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但不管是之前的陈珞,还是现在的陈珞,都不曾像如今这样在她面前露出疲惫之色,仿若那肩上背着一座大山似的。
  长公主突然间就泪如雨下。
  “你这是要和陈珏赌气呢?还是真的想做镇国公?”她是真心不想让陈珞趟镇国公府这浊水,把余生浪费在这些人身上,不值当。
  陈珞觉得他母亲已经不可救药了,自己身上流着鲜血,还在怜悯别人的日子不好过。
  “这有什么区别吗?”他再次质问长公主,“我要和陈珏赌气,夺了陈璎的期望就是对她最大的报复了;我若真的想做镇国公,陈珏一样得气死。你有这功夫,还不如给我讲讲我父亲到底抓了你什么把柄……”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长公主忍不住辩道,“我不是怕你父亲,而是不想再和陈家有什么瓜葛。”
  看都不愿意看!
  听都不愿意听!
  她想想自己的姓氏之前要缀上陈愚的姓,就觉得一刻也不能忍受。
  她的儿子要是做了镇国公,她岂不是一辈子都困在了陈家这一亩三分地里,就是想不闻不问也不行?
  但儿子这些年也的确太委屈了。
  长公主在心里仔细琢磨着,要是跟皇上说这件事,她应该怎么说,什么时候适合?陈愚这些年来做了那么多的事,不就是想让陈璎继承家业吗?他要是知道了,肯定不会善罢干休。
  她虽不怕他,可两人真的撕破了脸皮,只会让陈珞成为笑话。
  长公主看了儿子一眼。
  陈珞心里仿佛又燃起漫天的火光。
  他不明白,她母亲有什么好怕的?
  就算是和金松青有私情又怎么样?他父亲难道还会主动去嚷自己戴了顶绿帽子不成?这种事,只要皇上不追究,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她与其和他父亲妥协,还不如想办法让皇上拉偏架呢?
  陈珞眉宇间浮现出焦虑之色,懒得等她母亲去权衡算计了,毫不客气,甚至是有些粗鲁地道:“母亲,连我都不知道你和金松青的事,陈珏怎么会知道?那天宾客盈门,二皇子突至,连我都以为你在陪淑妃娘娘说话,陈珏怎么会知道你去见了金松青?若我还在总角之年,定会觉得陈珏很厉害。什么事都瞒不过她。
  “可我现在已经在宫里当差了,父亲有多大的权力,对内宅能控制到哪一步,我心里也是有谱的。如果说陈珏这么做,背后没有父亲的影子,就算是你相信,我也不会相信的。”
  不然他母亲也不会回到莺啭馆就开始查身边人的行踪了。
  他撇了撇嘴,继续道:“谁做事都有个目的。从前我总是想不明白,为何父亲纵容着陈珏和我闹。
  “我现在也没有真的弄明白。
  “可我想,这世间万物总逃不出一个缘由。
  “我既然弄不懂父亲,就不要去懂了。我只需要知道,我和陈珏闹了之后,谁能得利,我也就知道父亲要做什么了。”
  最后,他问长公主:“您说,是这个理吗?”
  长公主已泣不成声。
  陈珞和陈珏不和,谁得了利?
  当然是陈璎。
  他不声不响的,别人都觉得他夹在姐姐和弟弟之间,为难。可谁又知道,每一次陈珞和陈珏闹过之后,皇上也会觉得陈璎难做。陈璎羽林卫的差事,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我帮你去问皇上。”长公主道,抽泣着拿了帕子出来,擦着脸上的泪,“只是有件事,我得跟你提前说明白了。就算我出面,皇上也未必会答应让你做镇国公世子。”
  陈珞听着,倒愣了半天。
  他虽说来求母亲,却并没有指望长公主能答应。
  他不过是想着自己既然要和陈璎争这世子之位,少不得要四处走动,与其让他母亲从别人嘴里知道这件事,还不如他提前跟他母亲打个招呼,免得她母亲到时候又不高兴,白白让外人看了笑话去。
  长公主却以为陈珞是在责怪她说话太没诚意,不由得长叹一口气,想了想,索性跟他交了实底:“自本朝开国,国公只余三人,其中又只有镇国公如今还领着差事,其他两家,也就只留个名了。你只道我是瞧不上这爵位,却不知如今能顶事的功勋之家也就镇国公府、清平侯府这几家了。
  “当年你舅舅为能在庆云侯府面前说得上话,把我嫁进了镇国公府。你又怎么知道你舅舅不是想把镇国公的爵位做为安抚臣子的诱饵呢?”
