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23节

  第127章 林三柱的心思
  听了林三柱的解释,林远秋很快明白了爷奶的想法,这是把家中的银钱交给他,往后都由他来安排的意思吧。
  果然,就听他爹继续说道,“你爷说了,以后咱家的所有进项,留下日常开销的那些,剩余银钱都交到你手上,全由你来给家里打算。”
  在林三柱看来,爹娘大哥二哥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就是间接的把这个家交给狗子来当吗。
  担心儿子会有所顾虑,林三柱忙又开口道,“这主意可不止你爷一个人拿的,你大伯和二伯,还有几个堂哥都是同意了的。”
  至于林三柱自己,那还用说吗,他当然一百个赞成了。
  就像他爹说的,一家人只有齐心才能把这个家给撑起来,好日子也才能长长久久继续下去。
  而最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让林三柱感觉到了家里人对远秋的看重。
  会这样想也并不是说以前没有看重,而是嘴上说的,与实际行动相比,给人的感觉总是不一样的。
  一直以来,林三柱的想法都是,嘴巴说的再好听,那也只是嘴皮子一动的事,并不费啥劲儿。
  所以也只有像如今这样,真正有所表示出来,才能体现出家里人心中的真实想法。
  而对家里人的这个表示,林三柱可以说是相当满意的。如此,他才会觉得,自家狗子这几年对家里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可不就是辛苦付出吗,他家狗子一个人大老远的出门在外,不但要在学识上专心用功,还想法挣银钱买了庄子和店铺,这些可都是为家里人打算着生计呢。
  若一个个都觉得狗子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话,那往后就别再想啥美事了。
  林三柱心想,真要是这样的话,那么以后就算狗子想对家里掏心掏肺,他这个当爹的也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到时也别说他这个当儿子(兄弟)的自私,自己又不是傻子,也没这么多应当应分。这世间的好都是相互的,没有谁规定要必须对谁好的道理。
  何况在林三柱心里,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他家狗子。
  要林三柱说,其实爹娘大哥他们把家中银钱交到狗子手上,对狗子来说是增加了担子。可这样的担子,虽有压力,却是甘心情愿的。
  至于原因,还是那句话,因为家人的看重,也就是尊重的意思。
  别说,林远秋也和他爹一样的想法,这世上没有谁必须要对谁好的道理,同样的,你若是掏心掏肺的对我,那么我必报之以琼瑶。
  林远秋把银钱全都收了起来,有了这笔银钱的加入,就离自己要买的大宅子更进一步了。
  想到先前自己的想法,林远秋开口问道,“爹,你说要不要让大堂哥他们过来,好相帮着这边铺子里的生意?”
  林三柱摇头,“还是先不了。”
  其实在收到儿子的来信,说在京城买了铺子和庄子后,林三柱也是起过这样的打算的。
  可后来仔细一想,觉得目前来说还真没这个必要,与其让远枫或者其他人来到京城无所事事,还不如大伙儿拧成一股绳,依旧留在家里好好挣银钱再说。
