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305节

  如果不愿意,那就选一个郡做太守吧,不能什么好事都占了。
  张燕还算上道,痛快的答应给赵云当副将,这样也算弥补了郭淮这条线的缺失。
  赵云回来的时候,林墨是亲自出城迎接的。
  尽管,他让人送来的快报上已经说明这一次从乌桓带回来了两万新募的青壮,其中骑兵就有一万五千人,各个善骑善射,可真正站在城关下看到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骑兵队伍的时候,林墨的心里还是忍不住震撼。
  想当初啊,能为了几百匹战马就抓耳挠腮,可如今,光是乌桓骑兵就过一万五了,整个队伍的骑兵不下两万五千人。
  还有数不尽的粮草、战车、军士,部曲的披甲率也达到了四点五成,应该算得上是整个大汉天下军阀里最精锐的了。
  “辛苦了子龙。”城门口处,林墨是亲自搀扶赵云下马的。
  这个举动可是把赵云吓了一跳,“允文,你现在的身份怎可如此。”
  “哈哈……”
  林墨忍不住大笑了起来,“我这条命都是你救的,这算得上什么。”
  跟着一起回来的满宠、郝昭可是羡慕坏了,堂堂的兰陵侯,也算是北国之主了,竟然为赵云引马下身,这种视觉冲击感非常强。
  “走吧,城内已为诸位设下庆功宴。”
  在林墨的带领下,将军们都进了城。
  但那群乌桓骑兵得在城外驻扎,这是规矩,能进主城的军士都是近卫军或巡防营,也是为了安全着想。
  “诸位,今日且敞开了喝。”
  林墨举杯环敬了一圈众人后,一饮而尽。
  有了他开头,大家很自然的开始豪饮起来。
  原本今天是只谈庆功,不聊军机的,奈何颜良几度开口想打许昌,主要是听说现在张郃在许昌待着。
  到今天,他们依旧把袁绍的死怪在了张郃的头上。
  可惜,这事不能顺他们的意。
  他们只能去安丰接替辽神的防务工作。
  毕竟,接下来就是要收拾关中十部了,辽神和老阴货要守黎阳,这个地方,关乎了北国命脉,就算是颜良文丑放那,林墨也不能完全的放心。
  当然,这事也不急着跟他们说明,今天还是可以先借着酒劲发泄一番,可终归张郃的小命他们现在是拿不到。
  酒宴上,众人觥筹交错,林墨有些心不在焉。
  开春后就要掀起这场大战了……
  关中十部的离间计,郭图大动干戈迷惑曹操,攻打司州来稳住益州,这些事情都需要同步进行,目前来看,倒也是在既定的轨道上。
  如果说真的有什么地方是让人比较忧心,那就是关中十部里的骁将吧。
  毕竟马超、阎行和庞德都很棘手,如果出现了斗将的情况,云哥能不能拿捏他们必将成为这场大战胜负的关键手。
  可惜啊,要是早个五年,老岳父亲自下场,能让他们全部跪下唱征服的。
  现在……只能寄望云哥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北国内讧
  吕布离开冀州大半年了,加上林墨授意郭图在封堵人言,这件事外人看来当然是翁婿两人内讧了,林墨这么做是为了稳住大局,担心诱发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
  曹操心中有怀疑,这很正常,因为有崔娴的存在,这个关键人物是有可能造成他们翁婿不合局面的,本来让她去北国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但是,诸葛亮可不清楚崔娴的存在,所以,消息一传到长沙的时候,他立刻就判断出林墨肯定是要对司州用兵了。
  在此之前,他跟庞统的猜测是一样的,都觉得林墨会对司州用兵,只是想不到他会如何去稳住曹操,好让两方碰撞的时候,不处于两线作战的危机之中。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吕林内讧的事件,他便坚信,这就是林墨用以迷惑曹操的掩眼法,因为吕林内讧,曹操则不需要急着动手了,这种事情,缓一缓才会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情况很明朗了,出山两年,是时候做点事情了。
  他第二次去苍梧。
  第一次是救吴巨,这一次是谈携手合作。
  “最晚三个月后,关中十部与北国必有一场惊天大战,即时不管曹操是北上奇袭邺城或是攻克益州,荆州定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空虚,我主欲助刘琦公子重新夺回基业,还望吴侯首肯。”
  苍梧县的议政厅内,从来都是不卸甲的小霸王端坐帅椅之上,冷眼看着诸葛亮胡诌。
  站在武将之首的程普冷冷一笑道:“荆州现下由曹操占据,便是空虚也是有能者取之,你家刘备能取,我主亦能取!”
