦急忙补救道:“不,米尔科。你想太多了,我还没有活够,可不准备找死。我的意思是大家一起出钱,从国外想办法。”
  说话间费伦冷汗直冒,不就是想装一次逼么,居然被联想到了要挑起资本和贵族之间的矛盾。
  这玩意儿谁碰谁死,不要说费伦这样的小足子,就算是他们老板牵扯进去也会完蛋。
  实在是太难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