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决战邯郸(十三)
秦军再强悍再能吃苦,终究也是苦战了一天。
疲累饥渴不亚于魏军,只因为胜利在望,所以还有点精神劲儿。
但要再迎战楚、齐各国的五十万生力军,就力不从心了。
怎奈,秦王听到联军来援的报告竟被气疯:
“不就是齐楚燕韩那几个拖着鼻涕的脓包兵吗?
寡人一个指头就能把他们戳爬下!
给我四面出击,必全歼灭再吃夜饭!”
王龁却比他冷静得多,明白己兵将的实力损伤很大,与楚、齐联军继续战下去难以获胜;
但秦王的命令又不能违抗,只急得来回乱转;
突然,又一连接到几份急报,才把他从进退两难中解脱出来。
“李牧三万铁骑突然出现在函谷关前,扼住粮道……”
这可是坏消息,几十万大军,三日断粮,不战自溃。
当年白起就是用这一招把赵括逼上绝路的,难道自己也要走上“长平”之路吗?
秦王仿佛看到满脸是血的赵括人头望着自己呲牙咧嘴地在笑,不禁打了个冷战。
王龁愁眉苦脸继续报告:
“李牧这次烧了粮草并没撤走,仍然占住营盘,其意在阻我归路。
更严重的是参加邯郸作战的燕军只是少数,其主力已来到北部边境。
很可能是要乘虚偷袭咸阳,学孙膑‘攻秦救赵’。”
秦王的心更凉了:
这一招实在是损,虚实相济,让人防不胜防。
自己的几十万主力全被“粘”在邯郸战场上,回援不及,就真有可能被燕军乘虚而入攻进咸阳,端了自己的老窝;
但若回援,在几十万敌军的追击下,这一战,败的可就惨了。
势必让人家撵得鸡飞狗跳墙不说,人力物力也将遭到难以估计的损失。
权衡得失,再惨也比让人家占了咸阳,自己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有家归不得”强。
头脑一冷静,眼前这一仗没法再打了。
就算“坍城工程”马上成功进了邯郸,被六国大军围起来也是瓮中之鳖啊,只得一咬牙:
“撤!”
正在与联军勉强苦撑的秦军,听到这个“撤”字,精神上完全崩溃。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转身就跑,有人碍事,自相践踏也在所不惜了。
因为前有大王‘带头’当了逃兵,回去也不会被依法问罪,所以他们本应“逃”得放心大胆、心安理得。
只可惜前有拦截后有追兵,不得不如丧家之犬拼命逃窜……
幸亏御林军纪律严格、训练有素,能够做到临变不惊。
在王龁的率领下拼死击退了拦截的敌军,终于有惊无险地把秦王护送到函谷关。
也幸亏蒙骜在此之前已经率军赶走了李牧。
其实他们也是让李牧给吓怕了。
就是蒙骜不来,三万铁骑也挡不住几十万垂死挣扎、奔家心切的溃军。
从兵法上说,李牧和燕军都属“虚”的奇兵,主要作用在于扰乱对方的判断力和军心。
当然,如果秦王的大军一旦真被全歼于邯郸城下,这两军也就真的攻占咸阳了。
六国联军一路追杀到函谷关前,一路上死伤的秦军成堆连片,粮草军械扔得满地都是。
当各国部队追杀四处逃窜的秦军时,李同勒住了战马。
他的意识突然从偏执中回到现实:
“啊!援军!各国援军终于到了!”
激动使他全身闪过一阵触电似的颤动,精神忽又进入疯狂状态。
他扔掉短戟,高举双手,仰天大笑:
“胜利啦!胜利啦!我们终于胜利啦!”
喊着喊着,一腔热血,从口中喷出……
胜利了!
艰苦的邯郸保卫战,酷烈的邯郸大会战!
终以几十万宝贵生命做代价,换来了正义的伸张、抗秦的胜利!
战争结束了,应该为胜利而欢呼,但胜利却不可能不留下满目凄凉。
“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
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
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曾经震耳欲聋的喧嚣终被死般的寂静所代替,这里也确是死神统治的世界。
“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
无贵无贱,同为枯骨。”
他们被战争所吞噬,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亲人……
然而,“苍苍蒸民,谁无父母?
提携捧负、畏其不寿。
谁无兄弟,如手如足?
谁无夫妇,如宾如友?
生也何恩,杀之何咎?”
千年后的唐人李华,终于勇敢的站出来,为历代无数冤魂向发动战争的人提出了饱含血泪的愤怒质问。
当然,没有人敢做正面回答,却又都闪烁其辞地为自己制造理由。
高高的祭台上,白色的招魂幡随风飘舞;
台下,肃立着全副武装的将士和邯郸民众,所有人目光凝重,以军礼向“走了”的兄弟们告别:
“出不入兮往不返,首身离兮心不惩;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一阵阵低沉的挽歌,倾诉着亲人们的哀怨悲愤。
破衣烂衫的枣花,扶着白发苍苍的老父亲,也默默的站在行列里,垂首凝视,不出一声。
所有的人都没哭,他们的泪早就哭尽了。
由赵王亲自主祭,为所有战死的军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为了回报李同的贡献,赵王封李同的父亲为“李侯”。
据《史记正义》记载:
今河南温县西南有“故李城”即为“李侯”封地。
赵王还想请枣花给龙女、王妃们当武术老师兼贴身侍卫。
枣花却谢绝了这个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
她要陪伴老父度完风烛残年。
李同、李兴、兴嫂、小孙子,老人失去的太多了,她是老人最后一个亲人。
被铁蹄踏碎的禽滑继什么也没留下,只能在烈士陵园中立碑留念。
冯谖因伤势过重,不久也死在信陵君的怀抱中,游侠一生后,他终于回归到人生的永恒。
死前,他把总结的用兵经验留给公子。
又集众人之大成,便是后世传说的《信陵兵法》。
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他还告诉信陵君:
“薛琦、毛远隐于邯郸市井之中。
虽操卖浆博徒之业,然乃是世之高人,公子不可不折节交之……”
他本齐人,但遗体却不能回齐国入祖坟,也长眠在邯郸的烈士陵园中。
虽然没有与家乡的父老团聚,但有弟兄们为伴,在地下也不会孤单寂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