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525节

  在范教授的建议下,老村改造完成后,将正式命名为吕家村民俗旅游区。
  结合现有的资源,将会打造古街、古桥、古道、古祠、古庙、古宅、古校、古泉、古哨等建筑。
  泉南是与青照县也在全力推动吕家村争取全国文明村。
  相应的,青照县、吕家村和杜大海合作的吕家村度假村项目,也进入施工阶段,吕家村民俗旅游区特色美食街和赵振相距不远的美乐堡游乐园项目,也通过了审批。
  县里的规划,也是打算围绕吕家村做些文章的,就长远计划来说,吕家村的地,算上责任田,其实不够用。
  吞并其他村是一条路,但这条路不好走。
  有些事未雨绸缪,需要考虑在前面。
  吕振林也和吕冬私底下专门商议这事:“咱们村最大的好处,就是构成相对简单,人心比较齐,管理起来也不用耗费过多的精力,一旦跟别的村合并,这样的局面势必会被打破,尤其咱们村上上下下一千多口子人,是从最困难的阶段熬过来的。”
  吕冬明白吕振林的担心,也在考虑这件事。
  吕振林捧起大茶杯,喝了一大口,说道:“最苦最难的阶段,咱们村男女好少一起上,硬生生挺过来的,刚开始干的那年冬天那么冷,又没有自动机械设备,全靠村里的人,老的你二爷爷二奶奶都去帮忙,小的兰兰都去拿刀劈猪头,吃过了苦,才有了后来的甜。”
  他像是问吕冬,更像是问自个:“要是外村的人一并进来,也享受到各种分红待遇,村里人心咋平?低了,后来的人有意见。高了,咱村这一个个,能愿意?到时就算我,也压不住。”
  严格说起来,吕冬在一些方面就是个典型的吕家村人,从小跟在七叔后面耍,怎么可能不受到七叔的影响。
  “咱们村就不吞!就未来三四年,咱吕家村的地还够用。”吕家村毕竟不是发展重型工业的,吕冬这个吕家村人,考虑问题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吕家村的利益,然后才是其他,很正常的一件事。他说道:“人手,尤其工人,不会缺。”
  他简单说道:“三爷爷,这两年形势格外明显,指望地里赚钱,哪怕种经济作物,其实也很难。现在年轻的有几个愿意种地的?不都想着上班或者打工挣钱,咱们各个厂子的待遇摆在这里,有的是人来应聘,万一,从最坏处考虑,就算周围几个村抵制,能挡得住县里其他地方?能挡得住外县人过来?”
  吕振林缓缓点头,说道:“如果县里非要让咱们合并?”
  吕冬问道:“县里露过这方面意思?”
  “暂时没有。”吕振林想了想,说道:“我是看了南山和花溪的一些材料,有这方面的担心。”
  吕冬知道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县里领导暂时还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这方面,未来不好说。三爷爷,县里暂时没计划,咱们也不要提,毕竟几年内人和地都够用,要是县里提了,就想办法拖一拖。”
  这爷孙俩终归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私底下打着的都是吕家村的小算盘。
  尤其吕冬,本来就有考虑,这时越说越顺畅:“拖到咱们拿到全国文明村,拖到村里产值高了,县里提出的计划,只能是建议,不能成为决议,咱们也有资本谈,争取对咱们村最有力的局面。”
  吕振林认可:“也是个办法。”
  吕冬进一步说道:“只要咱们村实力足够强,将来不会缺少发展空间,县里想要围绕吕家村做文章,周围的村庄自然要县里负责安置。如果县里没有发展空间,咱们还能走出去,在其他地方建立工厂或者投资做别的,现在全国各地眼巴巴瞅着投资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
  他笑了笑:“再说一点,要是咱们村起来了,县里能不重视村里的意见?”