  陈珞大悸,望着依旧如花信少妇般年轻面孔的长公主目光如炬。
  长公主苦笑,道:“你以为我真的日日只知道吃喝玩乐,宴客游嬉?你舅舅不愿意出面为你争这镇国公世子的位置,我心里就怀疑了。只是我一直没弄明白你舅父是怕你父亲倒向庆云侯府了呢?还是想拿这个给未来的太子做人情?你想做镇国公世子,我们还得从长计议。”
  陈珞混混沌沌地应了一声,心里却如乱麻,不知道从何理起。
  他当然知道皇上在顾忌什么,甚至可以说,朝中人人都知道皇上在顾忌什么。庆云侯这些年一避再避,连立储之事都不敢轻易提起,不就是怕引起皇上的不快,令皇上觉得他妄自尊大,干涉朝政吗?他想过皇上不愿意帮他出头,却没有想过皇上会拿镇国公的爵位来给未来的皇帝做人情。
  他又想到乾清宫莫名其妙出现的那支香。
  陈珞不由捏了捏手掌。
  原来他想,这件事可以放一放,如今却知道,这件事怕已是最要紧的一件事了。
  他母亲能想到的事,他父亲肯定也会想到。
  所以他父亲不急着给陈璎请封世子。
  只是这样一来,陈璎的婚事就尤为重要了。
  陈珞手心传来一阵刺疼。
  他知道,是他的手捏得太紧,指甲掐破了掌心。
  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当他怀着恶意去想这些事的时候,有什么事是他想不到的?又有什么事是他不能想的呢?
  陈珞慢慢地站了起来,推开了厅堂的窗棂。
  仲夏正午的阳光明亮地照射在院子甬道中的青石地砖上,仿若有滚滚的热浪在翻滚。
  *
  王晞那边不是盯着冯大夫就是盯着大掌柜的,可惜两边一时都没有什么进展。
  她嫌弃天气太热,只搬了个摇椅在檐下放着,每天和白果商量着乔迁宴客的事。
  她让王喜在正屋前移栽的那株葡萄树到底种得太晚,勉强长出几根枝芽来,那搭葡萄的架子倒给了香叶好去处,整天爬上爬下的,把照顾它的人吓得不行,拿了鱼干在葡萄架下“喵喵喵”地哄它下来。
  常珂进来的时候见那一人一猫身边都围着一群人,热闹得很,忍俊不住就笑出声来。
  王晞不由面露喜色,忙起身迎了她,道:“不是说你们都忙着帮施珠布置晴雪园么,你怎么有空过来?”又吩咐白术去拿了冰镇的果子和点心招待常珂。
  常珂也不和她客气,坐在了她的摇椅旁,喝了口茶,歇了口气,笑道:“我们是都去了。不过,这个我们先要除了二姐姐,她的婚事定下来了,大伯母拘着她每天做针线,她不得闲;还要除了潘小姐。人家太夫人要去庙里还愿,做三场法事不说,还要亲自抄一本《金刚经》,刘夫人等女眷走不开,请了潘小姐去做陪,她这几天忙着准备去庙里的事。
  “剩下一个三姐姐,一个我。
  “襄阳侯府的四公子前些天骑马摔了下来,三姐姐要去庙里烧香,准备和潘小姐同行。
  “单余一个我,出身低微,又不懂眉眼高低,能做个什么?”
  最后这句话,却是负气而说,想必是又发生了些什么?
  王晞自然不会去多事。
  常珂和她是表姐妹,和施珠也是。常珂愿意告诉她,她当然乐意(听),常珂要是不愿意告诉她,她只当没听明白。
  王晞只劝她吃果子:“刚刚从广东那边运来的荔枝,一路用冰镇着,味道还挺好的。”
  常珂看她一派舒适惬意,到了嘴边的话反而觉得说出来不太妥当,干脆把话重新咽下,一心一意地只和王晞吃着果子,说着闲话:“你什么时候宴客?可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别的不行,给你搬个花啊草啊的,还是没问题的。”
  第九十三章 婚事
  王晞怎么可能让常珂帮着她搬花莳草呢?
