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5节

  看到前头蹦蹦跳跳的儿子,林三柱心里闷闷的,没有书本,儿子可怎么去族学念书啊。
  原本还想着,狗子最起码能在族学混个十天半个月,到时孩子自己不想去了,把书本一还,就没他什么事了。
  可如今,恐怕一天都难混啊。
  没有书,难道念桌板吗。
  刚才他可是问过族长了,一本手抄《三字经》至少得两百多文,现下自己别说两百多文了,就是二十文都掏不出来。
  看到便宜老爹满脸愁容,林远秋当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刚刚他也听到买书本要花的银子了,二百文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便宜老爹就是要去挣,也得花上时间,他可不能把便宜老爹给逼急了,别到时人家来个撂挑子不干,那自己念书的事岂不泡汤。
  “爹,儿子可以先和同桌合看一本书的,等爹爹挣够了银子再给我买吧。”
  林远秋是真的不急,现代社会,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大多小孩子都会背,还有《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这几本,好多孩子也基本都会,而他,就更不用说了,林远秋记得,自己才牙牙学语时,爸爸妈妈就把这几本书的绘画本给他买回来,教他念了。
  再说,他又不是真的不识字,虽然这会儿的书本都是繁体字,但也难不到他。
  所以,有没有书本,林远秋是真的一点都不担心。
  哎呦,还是我家狗子贴心。
  林三柱一把抱起乖儿子,“对对对,就按狗子说的办,咱们就先借同桌的书看着,等日后爹爹挣到了银子,再给狗子去买新书!”
  哈哈,他家狗子可真聪明啊,轻轻松松就把难题给解决了。
  这下,林三柱啥烦恼都没有了,乐滋滋地举起儿子,又让他骑在自己脖子上,骑马驾驾驾了。
  至于去挣银子的事,怎么可能,林三柱摇头,两百多文呢,他可没那个本事。
  父子俩回到家时,除了春燕春草,还有林远槐和林远柏在家,其他人都到地里挖萝卜去了。
  让几个孩子好好在家待着后,林三柱便挑着担子也出了门。
  林三柱可不敢真的不去地里,不然他爹的烟杆子可不是吃素的。
  ……
  今天看柿子的活计轮到了大房,林远槐拿着长杆子,时不时驱赶走准备偷食的鸟雀,而林远柏,则绕着柿子树,又搜寻起“落网之鱼”来。
  刚刚去地里前,林大柱和林二柱,把熟了的柿子都摘下来锁到了房里,两人准备明日一早就挑到镇上去卖。
  所以这会儿,柿子树上的果子,只剩下一些未红透,还有些涩口的。
  三人来回转了好几圈,都没看到可以下手的熟果,只能放弃。
  摘下来的柿子就放在林老头和吴氏的房里,后窗开了一条缝,林远柏踮起脚尖使劲往里瞧。
  可惜屋内太黑,啥都没看到。
  见对方一副恨不得就往窗户里钻的模样,林远秋急忙上前拽着他的裤腿,把他给拉了下来。
  这货这么快就忘记竹条炒肉的滋味了。
  许是也想到了前几天被挨打的事,林远柏摸了摸自己的小屁股,有些讪讪。
  不过低落的情绪没持续多久,似想到了什么,小家伙的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一把拍着林远秋的背,“狗子弟弟,等你以后当上了大官,可一定要给四哥买很多很多好吃的哈!”
  林远秋:“……”
  ……
  第5章 族学开课
  又过了几日,后院树上的柿子终于卖的一个都不剩了。
  吴氏捧出一个一尺来长的樟木盒,把里头的铜板,全都倒到了桌上,而后拿着细布条,每一百枚铜板串成一串,一共串了十二串,外加八十二枚零散的。
  这可是一千两百八十二文,乖乖,比去年还多了近三百文呢。
  吴氏笑成了花。
  其他人也跟着喜滋滋的,家里多了进项,接下来的日子,定能改善不少。
  特别是几个小的,对他们来说,这一串串的铜钱,等同于满桌的鸡鸭鱼肉,几个娃儿早就盼着吃了。
  “娘,离过年还有多少天啊?”林远柏咽了口唾沫,忍不住问向刘氏。
  他已经快忘记,去年除夕夜的大鸡腿是个啥滋味了。
  “还有两个多月呢。”刘氏低着头,缝补着手里的衣裳。
  两个多月是多久啊,林远柏赶紧伸出小手,准备好好数一数,结果,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十个指头都掰完后,其他的,就数不上去了。
  转头,见小堂弟就在自己边上,忙道:“狗子弟弟,借你手指头用用。”
  你才狗子弟弟呢。
  “不借!”林远秋一个转身,直接递了个后背给他。
  按着老头子的意思,吴氏拿出八十二文钱的那串,递给周氏道:“明日你与刘氏去趟镇上,把大柱他们做袄子的棉花和布料买回来。”
  眼见马上要天冷了,得把兄弟三人的新棉袄给做起来。