  看到儿子眼里的不解,林三柱开口解释,“先前爹爹也有过这样的打算,可仔细一想,发现不管是你大哥还是其他人过来,都给铺子增添不出旁的生意,还不如大家聚在家里先齐心多挣几年银子再说。就好比这次爹爹过来时,本还想把你娘做的绣活拿些过来放在店铺里卖,可后来一想,若是绣品销路好很快卖光的话,咱们想及时往店里添货都办不到,非但如此,咱们家绣品样式还会被旁人学了去,这不是白忙一场吗。”
  许是横溪镇离着京城路远的缘故,林三柱来的这两趟,都还未在京城绣坊里,看到过与自家相似的各种绣品。
  所以,对林三柱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可不能被人知晓了。
  而若是这次自己把绣品带到铺子里来,那就等于主动把挣银钱的点子拱手送到了旁的店铺手里。
  毕竟,只要会做绣活的人,哪个学不会啊。所以这个头可不能轻易打开。
  其实林三柱也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直接把家里人全都接到京城来就行了,这样就不用担心会供不上货的事,到时哪怕旁人学了去,自家也是挣了银钱的。
  可一大家子都往京城来,哪是那么简单的事。先不说几十口人要住在哪里,就是日常开销都是个大问题。
  京城的物价可不便宜,单靠一间店铺的进项,哪里能糊得了几十张口。
  最主要的还是这离乡背井的,不下个大决心谁愿意不远千里,而这个大决心自然全都在狗子身上,那就是考中进士当上官。
  可考进士当大官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林三柱不相信自家儿子的本事,这么些年下来,他就是猪头,也都该知道科举考试并不是全凭本事就行的,就像周兴说的,啥天时,啥地利,还有人和啥的,这些都是不能少的。
  你说到时候一家几十口人全待在京城巴望着,而狗子的进士又迟迟不见踪影,届时这不上不下的,不是让狗子心里难受吗。
  所以,林三柱的想法就是,一切以自家狗子为重,在没考中进士之前,家里人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小高山村,别来京城给儿子添麻烦了。
  至于店铺里的经营,现在卖着砚台不就挺好,如今也甭说要挣多少多少银钱,全当养店铺好了。
  等林远秋听明白他爹的意思后,才觉得是自己欠考虑了。
  正如他爹顾虑的那样,一个是在家乡挣银子过日子,另一个是背井离乡的挣银钱过日子,后者若没有一定的盼头在里面,谁愿意不远千里啊,要是真的过来了,到时若没达到预期的话,那么不管给自己,还是其他人,都会带来了麻烦,所以还是保持现状最好。
  想到保持现状,林远秋脑袋中随之而来的是“本末倒置”四个字。
  对啊,自己如今最关键的还是举业,可千万别主次不分了。
  至于铺子,顺带就好。
  再说平时不是有张贵他们吗,所以就先这样吧。
  林远秋心中感慨,这世上怕也只有亲生爹娘会为孩子考虑的这么周全吧。
  想到这里,林远秋走上前,双手搂过林三柱的脖子,而后脑袋往他肩膀上一靠,“爹,儿子听您的。”
  这突如而来动作让林三柱有些久违,心里想着自家狗子这是有多久没这么粘人了。
  对了,好像最近一次是考院试那会儿吧。
  日子过得好快,都已经八年了。
  说完了店铺的事,父子俩很快又说起了春草的亲事。
  那王文昌虽比自己晚一年进的府学,且并不在一个班舍,可因着他和自己以及周子旭年龄相仿,所以他们三人是有过好多次交流的。
  印象中,这人文质彬彬,谈吐也大方,要林远秋说,对方人还是不错的。
  不过他还和先前一样的想法,那就是,成亲过日子是妹妹们自己的事,所以这桩亲事到底成不成的,还得听春草自己的意见。
  “放心吧,爹知晓的。”
  见儿子神情认真,林三柱只觉好笑,继续道,“你不会以为你爹会擅自做主把春草的亲事给定下吧?”