  她拿了厨娘新做的冰凉粉招待常珂。
  晶莹剔透的冰凉粉,浇上焦糖色的枫糖霜,点缀着红的蜜豆,绿的香瓜,黄的芒果,白的香梨,在井里镇过,用琉璃碗装着,一口下去,甜到心里,凉到心里,暑气都消散了几分。
  “好吃!”常珂说完,忍不住又吃了一大勺。
  王晞抿了嘴笑,道:“是我们那里的小吃,用薜荔果的籽做的,不过不能吃得太多,这里面加了石灰粉的。我每次吃它就觉得像在吃毒药似的,可还是爱吃,忍不住每年的夏天都要吃上几次。”
  京城也有卖的。不过,常珂不知道这里面放了石灰粉的,端着那半碗冰凉粉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最后想了想,倒和王晞一样,既然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是这么吃过来的,想必她吃少一点应该也没什么关系吧?
  她高高兴兴地把剩下来的半碗冰凉粉吃了。
  两人重新说起乔迁的宴请来。
  照常珂说,只请了吴二小姐和陆玲、潘小姐就行了,薄府的六小姐那边多半说的是客气话,未必会过来,打个招呼就行了,她愿意来就来,不愿意也不勉强。
  照着王晞的脾气,她不会请薄家六小姐,可她答应了陈珞帮他打听陈璎的婚事,这些小姐们就很有必要认识一番。不要说薄家六小姐了,像襄阳侯府的几位小姐,也得下个帖子才是。
  两个人就吃着王晞厨娘新做的绿豆糕,商量着要请的人。
  王晞就觉得心情有些烦躁。
  冯大夫那里事情还没有着落,大掌柜那里答应帮陈珞请个幕僚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打听陈璎的婚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偏偏施珠那里明天还要宴请富阳公主,施珠早些日子就放出话来,这是个认识京中贵女的好机会,永城侯府的小姐们都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捧个场,不管是对自己的婚事,还是出阁之后的人脉都有好处,她就想着到时找个借口蹲在自己小院子里避暑。
  想到这里,她想起了刚才常珂和她说的话,不由好奇地道:“二小姐的婚事是什么时候定下来的?怎么没有声张?是刚刚说定还是已经要下定了?”
  刚刚说定常有反复的时候,不作声倒说得过去。若是已经定了下定的日子,这婚事就不可能更改了,还不说一声,下定的时候没有人去看热闹,两家的面子上都不好过,这就有些不太寻常了。
  常珂原本就是来跟王晞说这件事的,被王晞的左一碗冰凉粉,右一碟绿豆糕闹得,倒把这件事给忘了。
  她忙压低了声音,凑到了王晞的耳边轻声道:“是大姐的婆婆帮着做的这个媒。那户人家姓黄,公公虽只是个六品的武官,却也是武举出身,家资不菲。和二姐订亲的是他们家的次子,据说小小年纪已经是武举人了。大伯母非常的满意。大伯父和祖母也都没有说什么。倒是二姐闹了好几次。只是大伯母铁了心要让二姐嫁过去,没正式下定之前,估计不会大肆宣扬。”
  王晞没见过永城侯府的大小姐,不知道她是个怎样性子的人,对于这门亲事自然也不好说什么。
  和永城侯府相比,黄家的门第也的确低了一些。
  可永城侯和太夫人都没有吭声,不免让人多想。
  王晞问了问黄家的二公子长相如何,多大的年纪,家里还有些什么人之类的话。
  常珂有的答得出来,有的答不出来,不过,她倒说起一件事:“黄家据说是做米粮生意起家的,据说他们家早年和庆云侯府还有生意往来,所以才赚得盆满钵满的,要不然,他们家一个跑漕运的,也不可能让子孙读书习武,当官坐府了。”
  王晞心中一动。
  常珂长在侯府,自然不知道生意上的事。
  她却是耳濡目染。
  之所有盐引这个东西,就是因为从南往北,通过漕运往九边运送粮食损耗太大,才将这些粮食都放给了商贾,那些商贾自己承担运粮的损耗,然后拿粮食到九边换了贩盐的凭证,到盐运使那里兑换官盐,贩卖给百姓。
  这其间,不知道有多少文章可做。
  若那黄家当年搭上的是庆云侯府,赚了个盆满钵满倒也不稀奇。
  只是这样一想,只怕庆云侯府赚得更多。
  王晞想到本朝有位国舅,靠着以次充好倒卖兵部的军袄大赚特赚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