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助人

  吴九嫂想到自家男人生得仪表堂堂,又通晓文墨,颇有些生财本事,这样的男人打着灯笼难找,要真被勾走了,她还不得哭死。
  为防万一,还是趁着丈夫不在,早是把人打发的好。
  月颖实在瞧不下去,心下一转,朗声道:“你姓吴是不是?”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了过来,是一个浅紫冬袄的少女,脸上蒙着白纱,“你起来罢,别再求她了。我家有多余的屋子,我借一间给你住。不过,在这之前,把你们母女的户籍文书给我瞧瞧。”
  吴嫂子看着月颖,这是一个陌生女子。
  月颖笑道:“怎么,怕我将你们母女卖了?”
  吴嫂子连连道:“不!不,一瞧姑娘就是好人。”
  月颖道:“好人可都不会说自己是好人,把你户籍文书给我瞧瞧罢。”
  吴嫂子扯着女儿起身,寻到包袱,从里头翻出一个布包,里头有两份蓝底黑字的《户籍文书》,上头清楚地写了她们母女的出生年月、出生地址与父母身份、姓名。
  月颖看罢,又将文书还给吴嫂子,笑着对她身边的小姑娘道:“你叫尚桂花?”
  小姑娘带着十足的稚音:“我爹说,我出生的时候,正是秋天桂花开时,就取名叫桂花。”
  月颖笑道:“跟我走吧,我家有多余的屋子,借一间给你们住。”
  身后,传来众人的议论声:“这世上,还是有好人啊。”
  “若是吴三春没地儿住,这也太可怜了……”
  吴九嫂高声道:“你们知道什么,她不检点,才被婆家赶出来。”
  任着身后人如何说,吴嫂子却是拿定主意,无论如何也要坚强地活下去,好好将女儿养大,这是她丈夫留下的唯一骨血。
  月颖帮吴嫂,原因很多,吴嫂夫妇与她的父母境况相似,父母或疼长子,又或偏宠幼儿,唯有中间的,爹不疼,娘不爱。她依稀在吴嫂身上看到了当年月氏的影子,也是丈夫身亡,带着幼女,只能坚强地活下去,即便受了委屈,也得独自承受。
  吴嫂很热情,见月颖拿的药多,想帮着拿,月颖道:“吴嫂,你不必如此!我家住在凤凰南街一百零七号,你记住地儿,若是出了门,只要记住地儿就能寻回来,寻不到时就与人打听知府衙门,我家离衙门近。”
  因她是女户,专寻了这么个地方,就是为了安全。
  吴嫂连连应是,一只手紧紧地拽着女儿。
  月颖道:“我家人不多,近来,我义兄在府城读书,暂住我家,他带了一个侍从。
  我有一个侍女,现下正调理着身子,名唤秋菱,与我情同姐妹。我立的是女户,身份是绣娘,因我娘以前是民医,会给人接生、治病,我亦学了一些。
  我先拨一间屋子给你,你先落个脚,正月前,我不算你房租。待入了正月,你若没寻到住处,我一间屋子算你五百文租子。”
  五百文,这在府城还真不算贵。
  吴嫂初入城时,觉得什么都贵,可一打听,才发现这里原就如此。
  她带着幼女入城,就是想寻个活计,挣了钱,好维持母女俩的生计。
  以前总听人说,谁谁靠着浆洗也能养大儿女,她还以为浆洗的活儿好寻。谁曾想,入城十来日,什么活也没寻到,本想在吴九家的客栈里打打杂,偏吴九的女人爱吃味,总是疑神疑鬼,说她不怀好心。
  今儿吴九出门采买,吴九嫂再也压抑不住,寻了个由头,非把她们母女赶出来不可。
  铁柱从外头买菜回来,看到未名居里多了一对母女,一个妇人正在屋子里擦拭桌案、家具。
  是走错了门?
  他退出院门,看到上头的匾额,知是没错,复又进来,满是狐疑。
  吴嫂热情地道:“这位是谢铁柱谢小哥吧,听月东家提过。”
  “月东家……”铁柱越发不解了。
  吴嫂笑道:“我们母女往后就住这里了,月东家把这西厢房靠院门的这间屋子租借给我们了,月东家可真是好人!”
  铁柱迟迟疑疑,这院子原就不大,还能租给外人。
  月颖这会儿正在西屋里捣腾着药材,手里拿着一个戥子,正一点一点地配着药材,她的旁边立着秋菱。
  月颖道:“铁柱哥,今儿把吴嫂与桂花的饭也做上,这院里就我们几个人,往后一道吃。”
  一起吃……
  铁柱凝了一下,他一个下人如何好说,还是与公子说道罢。
  谢简晌午回来,见家里多了一对母女,吴嫂笑容灿烂,这笑容里有几分谄媚,因是乡下妇人,表现得很是露骨。
  吴嫂道:“我会尽快寻活计,待寻到活计,就交房租。”
  铁柱道:“这可是凤凰街,一间屋子少的一两银子,多的收到二两银子。五百文一间,再没比这价儿更低的了。”
  “小妇人知道,这是月东家可怜我们母女,开恩降了房租。”
  月颖微微一笑,带着安抚与宽慰。
  小桂花咧嘴回笑,露出一颗缺牙齿。
  铁柱道:“在府城寻活计可不宜,富贵人家都有专门的下人浆洗,殷实人家要浆洗,那也是有做浆洗生意的世代人家。这浆洗人家也是有秘方的,同样的衣服,洗得比旁人要干净。”
  吴嫂当即愣住了,只当浆洗是好寻的活计,哪里想到还有这等说法。
  她是相信铁柱的说辞,她来城里十来日,或真好揽浆洗的活计,怕是一早就揽上了。
  月颖淡淡地道:“吴嫂,要我说,你还是别寻什么活计,不如自己立个女户,做个小本生意,这府城人多、繁华,只要你肯吃苦,养活你们母女不成问题。
  知道城西的姜豆腐吗?那豆腐铺子最早的时候,是在家做了豆腐挑着担儿卖。后来娶了妻子,他妻子也是个能干灵活的,竟自己琢磨改良了豆腐秘方,做出了整个永乐府旁人都做不出的好吃豆腐来。
  后来,姜太太就开了豆腐铺子,十二年买了自己的铺面,又两年将隔壁的铺面也买下来,你瞧瞧现在,那可是带了三间门脸,后头还带了一个院子的大豆腐铺。
  这全城的酒楼、食楼全在她家买豆腐,再有城里的世家豪门、权贵人家也在买,我听说姜太太一个月就能赚近千两银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