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实就虚8

  第十六节
  大凡世家大族,都有仆从副将。他这铁骨铮铮的样子,不由让吴明想起了葛义。葛义曾是赵飞仆将,南征逃回,还念着赵家的好,前去投靠,只是不大受赵无能待见,后来被吴明在成人轩策反成功。但葛义孤身一人,了无牵挂,和丰干城大不相同。吴明想了想,又挥了挥手:“就依将军所言。来人,把丰将军拉下去,给他个痛快。”
  当下又有两个武者闪出,不等他们去拉,丰干城站了起来,昂然走出。
  吴明暗自叹了口气,丰干城有家有室,投降的几率实在不大。要想他倒戈,不知要花多少功夫,而现在自己最缺的,就是时间。实没闲心和他墨迹,只能一刀砍了省心。
  他心下念头百转千回,但在外人看来,却是杀乏果断,连斩两员降将,眼睛都不眨下。那些趴在地上的顿时把头埋得更深了,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吴明走到谢露方面前站定:“想必这位,就是黄沙镇新任城守谢大人了。”
  这话隐约有些讽刺。谢露方直挺挺的跪着,却是不为所动。他对吴明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道:“草民一介白丁,当不得什么大人的称谓。这个城守之位也只是暂代,腆居城守之位,只为城中乡亲少受点苦而已。”
  吴明似笑非笑:“谢大人的过往,我也稍有了解。是原城守黄余的师爷,据当地人讲,黄余待你不薄。可旧主尸骨未寒,你就转投北汉,是不是有些……”
  谢露方眼中异色一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将军勿要多说,要杀就杀,我虽一介文人,却不会厚颜求饶。”
  哟,又是个个性十足的。以谢露方的经历,吴明满以为他会大声求饶,没想到却是个硬骨头。这人如不是伪君子,就是个真善人。他沉吟了下,正待想点花招套下对方老底。这时候,何定瑞满头大汗的从外面跑进来,兴冲冲地道:“将军,将军。你要的纸张,我找到了。”
  何定瑞聪明伶俐,兼且知书达礼。吴明对这小子的纯孝很有好感,就把他留在身边做了幕僚,以图有个照应。吴明站起来道:“有多少,可有多的?”
  冲进来后,何定瑞才发现院子里跪了一大片人,顿时面色一变:“卑职莽撞,耽误大人办公了。”
  吴明摆了摆手,接着刚才的话题:“纸张可有富裕?”
  “多着呢,存在仓库里,压了好几大叠,都是上好的宣纸。由于久没照料,这些宣纸都染了沙土,有些变色,真是浪费,唉。”
  一般来说,行军打仗是不需要纸的。但黄沙镇地理位置特殊,北汉为了监视这里,肯定得加派信鸽,以便传输。而信鸽传输,就少不了纸。黄沙城一下,吴明就吩咐何定瑞去找,没想到真找到了。
  吴明笑了笑道:“有纸就不错了,至于变色与否倒是无所谓,能书写就成。对了,西北民族众多,你会几种土语?”
  何定瑞道:“禀将军,小人生于斯,长于斯。家境不好,从小和父母四处流浪,十岁才定居平窑。所以西北几个种族的土语,多少会一些。”
  “会写么?”
  何定瑞有些茫然,实不知吴明问这个有什么用。他迟疑着道:“会一点,但如果太复杂的话,属下也无能为力。”
  西北种族众多,狄人、乌孙人、蓝目人等等,人口几十万的大族就有好几个。他们语言大多晦涩难懂,文字更是粗鄙,简陋不堪,最多只能传递简单的信息。自不可能像汉字一般,写出锦绣文章,洋洒万言。
  “自然不用太复杂,你把这些宣纸切成巴掌大小,用汉字和几种常用土语写明,北汉在汉水大败,我已攻破中西,尽起大军北上,若是给予配合,朝廷大军过境,亦不伤其分毫。再说上天有好生之德,百灵圣母劝导百姓支持南汉,刀枪无眼,别为北汉枉送性命,大为不值。对了,记得把我和圣母的关系通告天下,如此一来,说服力自然倍增。”
  何定瑞心头好奇,忍不住多了句嘴:“将军,写这些做什么?”
  扫了一众降将一眼,吴明眼中掠过一丝杀气,缓缓道:“让百灵教沿途分发,这样我们的阻力就少很多,甚至可能得到当地人支持。多备一些,越多越好。”
  这是攻心策啊。
  何定瑞面现难色,欲言又止。吴明诧道:“怎么,有困难吗?”
  “大人计策是好,但实行起来,恐怕有些难度。”
  吴明道:“难道有什么纰漏吗?”