  吕振林说道:“可以。”他直接说道:“等下次村委开会,你再具体说说,咱们得先统一一下思想。”
  这方面很容易,吕家村的人吃苦受累,发展起来了,没人想让外面人横插进来摘桃子。
  最难的时候你不来,有便宜可以占的时候跳出来了,搁谁也不愿意。
  第551章 新村
  从办公室里出来,吕冬碰到了李文越,李文越提着个掉了腿和镜片的眼镜,正在敞开门的大队库房里找工具
  吕冬喊他:“文越,咋了?”
  李文越一手拿着螺丝刀,一手提起眼镜让吕冬看:“刚去度假村工地,差点叫个女的倒车撞上,人躲开了,眼镜掉了,车轮子把眼镜给压坏了,你看还能不能修。”
  吕冬接过来,看了一下:“不是螺丝的事,框和腿都断了。”
  李文越又把螺丝刀放回去:“近视真烦人,没了眼镜,小东西看不清楚。”
  吕冬问道:“谁给你压的?”
  “经常去烦老杜的那个女的。”李文越简单说道:“开辆宝马,跑起来不管不顾。”
  吕冬明白了,进了杜大海公司的孙莎。
  李文越眼镜收起来:“今天晚了,等明天我去县城配眼镜。”
  吕冬提醒道:“多配一副,当备用的,你现在工资,也不差这几个钱。”
  一进入十月份,李文越就回村里开始实习,主要在吕家食品公司任职,但村里这边的事也在负责,经常跑杜家的度假村工地和赵振的游乐园项目。
  李文越问吕冬:“要回家?”
  吕冬说道:“去新村那边看看。”
  “正好,这会我没事,一起去看看。”李文越跟着吕冬出了大队院子,说道:“打抓阄完事,我还没过去看。”
  吕冬笑起来:“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
  新村大体上快完成了,各处房子都建好了,位置的分配上,采取的是抓阄的方式。
  当然,抓完以后,在村里正式向上面申报之前,愿意私底下调换的,两家也可以申请调换。
  吕冬家里是胡春兰去抓的,运气还不错,邻居全都是关系不错的,一边是李文越家,另一边是七叔家。
  远亲不如近邻,这话不止说说,有个好邻居,能省不少麻烦事。
  李文越边走边说道:“老杜他爸真有意思,老杜明明神烦那个女的,他偏偏把那个女的拉到公司里面来,父子俩不闹才怪了。”
  吕冬随口提了一句:“孙莎家里不简单,又是独生女。”
  李文越这些年跟着村里公司没少往外跑,一听就明白了:“老杜……也怪可怜的,先是宁雪,接着又碰上这个。”
  “不说他们了。”吕冬换了个话题:“你出来实习,袁静还在学校?”
  李文越说道:“她要等过了年才能出来。”
  吕冬问道:“去她爸在的统战部?”
  “避嫌,不去统战部。”李文越双手抄在口袋里,看了眼接近地平线的太阳,说道:“听她说准备进宣传部,过完年先去实习,再参加考试,她这种情况,只要过了笔试,谁也说不出话来。”
  沿着东西路来到小学校跟前,正好碰上小学放学,郭校长站在校门口维持秩序,这一年来郭胡子的严厉名声,早已在孩子间传开,一个个的学生在他跟前,都像是小鸡一样。
  等学生走的差不多了,吕冬和李文越都过去打了个招呼。
  比起自家村里的建松叔,郭校长绝对称得上严师的典范。
  过学校门口,新村已然可见,李文越说道:“郭校长很有一手,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三个高年级的成绩,在咱宁秀镇里,仅次于镇中心小学。”
  吕冬点点头:“很厉害了。”
  李文越又说道:“再过段时间,说不定就能超过镇中心小学了。”
  来到新村前面,进进出出的人和车不少,吕冬和李文越不停喊人打招呼,李文越也跟吕冬说了下,新村抓阄结束后,确定不会换房子的一些人,都开始装修,不少人甚至开始买家具往里拉了,毕竟过年前就会搬过去。
  满打满算也就还有四个月。
  村口为交通便利考虑,最终没有建牌坊,而是横放了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上面刻着吕家村三个大字。
  旁边,还有块颜色更深的石刻牌,上面写着——省级文明村!
