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120. 机缘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阿明忽然想起宋朝李纲的《病牛》诗来了,默念了一遍又一遍。
  阿爸老了很多,腰板儿不像从前那般地直挺挺了,两鬓也已斑白了,脚底板儿、两只手儿全皲裂开了,像鬼斧劈开的千壑万涧一般。那厚厚的茧儿,还有冻疮,像起起伏伏的山包那样绵延在涧壑边,叫人看了心酸不已。
  阿爸双手双脚的皮肤就像树皮儿那样毛里糙佬1,有时他泡过手脚后,坐在小凳儿上,不停地抚摸,以減轻皲裂的痛楚。而稍稍一揭,便会揭下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皮儿来。他的床上每天都有这些脱落下来的白色的厚皮2。莲子怕腻心,所以早就和他分床睡了。
  如果说仅仅起早卖豆腐,那也就算了,他白天还要去厂里上班,这么辛苦阿爸是如何一天天坚持下来的,对阿明来说,简直难以置信。
  阿爸的影子虽然细长但坚忍不拔,然而最最勤劳的牛也要老起来的,也有病倒的时候,阿爸就像一头力耕负重、不辞劳苦的老牛,阿明不敢想象他拖垮后病卧在残阳之下的情景。他一边推着车儿,一边默愿着阿爸能早日结束这卖豆腐的日子。
  可是,他长这么大了,不但没有挣下一分钱儿,而且有可能结婚的钱儿也要依靠大人,这叫他难过得要死,甚至怀疑起当初是否应该放弃读书,而是去跟小洁摆地摊儿了。。。。。。
  阿明因为要下基层检查春节供应工作,所以帮阿爸车儿推到满觉陇后,就回城里了。春节一过,放假了,帮得也就可以迟些。大年初二的这天,他正忙碌着,一个声音在耳边响道:“咦!小鬼头,是你呀!帮你阿爸卖豆腐?”
  阿明抬起头来,还认得出那大伯,就是帮子女管摊儿的教书先生:“是我呀!大伯,你还认得我?”
  “当然认得。那时我同你谈起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郁达夫的《迟桂花》。嗨,豆腐爹,你儿子有文化,懂礼貌,将来很有前途的。”老翁一边买东西,一边对锡顺道。
  “我们家里没人吃官饭,也就指望这个老四了。”锡顺道。
  老翁:“哦?他是你家老四?那一次他带一批团员来桂花厅搞活动,在我摊儿上吃的夜饭。”
  锡顺:“那时光他是菜场的团支部书记,现在是区蔬菜食品公司的办公室主任了。”
  老翁:“有出息!有出息!自古到今,有文化总比没文化好。老四呀,你阿爸不管刮风落雨,天天来卖豆腐,实在是很辛苦的,你要好好交求上进,今后就不会再吃你阿爸的苦头了。”
  阿明:“大伯,这我晓得。”
  老翁:“不过,官场有时蛮黑暗的,官饭也不是很好吃的,你要敏于事,慎于言。”
  阿明:“大伯,你的关照我会记牢的。”
  老翁:“老四呀,你阿爸做人很诚实的,也很诚信的。前几天下雪儿,路难行,东西都贵了许多,你阿爸豆腐还是赚1分钱一块,其它东西也照常,也从不卖谎秤3。我们平时家里要派用场,叫他带点其它商品上来,他也从来不抛锚4。做人,说到头,一个‘诚’字最重要,特别你现在做办公室主任了,一定要记牢。”
  阿明:“嗯!”
