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风起

  就在郑森在静海登陆后的第三天,第二步兵团和第三步兵团的部队也赶到了静海,再加上原本就驻扎在静海的守备部队,如今在静海附近,郑家第一次在一个地方集结起了包括六千多步兵,五十门12磅炮,三千多骑兵,总数在一万人以上的陆军部队。
  和这一批部队一起来到镇海的,还有福王朱由崧。
  李自成当初发出檄文,挥军东进的时候,被李自成吓怕了的朱由崧立刻就离开怀庆,跟着他的朋友朱员外一起一路向东,一口气逃到了淮安。即使如此,朱由崧依旧觉得不够安全,便又托朱员外帮忙,在淮河上找了条船,住到了船上。因为他听人家说,李自成并没有水军,所以住在船上比较安全,一旦有什么情况,也便于逃跑。也就在找船的过程中,通过朱员外,他认识了负责郑家的很多生意的郑彩。不多久之后,北京沦陷的消息就传了过来。紧接着崇祯天子殉国的消息也传来了。
  天子殉国,其他皇子又都下落不明,国不可一日无君,南京那边自然就开始讨论起了该立谁为君了。从血统上来说,泰昌皇帝有两个儿子,老大朱由校,也就是天启皇帝早就死了,他没有儿子,皇位传给了他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如今崇祯天子也已经殉国,而他的几个儿子都下落不明,有人说他们被李自成抓住了,有人说他们死在乱军之中了。总之,如今泰昌皇帝这一系,已经没有可以继承大统的人了。
  依照礼法,既然泰昌皇帝一系已经没有可以继承大统的人,那么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自然应该从万历皇帝的儿子,泰昌皇帝的弟弟的子孙。泰昌皇帝只有一个弟弟就是老福王朱常洵。如今老福王也不在了,他也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朱由崧。所以如今,朱由崧在理论上应该是整个大明帝国中顺为最高,最合乎礼法要求的皇位继承人了。
  然而,东林党因为在争国本,还有梃击案中和老福王的矛盾,对于福王一系格外排斥。钱谦益首先提出“当此大变之时,国赖贤君,当以立贤为上”。接着史可法也跟着大骂福王“不孝”,有“七不可立”!所以,最好还是立“贤明”的潞王为帝。虽然他和崇祯皇帝的血缘关系更远。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由崧得到了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的帮助,和江北四镇勾搭上了,最后靠着江北四镇的支持,当上了南明皇帝。只是在这个时空里,局面却发生了不少的变化。首先,原本历史上的江北四镇如今只剩下了高杰和黄得功,另外的两个都不在了。而且高杰的防区,也比原本的历史上的位置更为偏北,远在德州,有点鞭长莫及。而且他的驻地距离北京很近,他本人又和李自成有仇。高杰原本是李自成的部将,却拐跑了李自成的老婆,给李自成带上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在一般人看来,这夺妻之恨几乎是仅次于杀父之仇的。如今李自成距离高杰这么近,手中的力量也远不如李自成,如今自然是战战兢兢,半夜里睡觉都要睁开一只眼睛,生怕什么时候,李自成就挥军南下,来找他的晦气。自然也顾不得别的事情了。至于黄得功,他手上的力量也有限,正所谓孤掌难鸣,自然不可能单靠自己就像历史上的四镇一样背着自己的直属上司马士英,直接就逆着文官们的意思,直接将朱由崧送上皇位。所以如今,一时间朱由崧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这时候,那位朱员外又找到朱由崧,游说他和福建总兵郑芝龙合作,以亲王身份监国,帅闽军军反攻京师。他告诉他,收复京师其实并不难,因为北京城不是一座可以自给自足的城市,它的粮食和物资供应几乎完全依赖于漕运。如今显然没有漕运给李自成用。所以,只要对峙着拖久一点,缺乏粮食的李自成自然就会撤出北京的。到时候,便可以追着李自成,抢在第一个收复京师。而一旦收复京师,凭着这样的旷世大功,再继承大统,还有谁能说什么呢?
