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垄断集团

  皇家一号的诞生,可不仅仅只是一件奢侈品那么简单,更不是下面的人为了拍皇帝马屁才重金打造的。
  毕竟是自家的产业,最后买单的还是弗朗茨本人。没有皇帝本人的允许,那是要被追究责任的。
  毫无疑问,奥地利汽车集团倾尽全力打造这辆超豪华轿车,肯定不是为了炫富。
  弗朗茨不可能开着这辆车出去兜风,甚至关于这辆车信息,都不会向外界公开。
  提出这项要求,除了推动汽车技术发展外,更多的还是对国内的工业实力进行一次检验。
  作为一名被各种信息轰炸过的皇帝,弗朗茨非常清楚数据、报表都可以凭空捏造,唯独摆在眼前的实物造不了假。
  这年头全世界,都只有奥地利拥有完整的汽车工业,别的国家都还跟在后面吃灰。
  就算是下面的人想要造假,都没有发挥的空间。
  看在皇家一号的面子上,弗朗茨还亲自视察了奥地利汽车集团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布拉格汽车厂,全速运转能够做到年产汽车2万辆。
  这个数字放在后世一点儿都不奇怪,随便一家汽车工厂都能够轻松做到。
  然而,就是这家平均下来每天只能生产不到55辆汽车的工厂,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工厂,没有之一。
  事实上,比这还要夸张。就这不起眼的每年2万辆小汽车产能,已经占据了奥地利汽车工业全部产能的三分之一。
  这家布拉格汽车厂的产能,直接超过英法两国汽车产能的总和,和除奥地利之外的所有国家汽车产能相当。
  好吧,这是弗朗茨开挂的结果。目前全世界能够工业化生产汽车的企业,就只有奥地利汽车集团独一无二的一家。
  没办法,下手的早就是优势。在大家都没有重视汽车产业的时候,弗朗茨就开始砸钱了。
  奥地利汽车集团从一开始就埋头在实验室搞研发,根本就没有对外公布过消息,同行们都没有反应过来。
  不对,确切的说在产品问世前,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同行。
  在此之前,大家都是奔着蒸汽汽车研发去的。和奥地利汽车集团的内燃机汽车,完全就是两个物种。
  原时空最早的内燃机汽车上市,还是1888年的事情,这位开历史先河,在后世牛逼哄哄的奔驰汽车创始人,还不知道在干啥。
  美国最早的汽车公司奥兹莫比尔,1897年才成立;日本最早的汽车公司卡迪拉克,1902年才注册。
  ……
  等奥地利汽车集团第一款产品——“甲壳虫”上市销售后,大家才猛然间发现,原来汽车还可以这么造。
  没有竞争对手的奥地利汽车集团,自然是一骑绝尘,一跃成为汽车领域的霸主。
  毫无疑问,在专利保护覆盖不到全世界的背景下,跟风者很快就出现了。
  自己研发一时半会儿搞不出来,可是拿着模板抄袭,还山寨不了么?
