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院系调整

  自从进入91年开始,学校就开始逐步进行院系调整,这轮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一些系升级为学院。这个过程是逐步进行的。
  很多院系的历史在这里,出现了教大的变化。很多曾经在这次调整过程中,被合并的院系,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活得还很不错,例如检测系。
  不过这些变化,根本就不为人所知。
  在十月份,一个新成立的院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半导体系成立了。
  ————————
  半导体系独立出来的呼声,自从led大会之后,就是越来越高。毕竟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好的基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讲究的就是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就是几个山贼造反,也要跟天意扯上点关系。
  几千年历史里沉淀下来的文化,还是有其道理的。
  检测专业现在的状况,也跟名不正,言不顺有关系。
  从事过mems相关项目的教职工,大概率会顺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毕竟这条路,出成果跟容易,以后的出路更加宽广,机会更多,更不要提国际上的认可了。
  所以mems项目,就成了检测专业的失血点。跨界的结果,就是人员跨界以后,不再回头了。
  ————————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半导体材料专业。
  半导体材料的教职工,随着led的兴起,不论是个人,还是专业,都发表了大量的成果。但是他们并没有面对检测专业所面临的困境。
  反而由于led的名头,开始出现了人才聚集的现象。
  这里的原因有几个。
  第一个,条件。
  材料专业由于与光电科研,这个世界上顶尖的led公司结盟,找项目,出成果,都相对容易。这个条件,即使是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
  人们出国,有为生活所迫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如果出国以后,发展机会还不如留在国内,那么出国的吸引力也就大为下降了。
  在led领域,至少目前,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学校能够提供类似的条件。
  第二个,人员补充。
  名正言顺之后,专业里,即使出现个别人员流动,人员补充也很容易。毕竟半导体这个名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检测专业则不同。他们的人员补充,主要是来自检测系的其他兄弟专业。
  而补充进来的人,又会面临相同的问题,那就是mems项目的吸引力和前景更好,这些人的选择是什么?
  这个从童子军的报名,就能看到苗头。当检测系的学子,有机会进行选择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选择那个前景更好的。
  第三个原因,利益。
  半导体材料专业在与光电科研合作的过程中,除了论文合作方面的机会,还有利益上的分成。这些都在点点滴滴的改变着人们的心理预期。
  人,有的时候,只是要个希望。
  有了希望,就能坚持下去,不论多么困难。
  除了与光电合作,冰城的led产业圈,也带给了专业老师们,更多的希望。
  冰城突然兴起了大大小小的一批led企业。而真正懂led是怎么回事的,说实话,也就是半导体材料专业的这批人了。
  所以,不少教师被各led公司请去当顾问,或者干脆就是技术入股。
  出国是为了钱,现在有了不出国,就可以挣钱的手段,为什么还要出国?
  在这种情况下,半导体材料专业的吸引力,是在逐日增强的过程中。而不是减弱。
  这三点,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但都跟名正言顺有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半导体系已经到了非成立不可到时候。
  否则,检测专业遇到的困境,检测系遇到的困难,将来工大也会遇到了。
  ————————
  新成立的半导体系,下辖了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半导体应用这三个主要专业。
  其中的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是两个原有专业。分别从材料系和电子系整体划拨而来。
  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就是原来的微电子专业。微电子专业这两年也在快速成长,他们的led大屏模组专用ic,作为出师之作,在业界也算是一炮而红。
  这次的调整之后,本科招生也就水到渠成了。
  mems,以及lcd则被划归到了半导体应用。这个专业以后,也许还会面临进一步的拆分,lcd将来很有可能会独立出来。
  隶属于同一个院系,不涉及其他利益方,以后的拆分,就会容易很多。
  王立国教授,带着一批人,牵头这个新的专业。
  无论哪一方,都希望由他出面。一个是他的名气比较大,哪怕只是挂名,也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也是由于成永兴与他之间的特殊渊源。这个专业,想要成功,光电科研的助力,就是必须。
  同样道理,第一任的半导体系主任,也就落在了希占平名下。
  随着新院系的成立,就是一系列的人员调动。各院系都开始提供人力,一些学校内部的人员,借此机会成功跳槽。
  在半导体系成立的过程中,损失比较大的是电子,材料和检测三个系。
  损失最大的,是检测系。其他两个院系,仅仅是损失了一个专业。但是检测系,则是损失了两个专业。
  检测专业本身,差不多是成建制的损失掉了。这还没有完,他们还不得不重建这个专业。
  虽然从院系的角度来说,各单位都或多或少的损失了力量,但从教职员工的角度看,他们都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的院系调整,其本质目的,还是增加对光电的支持力度。
  但这种支持,并不都是通过调整专业来完成的。并不是光电需要的所有支持,都被划归到了半导体系。
  例如led大屏,就被划归于电子系。led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荧光粉,气体,液体原料,仍然由材料系提供支持。
  经过这么一轮梳理,工大对光电的支持,差不多是全面加强和明确。
  至于检测系,他们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光电科研的股份。
  学校对lcd项目的全线支援,光电科研,会对这部分的支持力量,予以承认,并给与补偿。
  但这种支持,都不是金钱或者物资上的支持。它们的价值很难界定。
  好在光电科研的股份结构非常简单,只是两个大股东,加上少数的个人股权。
  所以,原则上只要成永兴点头同意,就可以了。也是由于股东结构简单的缘故,连增发流程都不需要走,成永兴直接把自己名下的股份,拿出了10%,进行了转让。
  其中的5%,转交给了检测系,作为这么多年的培养以及损失的补偿。
  另外5%,则划拨给了新成立的半导体系。
  经过这一次转让,检测,半导体两系,均成为了光电的股东。
  这部分股份,就成了双方日后联系的纽带,利益也就一致起来。两个系均会从光电的成长中获益。
  ————————
  当然了,这些股份的划归,也引起了众多的反弹。其中反弹意见最大的是后勤部。他们是人员损失最严重的,但什么也没有得到!
  材料与电子系,虽然也有些杂音,但他们有其他渠道与光电合作,多少还有些心理安慰。
  光电的规模今非昔比。总资产,已经过亿,估值更高,任何一个小数点的股份,都是巨大的财富。
  不过,这些股份,完全是从个人名下转移出来的,既没有什么文字说法,也没有什么人来判断对错,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于在led项目中,成永兴占股过高的一次纠正过程。
  ————————
  半导体系独立以后,又一轮的院系调整,开始在酝酿。
  材料系已经升级为材料学院。电子系则酝酿着跟半导体系合作,成立新的电子学院。
  曾经的敌手,转眼之间,就又会成为朋友,世界就是这么有趣和奇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