  不过一听说要打仗,尤其是要和李闯打仗,朱由崧便恐惧万分。他对朱员外表示,自己其实也不是很想当天子,只要能做个安稳王爷便别无所求了。这个天子,潞王愿意当,便让他当好了。
  对此,朱员外自然也只有大摇其头的了。不过他告辞离开的时候,还是提醒朱由崧,自古以来,为了争夺皇位,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正所谓“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自身的安全却是不能不防的。劝福王悄悄地换一条坐船。
  事实证明,朱员外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几天后的一个晚上,福王原来住着的那条船突然遭到一群武装分子的袭击。那些武装分子将船上的人杀了个精光,还放了把火,把船也烧了。这一家伙可吓坏了朱由崧,虽然事后,南京那边一口咬定,干这事情的一定是闯贼,但是朱由崧的心中却认定,这些凶手一定是南边的东林党派来的。因为袭击发生的时候,他就在不远处的一条船上,距离现场非常近。而他的一个内侍也听出了,带头杀人的那个贼人头目操着一口的南京话。
  这次未遂的袭击让朱由崧觉得,如今已经不是他愿不愿意当皇帝的问题了,而是他还能不能保住性命的问题了。袭击发生后的第二天一早,他就亲自出马,找到朱员外,然后通过他,搭上了郑家的线。虽然依照郑家的计划,亲临前方(其实也就是坐镇静海)很危险,但如今,对于朱由崧来说,天下虽大,却也已经没有任何一处安全的地方了。
  就这样,朱由崧上了郑家的船,然后跟着第三步兵团来到了静海。
  因为在路上晕船,所以到静海港之后的第一天,朱由崧都在临时居住的府邸中修养,并没有见什么人。到了第二天才强打起精神来,接见了以福建总兵郑芝龙的儿子郑森,以及登州水营总兵郑芝虎等将领。勉强的和他们说了几句话,鼓励他们奋勇杀敌,报效大明什么的,然后便露出精神不济的神气来,表示身体不适,要送客了。
  几个人自然便谢恩告辞出来。出了门,郑森对郑芝虎道:“二叔,你看这人如何?”
  “一看就不是个能当皇帝的料。”郑芝虎也不客气,直接就给了个“望之不似人君”的评价,“看他那身体,那脸色,虽然有晕船的原因,但是一看就是被酒色掏空了的人。这种人最是没有志气。而且这人胆子小,我刚刚看了他一眼,他吓了一哆嗦,这样的人应该会比较听话。”
  “二叔说的是。原本还想给他用点福.寿.膏,如今看来,倒是用不上了。至少在他有儿子之前是用不上了。”郑森也点点头笑道。
  两人正说着话见,突然看到郭怀一和刘德并肩疾步走了过来。
  “少将军、二将军,有军情。”刘德道。
  “什么消息?”郑森问道。
  “建胬、还有李自成都动了!”刘德简要的回答道。
  “哦?二叔,我们一起去作战室!”郑森立刻道。
  ……
  在静海的作战室里面,铺着一张很大的地图。这幅地图是这些年来,模范军的参谋人员以郑家商队的身份作掩护,到处实地考察绘制出来的。本来依着郑森最初的设想,他是很想要在这间作战室中,弄出一套超大号的包括整个京师,向北一直延伸到宁远,向南一直到沧州。向东到大海,向西到大同一带的沙盘的。不过真正的执行起来之后,却发现,这个工作量实在太大,真要想在几年内完成这样的东西,除非整个的模范军学校,以及郑家其他的所有技术类的学校全都改成测绘学院,而整个模范军,全部专业成测绘人员。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如今这些地图,总的来说还是相当的粗陋的,只有官道附近的地形相对精确一点,至于远离官道的地方,地形就粗略多了,很多时候都只是个大意,比如说一些远离官道的村庄,它们的位置并不精确,实际上的位置可能差出一两里。不过官道附近的高度和距离,倒是可以用尺子和圆规来做测量。所以,虽然在郑森看来,这幅地图并不理想,但在这个时代来说,这张地图,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三天前,依照和我们的约定,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向清军请降。清军迅速的做出了反应。按照他们对吴总兵的约定,他们将派出五万大军,作为关宁军的后盾,共同向依旧盘踞北京的李自成发起进攻。
  李自成可能也有所察觉,所以他抢先动员了自己的军队,开始向山海关移动。按照李自成宣传的说法,他的军队有二十万人,不过这多半是吹牛的。我们认为,李自成应该是试图靠着手中的兵力迫使吴总兵投降。不过,具体的情况还有待核实。”一个模范军的参谋正在介绍着当前的局势。
  “阿森,我们要不要派出更多的斥候加强侦察?”郑芝虎皱着眉头问道。
  “当然需要。”郑森点点头道,“不过,这些斥候最好穿上关宁军的衣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