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一门七院士〖第二更〗
第379章 一门七院士〖第二更〗
此时,如果换成是一般人,同时面对十几位院士级别的专家的提问,而且院士们问出的问题还都是那种不把你问倒便誓不罢休的题目,一般人早就怯场了。即便是回答不出来院士们宛若狂风骤雨一般抛出来的无数问题,也很有可能会在回答的时候,脑袋和嘴巴都会不太灵光,说起话来,变得磕磕巴巴,不那么顺畅。
但刘士卿不是一般人,论起个人财富,即便是在全世界,刘士卿也是数得着的主儿,论学识,刘士卿现在所掌握的高新技术,绝对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这些都使得刘士卿拥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庞大自信。何况,为了绘制这第一张超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图纸,刘士卿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前前后后差不多做了一年时间的准备,这才有了今天这场答辩会。
此时,刘士卿就像是诸葛亮在孤军深入东吴大营,舌战东吴群儒一般,从机床的原理,说到机床的应用,从材料说到刀具的处理,但凡是数控机床可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刘士卿都给出了极为圆满且精彩的答复。
当叶秋燕中将问出最后一个问题,刘士卿给出无懈可击的答复后,众位专家相互看了一眼,彼此之间,点了点头,颌了颌首,对刘士卿的回答都非常满意。叶秋燕率先拍起了巴掌,众人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一起鼓掌,向刘士卿表达着充分的敬意。
一直在旁边忐忑不安的丁崇祥、王泽伟两个人长长地舒了口气,两人都明白刘士卿顺利的过关了。银河机床集中全国的人力生产这台超高精度数控机床,有望获得军方无条件的支持。
刘士卿也长长的松了口气。超高精度数控机床,这玩意儿也算是一种比较尖端的数控设备了,不过真要说指望着机床产业赚钱,那就是天方夜谭了。首先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市场容量有限,其次单台数控机床的售价并不是特别高,几百万,大不了几千万,利润好的话,也就是两三倍三四倍的样子,和强体饮料的暴利根本就没有办法比。但是没有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又不行,这玩意儿可以说是一切高新技术、尖端科技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没有它,就不会有坚实的国防现代化,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大发展就无从说起,没有它,就不会有银河实业的二次发展。
“各位,”洪大磊将军情绪有点激动,他或许不能完全看懂刘士卿的图纸,但是他今天请来的专家全都被刘士卿给折服了,这就足够了,“现在我请大家表决一下,你们觉得小刘总设计的这款超高精度数控机床是否像他说的那样,代表世界一流水平?”
在座的将官、校官已经两院的院士,无一例外,全都举手表示同意。
洪大磊再问道:“是否有必要集合全国之力,制造这款机床?”
“老洪,我觉得很有必要。我们航天局要订购至少三台这款超高精度数控机床,还希望你们总装备部尽快从全国各地抽调、聘请机床制造人员,尽快把这款机床制造出来。我们急等着用呢。”叶秋燕迫不及待的道。
其实国家航天局有国内最先进的数控机床,不过航天总是和精密仪器挂钩,有更好的,谁还愿意使用一般好的呢。使用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减少航天的风险,更好的保证火箭、神舟号宇宙飞船以及航天员的安全,就冲着这么多的好处摆在那里,叶秋燕恨不得明天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就制造出来,他一肩扛一个的给扛回去。
“我们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也要订购几台。”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代表是一位少将,好像是搞核潜艇的。潜艇的推进器,螺旋桨等关键部件的加工,同样要用到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像螺旋桨的加工精度如果足够高的话,可以有效降低核潜艇、常规动力潜艇的水下噪音,极大的降低被敌方发现的可能性,相应的,就会加大对敌方航母群、军舰等威胁力度。
洪大磊问道:“小刘总设计的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如果要制造出来,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
工程院的院士郭仕达说道:“至少也得两年半的时间,这里面有一年的时间是用来消除整机装配后形成的装配应力,这也是国内外通行的做法,这段时间是没有办法节省掉的。”
刘士卿开口道:“各位首长,不管制造第一批超高精度数控机床需要多长时间,我们是一定要制造的。我们银河实业出钱出技术,烦请各位首长能够为我们邀请到全国最顶尖的机床制造技师、工程师,为我们提供最好的材料以及零部件。我希望第一批能够制造至少三十台出来,除了分给国内急需的单位之外,我们银河实业也要留下几台。”
洪大磊点了点头,“时间不等人,看来咱们只能同一时间多生产几台出来了。嗯,今天答辩会的结果,我还要向军委的首长以及总部首长做出专题汇报,就在这两三天,就会有结果。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遵守保密条例,在这批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制造出来之前,不准对外泄露任何的消息。在座各位,都是国内尖端产业的顶梁柱,你们的忠诚,我是信得过的,但是我还要提醒大家一句,不管是谁对外泄露了消息,一概以叛国罪论处。”
会议解散后,洪大磊、刁志才、叶秋燕三位中将夤夜前往军委,准备面见军委首长,做出专题的汇报,戴国斌则负责把刘士卿送出大院。从大楼中走出来,刘士卿刚刚要上车的时候,身后传来喊声:“士卿,等一下。”
刘士卿回头一看,是那位在答辩会上,提问题最多最刁钻的工程院院士郭仕达,“郭院士,你老有什么事吗?”