  这计策是他推敲了无数次想出来的,自觉天衣无缝,何定瑞如此说,他也有些好奇。
  何定瑞苦笑道:“军机大事,小人一窍不通,岂敢妄加置喙。但大人你想想,你要的数量如此庞大,我一天最多写个几百张,一时半会,那里能成?再说了,虽说纸张足够,油墨也不足的。”
  吴明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都说纸上谈兵,十论九虚,看来确实不假。一个再好的计策,总要考虑方方面面,因地制宜才能实施。自己推敲许久,终究忘了前提条件。
  何定瑞见吴明满脸抑郁,只道自己惹他生气了。小心翼翼的道:“大人,油墨的话,属下倒可以解决。我再在难民里面多找些人,看有没粗通文字的,多叫几个人,或能解燃眉之急。”
  在吴明手下做事,一日三餐管饱不说,还有军饷可拿。最主要是,可以混个好出身。这样的生活比之以前,差距不啻云泥。这几日虽仍跟着难民风餐露宿,但每晚回去,母亲脸上已有了笑容,所以他对当前工作十分满意。这是吴明交付给他的第一个任务,他也想竭力办好,为吴明分忧。
  吴明讶道:“油墨之事,如何解决?”
  不知者不畏,现在既已说到点子上,吴明心下也有盘算。西北地广,这等攻心之策要达到效果,需要的传单肯定不少,没个几斤油墨,那里得够。
  “油烟墨的原料主要是油烧成的烟。炼油的油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桐油、麻油、猪油等动植物油料。不过属下试验过,用石油为原料的话,也是可以的。而我们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石油。”
  前几天发现石油。吴明老实不客气,装了好几大车,现在还有颇多剩余。用来制作油烟墨,却是正好。吴明大为兴奋,连道三声好:“如此一来,这计划就可以实施了。”
  何定瑞大为担忧,提醒道:“大人,我们时间仓促,难民里识文断字之人,怕不太多。一两天最多也就写个几千张,离你的要求相去甚远。”
  吴明笑着道:“那倒不用,我刚想到一个办法,你不必一张张写,只消写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让人把每个字刻上,然后涂上墨印下来便可。只不过,板上的字得反着刻。”
  这自然不是他想出来的,印刷术太过有名,稍微懂点历史的都知道,吴明也是信手拈来。
  何定瑞呆了呆,旋即狂喜。这等方法太过奇妙,但却大为实用。的确,刻一块木板固然比写一张要麻烦多了,但一旦刻出,这一块板印个几百张就轻轻易易。他大为激动,道:“大人,这可真是个好办法,如果,这种方法能够推广,将来抄书也这么干……”
  吴明抚掌笑道:“哈哈,这倒与我不谋而合。一遍一遍的抄书确实伤神,导致书籍价格奇贵。这种方法得到推广,书籍造价下跌,价格自然回落。那人人都买得起书,人人读得起书,这可是惠及万民的好事。”
  以前的书都是抄的。贵重点的书,用的是羊皮纸,不论是《枪术七解》,还是《行军策二十四问》,以及**给他的《杨家枪十二要》都用的羊皮纸。但羊皮纸太贵,不是每个人都用得起的,普通百姓大多用的普通纸。但不管是什么纸,传抄都大为不便。所以许多书店还专门配了抄书匠,不过就算请人抄书,价格也是不菲。吴明在南宁学院推广功法心得后,许多平民武生家中贫困,请不起抄书匠,只能自己抄书。有些人醉心武学,字写得奇差,抄出来就有些词不达意,就算自己写的,事后也不大认得。为此还曾有人练岔过气,搞得这些武生苦不堪言。
  若这个主意真能大行于世,这等情况自然能够改观,整个人类历史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吴明以前并不觉得,经何定瑞一提醒,才知此事何等重要。他想了想,苦笑道:“这等办法好是好,恐怕现在仍不能实施。”
  这次轮到何定瑞惊讶了:“怎么?大人?”
  “木版倒是好找,擅于雕刻的师傅你去那里找?也总得战事完毕,专门请雕刻师傅执刀才行。”
  这倒是个问题,自己倒有些一相情愿了。何定瑞垂下了头,有些黯然道:“看来,还是需要找人抄啊……”
  两人旁若无人,谈笑风生。浑然没发现谢露方自何定瑞进来后,面色大变。他直直地盯着何定瑞的脸,始终不曾离开半分。嘴唇颤抖,和一个癫痫病没什么两样。听得何定瑞自言自语,他连忙道:“敢问这位公子名讳,可是姓何?”
  何姓是西北大姓,有什么好奇怪的。何定瑞看了面色紧张的谢露方一眼,有些莫名其妙:“是,小子何定瑞,我不认识你啊。”
  谢露方跪在前首,一看就是降将之一。他可不想和这家伙沾染什么瓜葛,要是引起吴明误会可就不好了。
  谢露方眼睛一亮,抬头看着吴明道:“将军,小老儿粗通雕刻,如果可行的话,我愿意执刀代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