  冯氏撇嘴,每次都只让大嫂和二嫂去镇上,自己一次都没去过,婆婆可真是偏心。
  不过,一想到这次相公也要做新棉袄,冯氏啥怨言都没有了。
  林三柱看着桌上堆着的铜板,朝吴氏笑嘻嘻道,“娘,再过两日狗子就要上族学念书了,咱们祠堂那口天井可透着风呢,到了下雪天,肯定冷的厉害,娘,要不您给狗子也做件新袄子吧,可别把他给冻坏了。”
  林三柱觉得,不管儿子念书的新鲜劲能坚持多久,借着这个由头,给狗子弄上件新棉袄穿穿,也是不错的。
  吴氏懒得搭理,家里这么多孩子,给这个做,不给那个做的,不是闹的家中不和吗,她一个当奶的,总要把水碗给端平了才行。
  再说,又不是她让狗子去念书的,自己非要送去挨冻,怪得了谁。
  林老头吸了口旱烟,劣质烟丝的呛味,让他忍不住咳了好几声。
  想到三儿子的话,林老头朝小孙子看了看,细胳膊细腿的,实在有些瘦小,再想到不久前的那场高热,他清了清嗓子,朝吴氏道,“再给大儿媳拿些银钱,家里几个孩子的棉袄都坨了,买点新棉花重新絮一絮吧。”
  一听这话,周氏刘氏还有冯氏,妯娌三人都满脸的喜色,这世上,当娘的都心疼孩子,想到今年冬天,自己孩子能穿得暖乎乎的,她们当然开心。
  “谢谢爷奶!”林远秋开口道谢,能穿暖和一点,他肯定高兴,这下,自己就不用再担心会冻死在这个冬天了。
  林老头和吴氏都是一愣,替小辈们操心了这么多年,他们夫妻俩还是头一回听到感激的话,这感觉有些奇怪,听着心里挺……熨帖的。
  对,就是熨帖。
  虽然他们当爹娘爷奶的,为家中孩子操劳,是理所应当的事,可能得到孩子们的一句感谢,心里自是欣慰不少。
  老林头低头再看了看自己这个最小的孙子,他记得小孙子特别爱哭,动不动就会给你嚎上半天,想到这里,老林头才突然想起,自己已经有段时日没听到小孙子的哭嚎声了。
  到底有多久了呢,对了,好像就是那次高热之后。
  自高热痊愈后,小孙子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许多,也懂事了不少。
  老林头不禁在想,难怪老辈都说“蒲瓜丝瓜吊着长,小娃牙儿风中站。”
  皮孩子,摔摔打打的就长大了。
  ……
  很快就到了族学开课的日子。
  才卯时,林远秋就醒了。
  今日是他第一天上学,可不能迟到了。
  昨日冯氏就帮他把书袋缝好了,这会儿就放在林远秋的枕头边上,用的正是给林三柱做棉袄多下来的布料。
  北方的冬日来的早,家里已开始烧炕了,此时摸着,还暖烘烘的。
  村子西面紧靠着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只要肯下力气,家中一年到头用的木柴自是有保证的。
  春燕和春草就睡在边上,兄妹三人合盖一床被子,都还是小孩子呢,没这么多讲究。
  林远秋坐起身,穿好衣服后,就轻声下了地。
  自地里活儿都忙完之后,村里好多人家都改成一天吃两顿饭,这样倒能省下不少粮食。
  林家也是一样,第一顿饭要到巳时才开吃,所以这会儿,整个院子静悄悄的,大伙儿都还没起床呢。
  洗漱一番后,林远秋拿出喝水的竹筒,从陶罐中舀水装满,待会儿读书念字肯定费口水,所以凉白开一定得备上。
  还有,林远秋摸了摸空空的书袋,觉得,其实这个一本书都没有的书袋,自己大可不必背着过去。
  可是,不背着,又好像少了些什么。
  总要让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个读书的娃儿才成。
  对,就是读书的娃儿,从今日开始,他林远秋就是大景朝的一名小小读书郎了。
  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加油!
  东屋里,老林头正和吴氏说着话,年纪大的人,都觉少,夫妻俩老早就醒了。
  听到屋外传来拨门闩的声音,林老头纳闷,大清早的,是谁起的这么早啊。
  “你忘了,今日可是族学开课的日子,外头该是老三和狗子。”吴氏答道。
  林老头也想起来了,今日可不正是十月二十六嘛。
  可是,林老头有些不敢相信,老三这么早就起来啦?
  他朝窗户纸看了看,外头天还没亮全呢。
  林老头心想,小孙子去念书,倒是把老三的懒病给治好了。
  这要是换作平时,老三怕还躺在炕上做梦呢。
  不过,林老头的高兴没持续多久,因为外头拨门闩的声音还在继续,且好像还夹杂着蹦跳声。
  推开窗一看,好嘛,只见院门的位置,一个小身影正一窜一窜的往上蹦着身子,这是二门闩太高,够不着呢。
  至于什么是二门闩,那就是按在大门闩上头的那个,一般只在晚上睡觉时,才会把它插上,算是二道保险。
  林老头一骨碌爬起身,趿拉着布鞋就出了房门。
  还当老三改了性子,结果是自己想多了。
  “爷爷。”林远秋远远喊了一声。
  “诶,远秋这么早就起来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