郭仕达哈哈一笑,“士卿啊,你不应该叫我郭院士,应该叫我二爷爷。难道蓉蓉没有给你说过吗?我和蓉蓉的爷爷郭仕锴乃是亲兄弟,对了三弟叫郭仕勋,以后你也会有机会见到的。”
“您是蓉蓉的二爷爷?哎呀,难怪我觉得你有些面善呢?”刘士卿不由得吃了一惊,他没想到今天竟然会在这里碰到郭倩蓉的二爷爷。
戴国斌在一旁道:“刘总,你还不知道吧?郭家在咱们华夏,可有‘一门七院士,内外三院长’的美名。”
刘士卿还真的没听郭倩蓉说过,连忙问道:“这话怎么讲?”
“这一门七院士,是说郭氏兄弟的父亲,已经故去的郭闻天老先生,是咱们华夏的第一代学部委员,而且还是科学院、工程院的双料院士。郭家另外还有一位院士,是郭闻天老先生的兄弟郭镜天老先生,也已经故去,他生前是工程院的副院长,不过因为身体的原因,郭镜天老先生没有后代。
郭氏三兄弟的老大郭仕锴老先生,还有郭夫人钱静琪女士,都是科学院的院士,而且郭仕锴老先生还是科学院的副院长,是我国基础物理方面泰斗级别的人物,钱静琪女士则是生物领域数一数二的翘楚。
郭氏兄弟的老二,也就是咱们面前的郭仕达老先生,是工程院的院士,是机械制造方面的顶级专家,夫人宣桂芳女士是我国的农业专家,是工程院、农科院的双料院士,专职工作是进行农产品种子的改良,其所取得成就非常的显著,尤其是其主持改良的‘神农一号’小麦,平均亩产比改良前,增加了一百斤。目前宣桂芳院士正在进行神农二号小麦的改良工作,据说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
郭氏兄弟的老三,也就是刘总还没有见过面的郭仕勋老先生,也是科学院的院士,和钱静琪女士一样,都是搞生物工程的,其夫人徐文君少将,你是知道的,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前院长,是军事医学领域比较权威的专家。
刘总,你掰着手指头数一数,这是不是‘一门七院士,内外三院长’呀?”戴国斌笑着说道。
我靠,这也太牛了。难怪当初陈俊玮第一次跟他说起郭家的时候,说郭家上上下下都是国宝级别的人物。不是工程院,就是科学院的院士,他们要不是国宝,那普天之下,就没有人是国宝了。
等到戴国斌介绍完之后,郭仕达笑道:“士卿,我也听说了,今后几年,你要留在燕京求学。二爷爷跟你说一句话,大爷爷是爷爷,二爷爷也是爷爷呀,以后你和蓉蓉可要经常的去二爷爷家做客,你二奶奶可是烧得一手好菜,不过你二奶奶平常都忙,很少露手艺,但是以前只要是蓉蓉去二爷爷家,你二奶奶是一定要亲自下厨做饭的,你们要是经常去,二爷爷也能借着机会,改善一下生活呀。呵呵……”
郭仕达很忙,和刘士卿说笑了几句,再三叮嘱刘士卿一定要去他家做客后,就带着秘书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在郭仕达之后,那些过来参加会议的将官、校官还有院士们有的匆忙离开了,有的过来和刘士卿打了一个招呼,闲聊几句,混个脸熟后,也都离开了这个秘密级别的保密单位。
戴国斌把刘士卿一行人送出大门外,告诉他们该如何返回他们下榻的宾馆后,就和刘士卿告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