  哼,他真要是个擅自做主的性子,也不会由着你这个臭小子瞎胡闹了。
  ……
  秦遇一直都是个干脆利索之人,是以,在收到林三柱和周兴送去不日就要上门拜访的贴子时,就约好了为自己收弟子做见证的友人。
  所以到了休沐这日,秦府一大早就准备起来了。
  既是拜师,孔夫子画像自然不能少,等把画像挂上,再往堂中八仙桌上摆上果饼攒盒,以及敬茶用的茶盏。
  而林远秋和周子旭这边,早在前一日,林三柱和周兴就把拜师礼给准备好了,有芹菜,莲子,红豆,桂圆,以及红枣等等。
  至于束脩,依照一束之意,两人各买了一束肉脯。
  拜师礼很快开始。
  秦遇端坐在上首,吏部郎中张清就坐在一旁。今日张大人是受邀特地过来帮着作见证的。
  林远秋和周子旭齐齐跪于堂中,两人先向孔夫子画像三叩首,然后再对着秦遇磕头,最后双手把茶盏奉上,“老师,您请喝茶。”
  秦遇一一接过喝了,随后起身把林远秋和周子旭扶起,笑道,“从今往后,你们俩便是我秦遇的弟子了。”
  一听这话,林三柱和周兴忍不住对望了一眼,两人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激动。
  ……
  忙好了儿子拜师的事,林三柱和周兴就没再住客栈里,他俩直接去庄子上住着了。
  当看到这么大的一个所在,林三柱心中的自豪简直快满溢了出来。
  果然好儿子不在多,有一个就能顶上千军万马了。
  而在看到山上一大片种着的柿子树时,林三柱立马明白了儿子的打算。等再瞧到庄子里还有好几块空着的坡地,林三柱觉得自己应该把先前的想法改一改,有这么多柿子树在,往后自己一家若来京城生活,日子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至于周兴,面对让人心情舒畅的庄子,他的喜欢表现的最为直接,那就是把这次带过来,原本准备买贵重礼物送给秦大人的银票,全都塞给了周子旭。
  这是让儿子看到有好的实惠的庄子,也去买上一个的意思。
  ……
  在林三柱要离京的时候,林远秋特地去找张贵说了小红和小菊的事。
  若是可以,他准备这次就让两人一起跟着回去。
  张贵夫妻俩虽有些不舍,可也知道能给小姐当贴身丫鬟,是红儿和菊儿最好的出路了。
  七月才开始,林三柱和周兴就踏上了回程,一同离开京城的还有小红和小菊两个。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又过去了一年。
  ……
  第128章 置宅
  牙行一般分为“官牙”和“私牙”两种,如字面上的意思,“官牙”是由官府出资经营的,位于涯石街上的荣盛牙行就是如此。
  若换作平常,林远秋肯定不会往这边来,可昨日李牙侩悄悄透了讯息给他,说是这两日荣盛牙行拿了好些官府没收的产业出来售卖,让他可以过来这里看看。
  李牙侩之所以会提起此事,还是因为这些时日林远秋常去他那边打听宅院的缘故,所以就做了顺水人情。
  林远秋想买的是三进带东西跨院的那种,可这种样式的宅院在京城最是畅销,且也很少会有人家拿出来卖,是以这些时日林远秋转了好多家牙行,都没找到有合适的。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林远秋又攒了不少银钱下来,再加上先前的那些,如今在他手上,已有近四千两的银票存着了。
  这么多银票放在宿舍里,林远秋肯定不放心,可把银钱存在钱庄又觉得没这个必要,于是便有了买宅子的打算。
  依着去年买的铺子今年已长了二十两银子的架势,林远秋心想,把银钱花在置办产业上,绝对比干存着来的划算。
  只是计划有了,可实施起来却有了难度。一连寻了好多日,都未找到有合适的房子。
  原本林远秋是想买几个店铺放着的,想着就算自己不经营,赁出去收店租也是合算的。可等他上上个月去了一趟周子旭新买的宅子后,就改了主意。
  周子旭买的是间一进的小院,有正房三间,然后东西两间厢房,再带着一个六七分地的后花园,一共花了七百多两银子。
  这笔银钱还是先前周兴给他买庄子的,可像林远秋这种捡漏的事,哪能时常碰到。
  这不,将近一年过去,周子旭都没找到与林远秋差不多银钱的庄子,因为牙行里的庄子全都是不下于一千两的,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渐渐打消了买庄子的念头,转为看宅子了。
  周子旭的想法就是,若买了宅子,那自己就可以时常住到那边,这样就不再受限于国子监的作息规章,不用每次去老师那里时,还得时刻紧着回国子监的时间。
  且有了宅子后,往后家里再有人来京城,就不必歇在客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