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赤子
“哦。我知道了。”刘士卿淡淡的应了一声,“齐老,自从你去年春节到银河海洋工作以来,似乎还没有好好的休息过。这样吧,我给你放一个长假,你呢到东南亚好好的转一转,顺便的考察一下东南亚的海洋资源,看看有没有适合搞近海养殖的地方。我会让总公司给你特批两百万美元,给你做考察经费的。对了,温占豪那个家伙,最近工作状态很不好,总是犯错误,让他随侍你左右,戴罪立功吧。”
“喂,刘总,刘总……”齐鸿儒没有得到预料中的答案,对着电话一顿喊,可是那头,刘士卿已经把电话给挂掉了。
“齐老,怎么回事?”齐鸿儒给刘士卿打电话的时候,温占豪就在旁边。
齐鸿儒就把刘士卿说的话,告诉了温占豪。温占豪听了哈哈一笑,“齐老,你是当局者迷呀。刘总不是不批准,而是默许咱们这么做了,要不然他为什么会让我陪着你一起去东南亚呢?他之所以不明着说同意,是为了把自己置身于事外,装作不知道此事,将来万一咱们俩要是捅了篓子,他才好出面捞咱们呀。你想想,他要是不同意,会让总公司特批给咱们两百万美元吗?这钱是用来干嘛的?不就是让咱们用来贿赂印尼当地的贪官污吏吗?”
齐鸿儒听了温占豪的分析,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心马上变得火热起来。
没几天后,齐鸿儒和温占豪就去印尼“休假”去了。
一转眼,到了六月。六一那天,姜湫涵带着从银河学校小学部挑选出来的二十位小学生,赶到燕京,然后从燕京搭乘飞机,抵达陇西省金城市。下关村的银河小学的分校还在建设之中,不过学校已经买了大巴车了,姜湫涵他们就坐着这辆大巴车,抵达了下关村,和下关村的孩子们展开了联欢。
银河学校在青城县的建设,不仅仅局限在下关村,这里不过是个开始罢了。姜湫涵有志于把青城县做为银河学校在外面建立的第一个分校点,不仅仅要建小学部,还要建立中学部和职业教育部。
姜湫涵这次之所以带着这么多孩子,不远千里的来到下关村,就是要让在银河学校本部学习的孩子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让他们明白他们现在所具有的学习环境是多么的优越,让他们懂得珍惜。
而在燕京,“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也在时间进入六月份之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工程所需的实验设备已经陆陆续续的准备好了,开始进入装配阶段,只好装配调试好了,就可以进行第一次实验了。当然,也仅仅是实验而已。就算是能够成功,也只能说明从大气中直接提取二氧化碳,是可行的。并不意味着能够实现工业化的目的。从实验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只要试验成功了,那么华夏就算是掌握了一门世界领先的技术,说话就有了依据,有了底气,在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上就能够争取到主动了。
刘士卿的忙碌依旧,不仅仅是他在忙,华夏科学院相当大一部分的院士、科研人员,都在围绕着“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转圈,都在为这个科研工程忙的晕头转向的。另外杨诺婷奉命招募的那些大学生、搞科研的,也都在忙,不过他们大多只有打下手的份儿。
不过刘士卿忙归忙,每个星期,至少也会休息上半天时间,上一次郭倩蓉、杨诺婷她们费劲心思让他休息,刘士卿不想让她们为自己操心了。
这天赶到刘士卿休息,便陪着郭倩蓉到圆明园划船。等到他们划完船,从船上下来的时候,一头碰上了二爷爷郭仕达和二奶奶宣桂芳老两口。
“士卿,蓉蓉,你们怎么在这里?”郭仕达笑着说道,“相请不如偶遇呀,在这里碰到你们,还真是缘分。走吧,你们谁也别推辞了,去二爷爷家坐坐吧。”
郭仕达的家不像老大郭仕锴的家,安置在了国子监附近的四合院中,而是在圆明园附近的一个高档小区。这个小区里面住着的大部分都是文化人,不是大学教授,就是文坛名人,学术气息极重。
郭仕达邀请刘士卿和郭倩蓉去他们家做客,可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碰上了,再拒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刘士卿能做的,就是陪着郭倩蓉,带着杨诺婷、段丽怡等人,一起去叨扰一下二爷爷、二奶奶了。
