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嫡妃 第293节

  南罗抬眸观察了一圈四周的地形,见比较方便潜入营救,便也没再说什么。
  一进了那三面都是墙的毛坯房里,南罗看见桌边的人,忙躬身行礼:“卑职参见枃桪皇子。”
  坐在桌边的人抬头望向门口的人,微微点了点头。
  在南安宫的时候,南罗常出入南安王的书房议事,所以他与南枃桪是有过几面之缘的。
  他不动声色地抬了一下头,在看见桌边那人的容貌时忙低下的头,本就弓着的身子更弯了些。
  “皇子忍耐几日,待我南安国助着大宁打了胜仗,臣便护送您归国。”
  桌边的“南枃桪”将手放在嘴边轻咳了一声,然后开口:“有劳将军了。”
  是枃桪皇子无异。
  南罗心中更踏实了些。
  夜里,苏玄影正在营帐中擦着自己的宝剑,忽地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他忙将剑插回腰间的剑鞘中,然后起身出了营帐。
  只见外面火光冲天,军营中的士兵乱做一团。
  忽然,放哨的士兵跑过来,单膝跪在苏玄影面前禀报:“报——苏将军,夜楚军去而复返,今日夜里正在放火烧城!”
  苏玄影瞳孔一缩,忙吩咐自己的亲信带一小队人马护送城中百姓从暗道出城。
  待他和暮之山到了城楼上时,只见楚夜笙正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火光冲天的城楼。
  熊熊大火,映着他绝美的容颜。以前,苏玄影只是觉得夜楚的这位王爷长相俊美,与慕容璟烨那种刚毅的俊美不同,他的整个人都透露着一种阴柔。
  苏玄影望着他的方向大喊:“楚夜笙——你再这么放火下去,会叫城中百姓跟着白白遭殃!”
  楚夜笙骑在马上,在离城门处不远的空地上转了几圈,然后冷笑一声:“若是你们大宁的皇帝顾着人命,也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秘密处死一个嫔妃。他对他身边的人尚且如此无情,又怎会管这些无辜百姓!”
  苏玄影听完他的话,有片刻的愣怔。他刚刚说皇上不分青红皂白地处死身边人?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怎么不知道?
  楚夜笙见他不语,便又开口:“今日钰康城下,若是宁皇不守他去年之约,孤定倾夜楚整个国家之力,将宁国夷为平地!”
  苏玄影本就皱着的眉头又皱得深了些。去年之约,无非就是皇上许诺将梨嫔赐予他,可是如今,梨嫔被打入冷宫,降为答应,她人是死是活尚且不知,这楚夜笙竟然只为着一个女人出兵!
  那一瞬间,苏玄影不知是该钦佩他还是该看不起他。
  他一面让暮之山领着士兵灭火,一边在城楼上与楚夜笙周旋。
  “楚夜笙,你如今也是一国之主,难道就忍心看着这么多无辜的生命葬身火海?”
  “那又如何?若是她有三长两短,孤便要整个大宁为之陪葬!”
  说罢,楚夜笙举起手下了手令,后面的弓箭手便拉开燃着火的弓箭开始发射,数十万支箭齐射,一时之间,整个夜空有如白昼。
  第二百零一章、心里竟没有丝毫波澜。
  就在将军交战如火如荼之时,暮之山忽然上了城楼。
  “苏将军不好了!南罗从农舍救走了南枃桪,此刻,他正领着南安国的三万将士支援夜楚!”
  “混账!”苏玄影一拳打在城墙的墙壁上,鲜血顺着他的指缝滴下来,落在青灰色的地砖上,地上的血渍如紫色的曼陀罗迎着漫天火光绽放着。
  他冷冷地望着城下的敌军,心中有些佩服慕容璟烨的先见之明。南安国狼子野心,真的想伙同夜楚攻打大宁。
  暮之山回头望了一眼,只见整个钰康城几乎沦为一片火海。
  “百姓们都安全撤离了吗?”
  苏玄影问他。
  “已经撤得差不多了。”
  苏玄影点点头,遂朝着在城楼上殊死抵抗的大宁将士们下令:“大家听我指挥!尽快撤出钰康城!”
  说罢,将士们排成整整齐齐的两列分别由苏玄影和暮之山带领着从暗道撤出钰康城。
  南罗本想乘胜追击,却被楚夜笙阻下。
  “今夜一战,你救回了南安国皇子,孤连夺大宁四座城池,已经够了。一口吃不成胖子,退兵吧。”
  南罗虽心有不甘,但出发前南安王命他一切听夜楚王的。他只得重重一叹,跟着楚夜笙退回军营。
  苏玄影带着将士和百姓们,没法走得太远,只得在离钰康城五十里以外的空地上圈出两块地方,一块供女的休息,一块供男的休息。
  苏玄影回到营帐立刻修书一封命信使尽快送回宁宫。又命人将暮之山叫来与他一起商量作战策略。
  忽地,营帐外面响起了一阵喧哗声。
  苏玄影眉头一皱,将手中的小旗放在沙盘中抬步出了营帐。只见外面跪满了从钰康城中逃亡出来的百姓。密密匝匝的人头,诚惶诚恐地低垂着,见苏玄影和暮之山出来,他们忙伏在地上连连磕头,直道“谢苏将军和暮右军救命之恩”。
  苏玄影和暮之山不觉为之动容。
  苏玄影朝前走了几步:“保家卫国乃我大宁将士之责,不足为谢。”
  跪在最前面的一个小伙子忽然抬起头道:“若不是为了掩护我们离开,大宁将士也不会折损那么多人。”
  后面的人听了连连应和。
  不待苏玄影开口,那人又道:“若是苏将军和暮右军不弃,我王墨愿投身到军队中。”
  他的话音刚落,人群中便有数千人道:“我也愿意!”
  人群中一个年长的大娘忽然开了口:“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去随军打仗,年老体衰的人们就在军营为各位军爷打打下手,女人们缝衣做饭,年龄稍大点的孩子们便留在营中照顾伤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