  豆腐卖得差不多了,锡顺叫儿子先回去,他还要去三台山给农家送点东西,于是阿明先回城了。
  他骑车到了闹市口,那里已变成农贸市场了,因为过年,摊儿并不多,但有不少小伢儿跑来跑去的,放着鞭炮;也有稍大一点的孩子围着一个车摊儿,翻着大书儿、小书儿。
  这天太阳是不错,但风儿还是冷兮兮的。阿明骑到了车摊儿前,一看那摊主的脸儿黑黜黜、精精瘦的,戴着一副眼镜儿,一顶破鸭舌帽儿压得低低的,脖子上套着一块方格子的旧围巾。他上着一件袖口补过的灰白色的薄稀稀的棉袄,下穿一条藏青色膝盖头已白涂涂的卡其布裤儿,脚踏一双翘了头炸了边的系绳儿皮鞋。他感到很冷的样子,伛着背儿,呵着手儿,跺着脚儿,一副罪过相。
  他的车儿是手推的,四个橡胶小轮子上有四个木档儿,上两层放小书儿,下两层放大书儿,书不是很多,或许已卖掉了一些。
  阿明觉得有点儿面熟,但一下子又记不起在什个时光、什个地方见过他。他停下车儿,想看看有没有对自己胃口的书儿。
  “喂,你是不是叫阿明,阿龙的阿弟?”那人托了一下眼镜儿问道。
  “我是叫阿明,是阿龙的阿弟,你急个套认识我?”阿明道。
  “我是你阿龙的同学,叫高波,你小时候还到我四宜亭的家来玩过哩!”
  “你是高波?”
  “我就是高波,你不认得我了?”
  阿明被他这么一说,忽然想起来了。那是很早以前阿明还在读小学的时候,也是冬天,老二带他去高波的家玩。
  坐的楷书走的行书跑的草书,高波的毛笔字写得太好了。那晩,他在一张一寸照片的反面和洋火壳儿5上分别用蝇头小楷和行草各写了一首***的七律,太漂亮了。
  他不但字儿写得好,记性也超乎常人,三百首唐诗能够倒背如流。可惜的是,他半夜里收听《美国之音》,被人检举揭发后劈了三年劳动教养,关到余杭樟山去了。
  “高波,我记起来了。你怎么。。。。。。”
  “阿明,我从笼儿里出来快半年了,没单位要我,街道也不给我安排工作,没法儿,只能靠此维持生活了。”
  “你好像只劈了三年,急个套现在才出来?”
  “阿明,你看过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吗?书中有句话说:‘偏见便是盗贼,恶习便是杀人犯。’偏见往往忽左忽右,叫人头脑发热、狂躁,从而丧失正确的判断;恶习往往随心所欲,位令智昏,大涛大浪的叫人闻风丧胆、屁滚尿流。如果这些再不彻底杜绝的话,我们中国就没希望了。我在樟山农场里申辩、抗争,被加了刑,移关到金华十里坪去了,连头带尾算起来将近十三年,还是減刑五年才提前出来的。”
  “高波,我小时候就很佩服你的才能,或许你在里头吃尽了苦,人样儿都变了,我几乎认不出你来了。”
  “阿龙现在急个套?有不少次路过你家门口,都没看到他。我们这种人,臭得像臭带鱼,社会上没人要看,你妈的脾气我晓得的,一有事儿就烦心,所以就不进去烦她了。”
  “阿龙结婚了,在大新服装厂做裁缝,马上就要去日本工作了。”
  “哦,还是他有出息。”
  阿明挑了本0.65元的《对联欣赏》,摸出五块钱,再三不要他找钱,跨上自行车就走了。
  “阿明!傍到阿龙,告诉他我高波出来了!”
