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吴良又冲典韦示意了一下。
  典韦过来捏住铜锁, 只听“咔嚓”一声, 那铜锁的锁柱便已经断做了两截……这个时代的锁头真心不太够看, 无论是材料还是制作工艺都很落后, 也就是起一个心理安慰的作用。
  吴良则顺势打开了木箱。
  木箱之中放置的竟全是简牍,从这些简牍的新旧程度上来看肯定都不是古书文物……
  吴良拿起最上面的一卷简牍打开查看。
  里面全都是汉代流行的隶属字体, 这自是更加证实了吴良的判断,而简牍之中的内容则令吴良精神一振。
  这是书信!
  袁绍与张梁之间来往的书信!
  而光是这第一卷 简牍中所写的书信内容便吓了吴良一跳。
  在这卷书信中, 袁绍竟要求张梁率人秘密潜入洛阳,刺杀自己的叔父袁隗与留在京师被董卓所困的袁氏宗亲?!
  “这……”
  吴良对于那段历史很是熟悉。
  在史书中, 那应该是发生初平元年的事情,当时京都还在洛阳, 董卓把持朝政善行废立之事, 关东州郡群情激奋,各路诸侯于是准备起兵讨董,并准备推举袁绍为盟主。
  董卓得知此事之后,于是便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全部杀害。
  于是诸多豪杰都因他一家遭难受感动, 人人想着为他报仇,到了后来, 各个州郡蜂拥而起的部队,竟也都打起了袁氏旗号,关东盟军迅速壮大,袁绍的声望亦是空前高涨,很快成了各路诸侯中最为强大的势力。
  可是……
  这信件中记载的内容与史书中的记载存在着很大的出入啊!
  难道袁绍的叔父袁隗与袁氏宗亲并不是董卓杀的,又或者说就算是董卓杀的,那时袁绍其实也对他们动了杀心?
  这又是为何?
  吴良不由想到了袁绍在汝南袁氏一族中的地位。
  史书记载,袁绍其实是庶子,乃是父亲袁逢与一个婢女所生,因此早年他在袁氏一族中的地位颇为低微。
  而他的弟弟袁术就不一样了。
  他才是父亲袁逢与明媒正娶的夫人所生,虽是次子,但却是根正苗红的嫡子。
  这也才是袁氏兄弟二人始终不和,互相之间屡次互相使绊,甚至还打了许多场代理人战争,最后谁也没捞到好处的主要原因。
  因为袁术始终瞧不上袁绍这个庶子。
  而汝南袁氏对于袁绍这个庶子也并不怎么待见,从未给过他任何资源。
  试想假如袁氏兄弟能够一条心。
  哥哥袁绍身为关东盟军盟主, 坐拥东汉末年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弟弟袁术的军事实力亦是不容小觑,一度在豫州、荆州、扬州等地称王称霸,甚至差点干掉曹老板。
  这两个人在当时的诸多势力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两人联手只怕直接就横扫了天下,哪里还有其他人的事情。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不过从这些细节上也可以看出,袁绍虽然始终以“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身份来笼络他人,壮大自己的势力,但袁氏宗亲与袁术却未必将他当做一家人来看待,甚至可能在很多事情上都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偏心。
  再加上后面的事情证明,袁隗与袁氏宗亲的死亡,对于袁绍来说非但没有坏处, 还有着莫大的好处……
  动机可以有!
  利大者疑!
  恐怕还真就不能排除这卷书信中的内容乃是事实的可能性。
  如此想着。
  吴良立刻又将那两名使者刚刚送来的信件取出,将两卷书信全部摊开放在一起仔细比对上面的字迹。
  错不了!
  这正是一个人的字迹!
  “我勒个去……”
  这还真是“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啊。
  为了各自的利益,诸多豪杰真是各显神通, 手段层出不穷, 令人应接不暇。
  而这些书信被张梁藏的如此隐秘。
  应该亦是将其当作了安身立命的“护身符”,毕竟他这个专门替袁绍干脏事的人,若是不留下一些底牌,基本上都难逃被灭口的下场。
  与此同时。
  吴良也想到了自己与瓬人军。
  他们对于曹老板而言,也是见不得光的污点,“飞鸟尽良弓藏”,待曹老板大势已定,甚至不待大势已定,只要到了用不着他们的时候,便极有可能想办法叫他们消失。
  而与张梁一样。
  吴良其实也一直在暗中做着准备,只不过吴良并没有留下什么证据来要挟曹老板的想法,他的准备将更加主动,曹老板只有招架的份……
  ……
  这些甲骨文献与秘密书信自然都被吴良占为己有。
  他暂时还没有将这些秘密书信交给曹老板的意思,功劳要一件一件的立,如此才能细水长流,否则不但容易功高盖主,还会导致之后再立的功劳显得索然无味。
  将所有的东西收拾好之后。
  吴良对左慈交代了自己的想法,命他继续留在张府之内安排兵士们着手封堵秘境入口,而自己与典韦则得到了“张梁的特许”,可以自由出入张府与晋阳城,可以随时返回安排在城内的家眷处探亲。
  见吴良与典韦安然无恙的回来。
  瓬人军众人自是喜出望外,甚至有人竟还激动的挤了几滴眼泪,尽管他们已经通过甄宓之口提前得到了一些消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