  紧邻东西马路的是一个广场,搭配着各种简易健身器材,还在靠近西边的位置,专门建有两个室外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等场地。
  广场不算小,不过东西长,南北短,东西横跨整个新村的范围,北边不远处一路相隔,就是新建好的吕家村村委,三层办公楼带一个停车的大院子,里面种了很多常绿的绿化树。
  旁边是占地更大的村民娱乐中心、门头房区域和吕家村夜校。
  前者主要是供老人使用,年纪大的人闲下来了,要有个打发时间的地方。
  门头房不算特别大,也就开些小店用。
  吕家村准备在老村恢复吕家村大集,新居又带着院子,吃菜之类的都非常方便。
  后者则充当着普法教育、宣传政策、图书阅览和技能培训等作用。
  目前立起的宣传栏里,内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比如禁毒、禁赌和反传销反诈骗。
  任是哪个地方,都无法杜绝一件事,有部分人手里钱多了,就开始作,赌和毒这两样东西沾上了,可不是脱层皮那么简单。
  吕家村虽然建立了村民守约,但村规是在法律框架下的道德约束,说破天去也不可能大过国法,像开除户籍这种荒唐事,吕家村起码是干不出来的。
  事先的宣传预防,总好过事后的治病救人。
  村委和这些配套建筑后面,就是吕家村的居民区了,全是统一的三层楼加小院的设计,青砖灰瓦白墙,带着丝古韵。
  村里顶天就三百户人家,因此村落不算大,南北三条宽敞的主路,并排开六辆汽车没有问题,所有的东西路稍微窄一些,却也能并排过四辆汽车。
  吕冬和李文越家抽到的房子,都在村委后面第三排,靠近最东边的主路。
  其实村落不算大,四周交通出入都极其方便。
  比如村西边挨着文旅环路的陆路,这条刚修建完成的路直通大学城。
  北边不远处,就是通往食品厂区的柏油路。
  整个村落跟前面的广场类似,东西长一些,南北偏窄,但北边到柏油路之间预留了很大一块地,如果将来人口增多,随时都能扩建。
  吕冬和李文越跟街口上的一个叔说了两句,拐进东西路,进了吕冬家里的房子。
  每一栋房子占地相同,全是六分六的标准,首端正门带有廊檐,厚实的对开木门漆成黑色,尾端建有一个宽敞的车库,轻卡开进去也没有问题。
  进了正门,是青石板铺成两米宽的路,院落仍然是泥土地,后期如何使用,各家各户自个规划。
  这里是农村,九成九的院子最后都会变成菜地。
  院落北边是三层的小楼,看上去带着丝古韵,实际上全都是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不用担心那些老房子的木材虫蛀腐朽和老鼠到处打洞等问题。
  推开木门进去是玄关,再往里是最少有四十平的客厅,农村建房子,面积从来都不是问题。
  然后餐厅、厨房、室内卫生间一应俱全,一楼有两个卧室,厨房内侧连同着一个保姆房,不用保姆的用来当储藏室也行。
  二楼同样有客厅和双卧室的设计,也是考虑到一家两代人的生活。
  三楼其实是起脊的阁楼,可以住人,也能当储藏室,有这么个阁楼在,能有效避免二楼冬冷夏热的弊端。
  院子的东西两侧,建有两处储藏室,可以存放粮食蔬菜农具,可以放自行车电瓶车之类的。
  所有房子交付的时候,地面全都铺了瓷砖,墙上刮了腻子,窗户是质量上佳的深色塑钢产品,室内安装了暖气片和暖气管道,未来由村西边的锅炉厂房集中供暖。
  按照农村通常的标准来说,搬了家具进来,就能入住。
  愿意再装修也可以。
  楼上楼下看了一圈,吕冬和李文越回到一楼客厅里。
  两边都是同样的设计,李文越没必要再跑到另一边专门看,这时说道:“我爸说了,抽个空就直接搬进来,墙上随便弄些装饰的挂画之类的,家具买新的。”
  吕冬明白山叔的意思,说道:“这是等你找了媳妇,听媳妇的意见再装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