  高波的声音在风中似乎有点儿颤抖,也有点儿凄凉,阿明听来,喉咙口便酸几几了。
  回到公司,他泡了杯茶儿,随意翻起书儿来。书中的一句“但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令他想起阿爸的卖豆腐和高波的卖书儿来。春节家家团圆欢庆,吃好穿好睡好,但命苦的人照样要冒雪迎风,照样要辛苦地劳作。
  “这世道,姓‘社’姓‘资’不谈了,讲‘特色’了,理想和信念也有‘特色’吗?人呀人!唉!一年比一年更有贫富贵贱之分了,人们很少谈理想和信念了,谈的大都是金钱和美女,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啊!”阿明不由得这样感叹道。
  “金钱、美女与理想、信念是相克的,就像天晴了就有太阳,天阴了就没太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愿望是好,效果却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他想到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这天是郑经理、丙千和刘三姐值班。温州佬施老板5000元起家,做了一只罩儿里会转动的电烤炉,在春节前与公司联营开了一家吴山烤禽店,就在吴山路的62号。店儿不大,但烤箱里烤出来的鸡儿色香味俱全,肉质鲜嫩得没法形容。这是杭城的首家烤禽店,生意好得没对位,大伯大妈腰儿硬了腿儿酸了排个半小时一小时队儿买到烤鸡是很正常的。三十多年过去了,这家店直到今天生意也好得出奇。
  烤鸡的盐、味精、花椒等料儿的配方是独家秘笈,归施老板和他的子女掌握,而要求是放养的鸡儿的采购则由公司负责,是从安吉、徳清、桐庐等乡下收上来的,然后拉到定安路菜场的豆芽菜工场去宰杀。公司人员晚上轮流到工场里去帮忙拔毛毛、剖肚皮。那门店墙头的红纸儿上,阿明在抄写介绍烤鸡完后的两边,用毛笔随手写了“一鸡啼吴山,万家飘葱香”大大的十个字。
  施老板身高至多1米60,瘦小得像没长大的鸡儿,但头脑子灵光得一塌糊涂,中山装的袋儿里总放着一只计算机,与公司的帐目一分一厘都算得煞括儿清爽。
  他在经理室与郑经理似乎算了一通子帐后,两人叼着中华牌过滤嘴烟儿出去了。
  “阿明,你今天跑不跑出去?”丙千旋进阿明办公室,递过来一支大前门过滤嘴烟儿,问道。
  “我不跑出去。”阿明接过烟儿,先给丙千点烟。
  “老板出去了,我回家去一趟,有事来叫我一声。”他就住在清吟街的口子上,一炮仗的路儿。
  “你去,不用来了,有事我会来叫的。”阿明道。
  丙千走后,阿明静下心来,练起了毛笔字。他有段时间不练了,高波那漂亮的字儿浮现了出来,所以手也有点儿痒了。
  “叔叔,给你!”
  一个稚嫩的声音在阿明的身后响起。阿明转过身来,一个小男孩双手捧着瓜子、花生和糖果,两只大眼儿水灵灵的,皮肤白里透红。
  “叔叔,给!妈妈叫我拿过来给你吃!”小孩把东西放在桌上,转身跑了。
  阿明忽然想起刘三姐也值班,这就像一扇久关的门窗开了缝儿,一股清新的空气吹了进来,一缕和煦的阳光照射了下来,顿时起了精神。
  这小男孩刘三姐带来过公司一次,叫军军,挺漂亮,也很文静,大家都喜欢他。阿明喜欢女孩,但心中装着刘三姐,也有点爱屋及乌的味道。
  公司没有其他人,他再也坐不住了,便搁下毛笔,转入会议室,推开边角上虚掩的门儿。
  文印室里温暖如春,原来刘三姐把公司烧水儿的小煤炉拿了进来,和儿子烘着身子,嗑着瓜子。
  “妈妈,叔叔来陪我们了!”小军军拿着玩具枪,蹦跳了起来,拉阿明坐了下来。
  刘三姐只脉脉的一眼,只浅浅的一笑,足以叫阿明神魂颠倒了。
  “刘三姐,没想到。。。。。。”阿明一时不知道下面该如何说。
  “阿明,没想到什么?”刘三姐抓了把瓜子,放在阿明的手上道。
  “没想到、没想到——日子过得那么快,你有儿子了,这么发靥6的,像你!”
  “有个伢儿,管管太吃力了。阿明,你没尝过味道,不晓得。”
  “是的,是的。一个人管起来更吃力了,我可以想象得到。军军大起来,放到幼儿园去会轻松一点。”
  “阿明,你都二十六岁了,还没找好对象?”
  “对象难找,真的难找。”
  “你会不会要求太高了?”
  “急个套说呢?过去要求是有点儿高,现在不是我要求高,而是人家对我要求高了。”
  【注释】
  1毛里糙佬:杭州话,粗糙之意。
  2厚皮:杭州人对皮肤碎屑的叫法。
  3卖谎秤:杭州话,缺斤少两之意。
  4不抛锚:船不停泊、汽车无故障,杭州人引喻某人做事牢靠,说话算数。
  5洋火壳儿:杭州人对火柴盒子的叫法。
  6发靥:杭州话,除有趣、好笑外,此处为漂亮、可爱之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