郭仕达、宣桂芳老两口知道刘士卿情况特殊,走到哪里,都是带着一帮子人,不像他们,虽然都是院士,却没有什么人打他们的主意。所以对于杨诺婷、段丽怡等人一起去他们家做客,他们也没有说什么,相反还非常欢迎。人年纪大了,通常就会喜欢热闹。
郭仕达家是一套高档的商品房,在十二楼,面积超过了两百平方米,非常的宽敞亮堂,布置的也很有品位。不过呢,就是有一点不好,这么多一套房子,只有老两口住,实在是太冷清了。
郭仕达、宣桂芳都是搞科研的,刘士卿和郭倩蓉也都有这方面的潜质,他们之间的话题也主要集中在这个上面。说着说着,就扯到了宣桂芳身上,又从宣桂芳身上,扯到了华夏农业科学院。
农科院创立于1957年,是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
宣桂芳回忆起来她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份辛苦真的是有点不堪回首。做科研最怕的就是没钱没经费,当时宣桂芳有不少想法,就差钱把这些想法变成事实,可是上面根本就不批,一方面是研究经费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宣桂芳当时名不见经传,年轻,农科院的领导根本就不相信她能够搞出什么名堂来。
宣桂芳在农科院熬了很多年,直到三十多岁,才获得了第一笔研究经费,而且还不多。当时宣桂芳把家里面的积蓄全都拿了出来,和这笔经费混合在一起,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带着同事,埋下头来搞研究,最后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搞出了成果,赢得了领导的重视。以后宣桂芳再申请科研经费,相对就比较容易多了。
“士卿,别看现在咱们国家富裕了,光外汇储备就有两万多个亿的美元,但是很多科研机构还是存在着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那些新进入研究机构的年轻人,他们是最有想法,最有活力,最有可能搞出成绩来的人,可是他们同样也是最不容易申请到研究经费的一个群体。咱们国家有很严重的院士崇拜情结,各个高校、研究机构都热衷于拉拢两院院士,或者某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就象我还有你二爷爷,都担着不少高校的名誉教授之类的虚职。各种研究资源,都会极度的集中在我们手中,哪怕是我们不需要这些东西,他们也会主动的送上门来。而对于那些真正需要研究资金,需要人支持的,却没有多少人理会。”
宣桂芳叹了口气,
“我和你二爷爷也试图改变这种情况,只不过太难了。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不是几个人就能够改变的。咱们国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优秀人才,愿意出国,而且出国之后,就不愿意回来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如果留在国内,很有可能争取不到研究经费。我记得前些年,东海省某所高校,有一个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博士,从十二楼纵身而下,自杀身亡,撇下老婆孩子,无人照顾。那位博士是通过哪所高校的1311人才招聘计划进去的,而且是带着科研项目进去的,可是到了学校仅仅三个月就跳楼了。学校当时说的挺好,出钱让他搞研究,结果真的到了学校,屁的影子都没有。你说这个样子,咱们国家能够留得住人吗?”
这件事情,刘士卿也知道,是发生在09年的事情,当时刘士卿还在上初中,他看了这篇报道后,就发誓以后见了这所大学就绕着走。
“现在,我们研究所就有很多年轻人找我诉苦,说他们想做研究,可是领导就是不批准不给钱。让我帮他们想办法,你说我一个老太婆能够有什么办法,就算是帮他们跟领导说说,领导批准不批准还在两说,就算是批准了,我能帮助的也就那么几个,还有更多的,只能把自己的想法憋在肚子里面,要么慢慢的消失掉,要么将来憋不住了,就跑到国外去,或者干脆接受风投资金的资助,辛辛苦苦做研究,最后取得的成果,有一多半的权益全都落在了外国人的手中。我这个老太婆,看着痛心呢。”宣桂芳虽然登上了国内科学界最高的荣誉,但是这片赤子情怀,却还没有改变。(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