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_207

  “嗯,”谢兰生把眸子垂下,“我问过了。若电影院规模不大,几百万块就能开了,4个小厅,400个座儿。然后每月支付成本,包括水电、设备、房租。不过……一直赔着也是不好,运营费用太吞资金了。”
  莘野眼珠一瞬不瞬,好半晌后突然开口:“那就开吧。”
  “……啊?”谢兰生不明白了,“不是不能覆盖成本吗?”
  “要是只靠文艺电影那当然是覆盖不了,不过可以想想办法,从别处想想办法,用其他的营业收入补影院的账面亏空。”谢兰生想要的,他都给。即使听着天马行空,他也会想方设法给。
  “同时放映商业电影吗?我不大想这样做……”谢兰生说,“文艺影迷一向高傲,甚至可说自以为是,他们会进文艺影院,自己觉得挺special的,但未必想进商业影院的某个厅看文艺片。”
  “是单纯的文艺影院。”莘野回答,“你别管了。文艺影院被建起来你再参与一些工作。”
  “哦……”
  “也别租了。”莘野说,“直接买吧。”
  “啊???”
  “这个年景该直接买。”
  “好……”谢兰生并没概念,但他感觉要大资金。
  “不过,”莘野此时话锋一转,“兰生,你也不是20几岁了,筹备电影、摄制电影需要消耗大量心思,现在还要管理论坛、开电影节、办交流会、管理基金、管理影院……太累了。”
  去年,因为深感没厂标的DV导演们需要观众,只自己人聚在一起观看讨论远远不够,谢兰生跟一个叫作周维维的老艺术家打擦边球,在北院搞了一个“社会观察影像展”,可说白了,在实质上,它就是个独立电影展。DV导演们把纪录片和一点点现实影片带到影展给观众看、听人评价、与人讨论。谢兰生负责选片,他同时也是主席。这独立电影展是打着“人文社会学术交流”的旗号才拿到资质的,谢兰生在这些年中对与官方打太极已颇有心得,成了专家。这首届的独立影展便吸引了1000多人次。
  “还好。”谢兰生把他两只脚都拿到了坐的凳子上,盘着腿,两手摸着两只脚踝,说,“论坛都是小版主管了。电影节是一年一次,而且,主要还是周维维做,电影节在举办以后交流会也开的少了。至于那个文艺影院肯定还是‘深蓝’管理。我可能就看看基金,看看投资,没了。”
  莘野轻轻叹了口气。
  “莘野,”谢兰生说,“文艺导演比较孤独,而在中国尤其如此。可是,我不累,我很高兴。”
  莘野:“……”
  “昨天下午开完会后那十几个导演都说,这个时代并不需要深刻的东西。我没办法这样认为。我觉得,任何时代都很需要深刻的东西。”
  “……”
  “他们还说,文化就是娱乐大众,这个世界娱乐至死。同样,我没办法这样认为。文化有它一生下来就必须承担的使命。镜头里的人被关注,镜头外的开始思考。有些题材是可以在商业、文艺中求平衡的,我很支持,但有些题材、有些故事却没办法变商业化,它们也需要生存空间。有时候,电影、小说比新闻要更加艺术、更有力量,它们不能被淹没了。当然,目前,中国这些文艺电影还基本上比较幼稚,甚至莫名,但,它们需要空间来好好发展呀。”
  “我知道。”莘野说,“我全力支持。”
  “宝贝儿,”谢兰生又哈哈笑了,“你可真好。”
  莘野眼神一动:“你第一天知道这个?”
  谢兰生说:“不是。我知道了八年多了。”
  莘野两脚左右一分,把盘腿的谢兰生的木凳子给拉过一截,卡在自己膝盖之间,凑过去,而后右手拇指食指捏着谢兰生的下巴,一扽,扬起脖子吻上对方挺饱满的两片嘴唇。
  阳光照在他们两个长长的眼睫毛上。
  …………
  莘野办事一向迅速。
  两个月后,春节刚过,“深蓝影业”宣布改组,搞出一个分公司来。
  这分公司还购买了某广场里的一栋商业用房,房屋单价每平米8000,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合同总金额为20,000万元,整整两亿,卖方叫“嘉美置业公司”。
  合同上写,签订合同10日以内,深蓝支付其中一半,其余房款办理按揭,中国工商银行同意最高提供一亿按揭。
  莘野本来打算收购一家地产的子公司,包括全部股权以及债权,这样,他就可以在市场上独立拿地、自己开发,不过后来他又觉得现在没有太多精力,于是退而求其次,直接购买商业用房了。
  不过,这个商业房屋的应付款付完之后,深蓝资金基本没了,账上只剩3500万元。
  这还多亏2003年十一深蓝上了一部片子,2004年春节又上了一部片子,一共净收6000来万。
  谢兰生被数字吓着了。
  他知道,这是用来开影院的。
  可,两亿也太夸张了!
  而且房屋建筑面积远远大于影院需要!谢兰生想,莘野是打算用其他的那些地方养电影院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