  然后,奥地利汽车集团的第一批产品,大都是成为零件,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添砖添瓦。
  本质上来说,这也只是理念上的突破。只要打开了脑洞,工业强国都能够造出汽车来。
  只不过汽车并不是简单的组装就完事了,拿到了生产技术,不等于就能造出质量合格的车来。
  还需要相关的产业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最后的结果都是悲剧。
  跟风者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然而让他们同时研发多个领域的技术,攻克一系列的难关,又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光前期投入的巨额资金成本,就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所能够受得了的。
  毕竟这年头汽车市场很有限,金融财团们还看不上这点儿零头小利。
  资本最喜欢的干得事情,是等果实快要成熟了,就直接上去摘果子,而不是自己跑去种果树。
  实体巨头们,又大都受限于经营观念,一般都专注于自己所在的领域,就算是扩张,也是进入相关产业。
  这是无数经典案例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贸然跨界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失败的几率远高于成功。
  在无法预估风险之前,一般人都会选择观望。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兜里没钱。
  现在家用汽车市场才刚刚起步,前景怎么样尚且不明朗,谁也不能保证今天的内燃机汽车会不会是昨天的蒸汽汽车。
  汽车工业正处于烧钱阶段,相当于刚种下小树苗,距离开花结果还遥遥无期。
  然后,自然是手工打造了。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难度太高,想要山寨也必须要有工业支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相比之下,手工打造就要简单的多了。零配件精度不够,就让人工上去打磨。发动机马力不够,就增加气缸数量。
  现在奥地利汽车集团市场上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一堆手工作坊。
  因为汽车刚刚问世不久,还属于高档奢侈品,定价较高的缘故,即便是手工作坊的生产成本更高,他们同样可以获得不菲的利润。
  捋顺这一切过后,弗朗茨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很明显,奥地利汽车集团中很多人都被现在的成绩给迷住了双眼,忽视了竞争对手的存在。
  从1882年产品上市开始,奥地利汽车集团的市场占有率正在逐年下降。
  市场占有率下跌是必然的,除非完全垄断市场,要不然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加入,市场份额肯定会下跌。
  只不过奥地利汽车集团市场占有率下跌的速度太快,短短三年时间里,就下跌了近四分之一。
  这可是自家的产业,要是止步不前,损失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这对弗朗茨来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奥普雷亚,你们就没准备打造一款廉价车型,保住市场占有率么?”
  扩大市场占有率,弗朗茨已经不奢望了。
  要知道,奥地利汽车集团可是占据了汽车销售市场中百分之七十六点四的份额,还能怎么增加?
  可是尽可能的保住市场份额,或者是降低市场占有率下滑的速度,那是可以努力的。
  奥普雷亚急忙解释道:“陛下,廉价车上市不光会降低我们的企业利润,还会损害我们的汽车品牌价值。
  目前集团推广的甲壳虫、沃克、布拉迪等车型,都是高档车。
  降价销售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汽车从诞生开始,就注定了是一件奢侈品。
  无论我们怎么降价,普通人都不可能买得起。现在我们正在努力让汽车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保持汽车的品牌价值非常重要。”
  能够意识到“品牌价值”,奥普雷亚显然不是等闲之辈。
  不过受时代限制,他还是没有想到,汽车有可能走进千家万户,从奢侈品跌落到代步工具。
  以目前全世界,每年才几万辆的汽车消费市场来看,奥普雷亚舍弃发展低端车型,专注于高端品牌运行,还是附和现实的。
  弗朗茨摇了摇头:“不,汽车的生产成本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未来价格下跌到普通人能够接受的范围,也并非没有可能。
  短期来看,在现有的技术体系下,我们都能够将成本压缩到中产阶级,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继续扩大产能,现在的生产成本还会继续降低。
  或许单辆汽车的销量下降了,可是中产阶级的数量,要比有钱人多得多,我们获得的总利润只会更高。
  况且,降低汽车销售价格还可以打击我们的竞争对手。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小作坊生产成本根本就降不下来。
  至于品牌价值问题,那就更简单了。重新注册一家公司,用新公司的名义换个品牌主打低价车。”
  现在汽车的生产成本一般都在400~700神盾之间,市面上的销售价格基本上都在1000神盾之上,豪华版的汽车价格销售高更是轻松过万。
  这么高的毛利,还是掩盖不了奥地利汽车集团亏损的事实。
  主要是研发投入太高,和后期维护成本居高不下,这才导致了企业长年处于亏损状态。
  奥普雷亚一心盯着企业利润,实际上也是迫不得已。企业的财政情况不好,总不能天天向老板要钱吧?
