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84节

  这不,隔壁的杜知县不是才丧命匪手吗,虽圣上已给追了封,也赏了谥号,可命都没了,要这些死后哀荣有何用。
  所以葛使者很能理解严大人和贺大人的想法,若换做是他,说不定也会如这般等着致仕。
  城内空旷,马车行驶起来便少了耽搁,不下一刻钟,林远秋一行就到了知州府衙。
  门口几个守卫,早在城门卫过来告知时,就知道了今日知州大人要过来上任的事。
  是以,紧着神的他们,在看到一身官袍的林远秋下了马车后,便知道这就是新来的知州大人了,守卫们忙疾步上前,跪地齐声道,“小的给大人请安!”
  林远秋抬手,“同知大人和通判大人可在衙署?”
  “在的在的!”领头守卫忙答道,“两位大人正在内堂。”
  林远秋点头,随后跨步进了衙署。
  紧随在他身后的,则是钟锦安钟锦华两兄弟,然后是钟荣和林三柱,以及林大柱他们。
  而听到守卫来报的严同知与贺通判,还有葛使者,三人很快从柬房迎了出来。
  葛使者自然是见过林远秋的,是以这会儿再看到时,莫名就有了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下官见过林大人!”
  严同知也忙躬身行礼,“下官严志开见过知州大人。”
  贺通判紧随其后,“下官贺水亭见过知州大人。”
  林远秋伸手朝两人虚扶,“不必多礼,本官初来乍到,日后还望两位大人多多指点。”
  “哪里哪里,知州大人您客气了。”
  贺通判忙也说道,“大人您客气了。”
  虽认识林修撰,可该走的程序是不可少的。
  等几人到了大堂后,葛使者先是看了吏部的委任状,上头记载着林远秋的基本信息,如对身高、体态、五官等部位的描述。
  核对无误后,葛使者很快就把自己携带的一半鱼符拿了出来。
  见状,林远秋也从鱼袋里拿出另一半,待两块鱼符合在一起,正是一条完完整整的银鲤鱼。
  葛使者把两块鱼符收了回来,算是已经完成了验明真身的程序。
  严同知和贺通判拿出各自代持的兵符,既然知州大人已上任,他们自然要把兵符交到知州大人手上。
  兵符和鱼符一样,也是两个半块,与军营一整只老虎的虎符不同,各地知州所持的兵符,合在一起是个虎头的模样,虎头上还刻了代表各自州府的符节文。
  林远秋把兵符接过,而后从平安手里拿过装着官印的木匣,随后高举着,面朝京城方向跪下,高声道,“蒙圣上垂爱,微臣定当尽心尽力,为永宁州百姓谋福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既已完成了差事,葛使者准备今日就离开永宁回京去了,他笑着朝林远秋作揖道,“下官差事已成,今日便要启程回京,就此与林大人别过,愿林大人大展鸿图、遂心如意!”
  林远秋拱手回礼,“有劳葛大人了。”
  送葛使者离开后,林远秋没再耽搁,现下已快午时,他想趁着回驿站吃中饭之前,先去衙署后院看看,若不用大收拾,林远秋准备今天就搬过来住。
  听林大人要去后衙,严、贺两人忙在前头引路,两个人边走边还做着介绍,“衙署前堂办理公务,两边侧院为六房所在,再往后便是大人的住处。”
  所谓的六房,其实就是比照朝廷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立的小六房。
  林远秋看到,除了六房外,衙署内还设有粮房、盐房、库房、招房、柬房以及承发、户总、科税、河道等十房。
  这是州府才有的配置,与刚刚的六房加在一起,共有十六房,也就是十六个部门。
  看到知州大人过来,各房书吏忙出来行礼,林远秋大致算了一下书吏的人数,约摸三十人左右,再加上衙役,禁卒,库卒,还有马夫,灯夫这些。对了,还有城门守卫,如此算来,整个衙署的供职之人将近二百了。
  这可是二百人啊,单是每个月的俸禄都是一大笔支出了吧。虽朝廷给发俸禄,可那也只是一小部分,衙署自聘人员的俸禄都不算在内的。
  再想到郊外兵营还有两千多的兵卫,林远秋忍不住朝严同知和贺通判看去,他个子高,正好能清楚看到两人帽沿处露出的缕缕白发。
  所以,他俩的这些白发,总不会因为衙门的事太过忧心,才长出来的吧?
  ……
  衙署后院共有三进,每进都有北正屋三间和东西厢房四间。且在第二进的西边院墙处,还有一扇月洞门开着,穿过月洞门,就看到里面是个大花园,只不过,这个时间的塞北,还未有可观赏的花。
  绕过花园往西,又是一进四合院,也有坐北朝南的正屋三间,东西各四间厢房。
  这么多间屋舍,住下他们一家肯定没问题。林三柱看到,所有房间的窗户纸都是新换的,再看不论是炕上还是地下,都是干干净净的,显然所有房间都已打扫过了。
  如此,待会儿他们搬进来时,只需稍微整理一下便可。
  在离开衙署时,林远秋向同知大人问了自己最关心的事,那就是永宁城内共有多少百姓。
  多少百姓?
  严同知没想知州大人突然会问起这个,不过这问题他是最清楚不过,“禀大人,永宁城内共有百姓三千多。”
  才三千多,难怪城内看着冷冷清清的。
  想了想,林远秋又问,“咱们整个永宁州共有多少百姓?”
