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宜早不宜迟

  不过钟会并没有当面反驳,毕竟现在司马军诸将是群情激昂,斗志澎湃,如果钟会站出来当面泼冷水的话,势必会让众人为之忌恨,所以聪明如斯的钟会三缄其口,并没有当面反驳胡奋的质问。
  司马师看出钟会欲言又止的模样,于是今日议事暂停,改日再议,挥退了众人,唯独将钟会留了下来,道:“士季,现在没有旁人,你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钟会道:“大将军,卑职绝非是危言耸听,邺城失守之后,我军已处危急存亡之秋也,现在的形势,已容不得半分的乐观,如果应对失当的话,很可能将会又一次经历并州之败的惨痛,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杜绝盲目行动,反攻邺城虽然呼声很快,但卑职认为绝不可行。曹亮攻取邺城,本来就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行动,他也一样能料算到我军一定会对邺城实施反攻的,如果我军此刻挥师南下,恰恰地正好中了曹亮的圈套,邺城城池坚固,防御严密,就算是倾尽全力,短时间内也无法拿下,而一旦进攻受挫,必定是内外交困,进退维谷,焉有不败之理?”
  司马师默默地点点头,钟会的话很有道理,曹亮攻取邺城,也不过是诸多计划之中的一环而已,此刻司马军如果挥师南下反攻邺城的话,恐怕真是要中了曹亮的圈套。
  邺城的防御一直以来就是钟会在负责的,所以钟会比任何人都清楚邺城的防御有多厉害,表面上看司马伷仅仅只用了不到半夜的时间就把邺城给搞丢了,那么由此而推断邺城的防御就如纸糊的一般,那可就真是大错特错了。
  邺城的城墙采用的双道城墙的结构,内外城墙一样结实,别看并州军可以整垮信都的城墙,那是因为并州军的投石车足够厉害,可司马军没有配备那样的投石车,那坚固的砖彻城墙就等于是噩梦般的存在。
  当初为了坚守邺城,钟会亲自督造,恨不得将邺城打造的固若金汤坚如磐石,现在风水轮流转,司马军反倒要去进攻自己修筑的城墙,还真是作茧自缚啊。
  司马师道:“方才你提议撤往阳平、清河一带,可有确切的把握吗?”
  钟会轻轻地摇了摇头,道:“现在的局势,我们已经没有任何的把握可言了,卑职之所以选择撤往阳平、清河,最主要的还是考虑三公子目前率残兵驻扎在阳平,我军前往阳平,也算是有所照应。但曹亮未必不会考虑不到这一点,很可能在半路之上出兵拦截,大将军要做好打恶仗的准备。”
  曹亮隐忍了这么久,等待这样的机会恐怕也是等了很久,如今机会来临之时,曹亮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出击,所以这场撤退,注定不会很平静,司马师想要全身而退,绝非易事。
  往往在撤退的时候,军队的军心和士气是最为低落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遭遇到敌人攻击,无疑是比较麻烦的事。司马师一直寻机要和曹亮的主力进行决战,可一直也未能如愿,而这一次撤军,曹亮必定是不请自来,不管司马师愿意如否,这一战势不可免。
  其实摆在司马师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反攻邺城,第二就是撤军到阳平清河一带。
  钟会已经给出了他的建议,认为反攻邺城完全不可行,且不说司马师不可能派出所有的军队去攻打邺城,就算是倾尽全部兵力去攻打,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拿下邺城,而一旦进攻受挫,那就是腹背受敌,几乎要陷入到绝境之中。
  而撤兵阳平清河,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好歹司马伷还有一支军队在阳平,多少也能给司马大军一点支援,最起码也能让他们有一个落脚点。
  但前提条件是司马师有足够的能力突破并州军的围追堵截,在这一点上,司马伷可是一点忙也不帮了的,以他的那点残余兵力,离开了阳平郡,分分钟就会遭到并州军的碾压。
  最终司马师思虑再三,还是接受了钟会的建议,首先钟会是他的心腹爱将,没有理由来勾结曹亮来陷害于他,其次钟会提出来的意见非常的中肯,钟会在冀州主持防务已经有两年多了,尽管有得有失,整个冀州的防御体系不太尽人意,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人再比钟会更了解冀州,更知晓邺城的防御情况了,其实从钟会一开始就提出的放弃反攻邺城的建议开始,司马师便觉得钟会的这个建议比较周详和细致,比起其他的大将无脑地反攻邺城,要强得多。
  于是司马师对钟会道:“那就如你之计,准备撤军到阳平清河吧,只是不知此次撤军,士季你可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钟会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卑职也无法事先预判并州军的动向,只是临机善变,随机应对了。不过卑职认为既然大将军已经拿定了撤军的主意,那就不可再犹豫不决,撤军之事,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以恐迟则生变。”
  司马师点点头,优柔寡断历来是兵家之大忌,司马师又缘何能不知晓,既然已经确定了要撤军,那就必须要行动迅速才行,这样才能不给并州军以反应的时间。
  司马师立刻是传令诸营,准备拨营起寨,即刻撤离。
  不过在撤离之前,司马师还需派人快马通知进攻井陉关的陈泰,要他立刻放弃进攻井陉关,收拾兵马,赶到真定一带与司马师会合,然后一同出发,前往阳平清河。
  司马师在确定撤军方案之前,确实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和斟酌,听取了诸将不同的意见,可一旦确定之后,司马师立刻展现出了他杀伐果断,雷厉风行的一面,每一道命令下达的时候,都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根本就不容许任何人辩驳。
  接到命令之后的诸将,也是一片肃然,他们也深知司马师的性格,军令一出,那便是铁律,无可更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