  如果不是弗朗茨的强制要求,估计奥普雷亚都要砍掉研发经费,全力投入到汽车销售中。
  毕竟,在短期内销售型企业,要比研发型企业更赚钱。只有让企业赚到了钱,大家才能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现在这种亏损状态,拿点儿奖金就好。股票期权暂时还不流行,不过利润分红已经出现了。
  只是奥地利汽车集团这种研发型企业,一连亏损十几年,根本就看不到分红。
  不过奥普雷亚还是有节操的,没有办法学习某些无良上市公司高管,只顾自己捞钱,丝毫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
  要不然偷换一下概念,奥地利汽车集团想要扭亏为盈还是非常简单的。无论是压缩研发投入,还是放缓维修点建设,都能够实现盈利。
  要不是这两个吞金兽的拖累,奥地利汽车集团绝对是这个年代最赚钱的公司,还是富可敌国的那种。
  就算是每辆车,只赚取100神盾的收益,奥地利汽车集团每年也有五六百万神盾的纯收入。
  实际上只会更多,卖出去的汽车,不可能都是利润最低的普通车型。那种动则价格上万的土豪车,卖出去一辆就能轻轻松松获得几大千入账。
  当然,奥地利汽车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还是技术和售后服务。
  短期内赔钱,但是未来这些才是最赚钱的。一旦渠道铺设完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就找不到竞争对手。
  这一点看奥地利国内就知道了,凡是被集团服务网点覆盖的地区,市场上唯一能够卖得掉的就只有“奥汽”的车。
  别的生产企业,受限于自身实力,根本就无力铺设那么多维修网点。
  一旦汽车坏了,就只能自己想办法维修,或者是等厂家的技术工人过来。
  “是,陛下!”奥普雷亚回答道
  停顿了一下过后,奥普雷亚又补充道:“陛下,为了提高企业收益,扭转目前的亏损状态,增加企业竞争力。
  管理层计划在铺设后勤渠道的时候把加油站也覆盖上,方便我们的用户在出行路上加油。”
  如果在后世这么干的话,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反垄断法早就找上门了。
  “方便我们的用户”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这是充满了排它性的。别的汽车就算是到了加油站,也只能在一边望着。
  但是在19世纪这个大垄断的时代,这完全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就如同现在,奥地利汽车集团的维修点,就不给其它品牌车提供服务。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摇了摇头:“加油站可以搞,但是不能这么极端。这和维修点不一样,非常容易引起民众的反感。
  社会上反垄断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国出台反垄断法都是时间问题。现在留下这么明显的破绽,未来很容易被人针对。
  在这方面,你们必须加以重视。就算是要增加竞争力,也可以采取更加隐蔽的手段。
  比如说:会员卡服务。
  凡是购买集团旗下车辆的,都可以享受会员服务,能够在加油站获得一定的折扣。
  其他的顾客,想要享受加油折扣,可以让他们自己掏钱购买会员卡。
  可以多发型一些会员卡,最好是每个城市的都不一样,一张会员卡只能享受一个地区的折扣。
  借口随便找,只要明面上说得过去,大家能够勉强接受就行了。”
  奥地利汽车集团旗下的维修点,不为别的汽车提供服务,那是有足够的理由可以推脱。
  比如说:没有配套的零配件,无法进行维修;或者是说修车师傅没有接触过这款车,不知道该怎么弄。
  加油站就不行了,反正大家用的都是那些油,不存在无法使用。
  要是拒绝提供服务,车主们肯定会闹事。这种拉仇恨的事情,弗朗茨自然不会干。
  相比之下,会员服务大家就要容易接受得多了。只要不大张旗鼓的宣扬,普通人根本就搞不清企业之间的复杂关系。
  换一个马甲,让加油站和汽车集团脱离直接联系。汽车集团还可以每年向加油站支付一笔会员费,让大家无话可说。
  反正这年头还没有到信息联网的技术,会员卡无法在全国范围之内通行,也可以推脱是无法识别,或者说各地的加油站是独立运营的。
  卡无法识别,但是车可以识别。如果能够让所有的汽车生产商,都来掏钱缴会费,弗朗茨也不介意大家一起享受折扣。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