  听到问整个永宁州的人数,严同知也是不假思索,答道,“四万多。”
  ……
  等吃好了中饭,林家人就开始收拾起了行李来。其实也不用怎么收拾,因为像箱笼那些都还未打开过呢,他们只要把随身携带的包袱整理好就成了。
  林三柱依旧一身绀色的衣衫穿着,反正他已经想好了,在给自己身上的银票找到安全的藏身之处前,他是不会换衣衫的。
  至于邋不邋遢的,怕啥,他一个已经做了姥爷,且马上就要当祖父的人,要这般风流倜傥做啥。
  等把行李都装上了车,林家人坐上马车离开了驿站。
  与他们一同离开的,还有镖师和趟子手们,不过他们的方向却是京城。
  从得知永宁州共有四万多的人口数后,整个下午,林远秋的脑海中都闪现着这个数字,包括在帮着收拾新住处的时候。
  这种心不在神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各房把住处都拾掇好,以及晚饭端上了桌。
  而就在林远秋捧起碗,准备吃饭时,突然灵光乍现,对啊,既然城里人口少,自己何不来个大搬迁呢。
  ……
  第188章 大搬迁
  林远秋想到的大搬迁,指的是把城外村民都迁到城里的意思。
  而在想到搬迁的同时,他又很快联想到了防护上。对啊,只要把村人们都安置到城里来,那么那些仲冬时节常会过来抢农人粮食的山戎人,不就啥都抢不成了吗。
  还有就是,城里人多了,那么生活物资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久而久之,经济也就上来了,有了经济,官府就多了税收,自然而然的,州府中的各项建设也会跟进。
  最最重要的是,住到城里的村民,再也不用担心粮食会被山戎人给抢走,性命也无忧了。
  而他这个知州,届时只要派好兵力,把整座永宁城守护好了就行了。
  另外,自己还兼任着定胡知县呢,若是条件适合的话,完全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行动起来。
  到时不管是山戎人还是匪人,都对自己治下的百姓构成不了威胁了。
  越想越觉得这一举多得的办法实在完美,林远秋心里是按耐不住的激动,也很有想立马付诸于行动的冲动。
  于是,才一碗饭下肚的他,就放下碗筷快步去了书房,准备大搬迁的规划去了。
  按理来说,这样的规划,最先要做的,肯定是去各村走访,等了解了实际情况再做具体部署。
  可这会儿已是晚上,此时去村里走访根本不现实。
  再说,林远秋现下想做的,并非定制大搬迁的具体实施方案,而是想把村民们的安置房先给设计出来。
  虽永宁城面积不小,且四万多人对这样的州城来说也不会容纳不下,可若是房子设计的不合理,或是太不实用,都会影响到后续进程的展开。
  所以,林远秋准备自己先理理头绪,过会儿他就把这事和家里人说一说,好让他们也参与进来,如此,自己也能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都说一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想来经过家人们的共同探讨,一定能设计出最实用、最合理的户型。
  同在一桌吃饭的老林头,还有林大柱以及林远枫他们,见到远秋下了饭桌又去忙事情去了,心里要说不忧心那肯定是假的。老林头他们也是看到了,自打他们进入永宁城后,远秋就一直思虑重重的。
  唉,当地方官可真不容易啊。
  而林三柱,因与儿子坐的近,自然要比爹和大哥、二哥,还有侄儿们看得更清楚一些,方才他可是明显看到了狗子嘴角的笑意。
  以林三柱对儿子的了解,他基本能确定,儿子定是想出什么好的主意了。
  至于是哪一方面的好主意,林三柱觉得,治穷的可能性很大。
  今日,林三柱也算把前头衙门看了个遍,而给他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那一张张已有些开裂的桌子,以及一扇扇发凹不平整的木门了。
  特别是正堂上方,那块明镜高悬的牌匾,这都旧成什么样了,居然也没重新上一上漆。
  你说,堂堂一州衙门都穷成这样了,旁的地方还能好到哪里去。
  说实话,林三柱是有些好奇儿子到底想出什么好主意的。毕竟,这才一天时间都不到呢,若换作是他,肯定没这么快动出脑筋来。
  ……
  也不知是不是预防匪盗的缘故,整个衙署后院并没有高大的树木,院子里种的都是及膝或者及腰的花草。
  塞北的天,黑的晚,这会儿已差不多酉时末,外头还有着光亮。
  平安跟在自家公子身后,手里捧着裁好的纸,以及笔墨砚台。
  主仆二人径直去了吴氏和老林头住的地方,二进院的正房。
  与在小高山村还有京城一样,正房的西间,依旧被林家人当作说话和商量事情的地方。
  这个时间点,林大柱和林二柱,还有林三柱,以及林远枫和林远松几人都在。
  看到远秋过来,以及平安手上捧着的笔墨纸砚,大家都心中好奇,不明白远秋这是准备做啥。
  从平安手上接过笔墨和纸,林远秋吩咐,“去西院把岳父和两位舅爷请过来。”
  平安应声,转身就往西面的四合院小跑了过去。
  搬进衙署后院,林远秋就把宅子做了分配。
  其中岳父和两位舅子,还有秦夫子,林远秋把人都安置在了西面的四合院里。
  四合院里有坐北朝南的正房三间,还有东西四间厢房,钟荣和两个儿子住到了正房里。而秦夫子,则住在东厢。
  至于西厢房的四间,林远秋直接把它们改成了学堂,往后家里孩子们念书,就在那边了。
  这样也方便了秦夫子的教学。
  除此之外,林远秋还把曹妈的孙子拨给了秦夫子,曹妈孙子今年十一岁,让他帮着秦夫子做些传话和跑腿的活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