  “德谋将军此言差矣。”
  大冬天的,诸葛亮当然就不需要羽扇了,他捧着热茶缓声笑道:“世人皆知荆襄之地乃刘景升奉皇命驻守,子承父业,理所应当是由刘琦公子执掌的,此番非是我主要取,而是助公子刘琦夺回基业,名正言顺。”
  “你……”程普被他怼了个语塞。
  嘴上都是道理,行的却是巧取豪夺,谁不知道如今的刘琦跟邺城里那位袁家大将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个由头罢了。
  “我父亲当年被黄祖射杀,我北上如何名不正、言不顺?”孙策斜睨着诸葛亮反问道。
  “吴侯,黄祖在江夏呢,是领的江夏太守,要报仇,应该是去江夏,而不是去零陵和武陵。”舌战群儒且不惧,更何况几个不善言辞的武夫,诸葛亮轻描淡写间就占领了道德高地。
  孙权死后,孙策的脾性收敛了不少,都能对四大家族妥协了。
  可这不代表他需要向一个初出茅庐的儒生低头,他拳头紧攥,目中带火。
  这也直接让程普、韩当、太史慈他们几个怒视着诸葛亮。
  还是周瑜站了出来,他笑了笑,点头道:“孔明所言在理,皇叔助刘琦公子重夺荆州,上合天理、中符道义、下顺民意,我主如何会反对,便请孔明回禀皇叔,尽可放心去取荆州便是,江东断不会插手此事。”
  “公瑾……”
  这话一出,程普、韩当几个老辈被吓的表情突变。
  荆州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天下之腹啊,多少人对荆襄之地垂涎三尺。
  别看现在孙策占据了大半个扬州,外加交州之地,可却是地处江南,想跨江进入中原成大业,荆州是唯一的出路了。
  毕竟,在广陵城下死的江东子弟已经太多太多了,没有人还会把心思放在那里。
  而周瑜这么一答应,不就等同于白白的把肥肉送给了刘备。
  就连最欣赏周瑜的孙策也不禁干咳了两声表达自己的不满,可周瑜只是面带微笑的看着诸葛亮。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在谁的面前唱聊斋,诸葛亮当然知道周瑜不会善良到真的眼睁睁的看着刘备取荆州而无动于衷的。
  现在这么说,不过是以退为进,不想做口舌之争罢了。
  事实上,诸葛亮远道而来本来就只是打算说服周瑜一人而已。
  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永远都是利字当头,诸葛亮如何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轻轻一笑,道:“在下素知吴侯大志,一直想要踏足中原,我主此番不仅要为刘琦公子重夺基业,也会给吴侯一个交代。”
  “什么交代?”孙策冷声问道。
  诸葛亮缓步上前走到台案前,随后从衣袂下取出羊皮图纸铺开,双指并拢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我主助公子刘琦取回荆州乃仁义之举、顺天而为,合乎道义的,而吴侯取此三地亦是合情合理,不知吴侯可愿纳之?”
  厅内众人不由都伸直了脖子看向台案上的地图,待得看清楚诸葛亮所说的地方后皆是不忿的瞪着他。
  孙策额间青筋暴起,眸子如隼,择人而噬的盯着诸葛亮,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你是在羞辱我吗?”
  闻言,诸葛亮不慌不忙的笑了起来,“吴侯言重,区区在下怎敢触怒吴侯虎威。”
  言毕,他褪去笑意,一脸严肃的沉声道:“若是吴侯首肯,在下自有妙计助吴侯功成,若不成,零陵三郡尽可归于吴侯之手。”
  孙策眸子一沉,这看着可不像是在说笑,他不由再次看向羊皮图纸上诸葛亮所指的地方。
  这几个地方,无论是百姓、税赋还是钱粮府库,跟荆州都没法比。
  可这里有一桩好处,那就是可以避免直面曹军挡道的战略冲突,同时也有了长驱中原的资本,不必被长江困守。
  如果真的能拿下,让刘备去取荆州倒也未尝不可的。
  随后,他就习惯性的看向了周瑜。
  便见后者目光坚定,显然是赞同这个选择。
  周瑜考量问题不会像孙策那样停留在郡县的富庶程度,更多的是战略意义。
  刘备取下了荆州,自然也就无法避免的会跟曹军形成对峙状态,而己方呢,与吕林这对翁婿早就撕破了脸,绵延千里的水域哪里不是兵线所存呢。
  这么换,勉强也算值当吧。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道义,刘备的身后有刘琦,他取荆州,确确实实要比孙策容易的多。
  得到了肯定的目光,其他人也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或许本身也夹带了对吕林集团的私仇在内吧,所以,孙策也很果断的点头,“不知先生有何妙计。”
  诸葛亮嘴角微微勾勒,他知道,此行要做的事情,办妥了。
  在诸葛亮绘声绘色的推演下,江东众人皆是颔首赞同的。
  大概,也只有周瑜是面如沉水吧,目光中透着几分欣赏,诸葛亮当真有远瞻啊,刘备得此人,早晚会成大业的。
  “若能如此,皇叔尽可放心取荆州便是,我孙策断不会背后偷袭,当然,这是指先生今日所言不虚的情况下。”孙策颇为满意的看向诸葛亮。
  “不敢欺瞒吴侯。”
  诸葛亮拱手说完便转身退了出去,临别与周瑜目光交汇,彼此都露出会心一笑。
  待得诸葛亮走后,孙策才合起了那张羊皮图纸,沉声道:“公瑾以为诸葛亮所说能行得通吗?刘备就那么点兵马,又要取荆州,又要分兵助我,有没有可能是在调开我的兵马?”
  “主公可放心,如果刘备不能给一个满意的答复,就算他拿下荆州,也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智者不为。”周瑜觉得像诸葛亮这样的聪明人是不大可能拿这种事情来画饼的。
  “那便看看他有没有这个能耐吧。”孙策长舒了一口气。
  如果到最后,真的各取所需,结果当然是孙策乐于见到的。
  顺带也告诉天下人,这大汉皇朝,不是只有曹操和吕林两方人马的。
  权弟、黄叔,此举若成,也算为你报仇,为江东战死的子弟们出了口恶气。
  ……
  颜良文丑去安丰这种事情,当然是林墨说了他们就照办的。
  唯一的要求要把郝昭给带上,这一次平定乌桓三郡,郝昭的表现虽然没有郭淮这么耀眼,但也证实了他是可用之才。
  哪怕是当年袁绍如日中天的时候,北国的将领如过江之鲫也不见得能有几个压得了郝昭一头。
  林墨很痛快的答应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