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152节

  虽然都是非常粗劣的初垦田地,但是撒上种子,好歹也能有些收成,不是吗?
  至于张顺搅拌的什么,当初张顺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前世虽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总算还知道化肥农药什么的。
  他本以为这个时代化肥或许还有农家肥代替,农药肯定是什么替代品也不可能出现。
  结果,他没有想到这个时代的农民居然发明了用砒霜拌种子的方法,来预防病虫害。于是,张顺特意派人购买了好几百斤砒霜,来做“拌饭”。
  张顺在栾川附近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哪怕此地偏僻,此地县令也当有所耳闻。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当张顺刚忙活完土地开垦耕种之事,便急忙带着悟空、王锦衣快马加鞭赶到抱犊寨,并使人把自己的拜帖送到卢氏县城之内。
  栾川镇至抱犊寨九十里,张顺朝发夕至,不顾山路颠簸当晚便赶回到了寨中。
  强忍着被战马颠成八瓣的屁股,张顺先去见那李三娘。李三娘正月十五诞下一子,张顺正月没过就跑到栾川镇垦荒去了。
  任凭李三娘如何好脾气,也忍不了自己还没坐完月子,张顺人就不见了的行为。
  张顺自知理亏,只好致歉道:“我这也是身为主君,身不由己。我又何尝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呢,只是这大明天下不允许啊!”
  李三娘抱紧孩子也不给他看,只是命竹儿推攘着张顺道:“主君言之有理,不过我并不想和你讲理。你给我走,我现在不想看到你!”
  张顺苦苦哀求了半天,依旧得不到原谅。竹儿实在看不过去了,才低声劝道:“爷,你且早点休息吧!让夫人休息几天,等心情好点了,我再通信给你!”
  张顺没有办法,只好去红娘子房里休息。红娘子哪里不知道他吃瘪了,只是温声安慰他一番,也没借机说李三娘的坏话。
  张顺心中感动,当晚就和红娘子演示了一番开垦山谷、播撒种子的农事。
  第二天张顺又去求见了李三娘一番,那李三娘余怒未消,依旧不肯见她。好歹让竹儿把孩子抱出来,给张顺看了一眼。
  孩子已经三个多月了,可以咿咿呀呀的发生了。张顺看他可爱,便要伸手抱上一抱。竹儿犹豫了一下,便自作主张把孩子递给了张顺。
  结果张顺刚一接手,那孩子就哇哇大哭起来,张顺手足无措,只好又还给了竹儿。
  等到竹儿隐入屋内以后,张顺才叹了口气转身而去。他带了张三百、萧擒虎、悟空、王锦衣及二百精挑细选的精锐,一路向卢氏县城奔去。
  到了卢氏县城跟前,张顺还招来“小尉迟”魏从义,问询城内状况。魏从义倒也老实,一五一十的将城中大户和白县令私下的小动作给张顺说了,并详细述说了王、李、卢三姓的对义军的态度。
  张顺听闻以后点了点头,随便鼓励了魏从义一番,方才放他回去。
  萧擒虎见此倒松了口气,笑道:“多亏主公安排下此人,把城里探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张顺微微一笑,也不吱声,只是暗暗摇了摇头:这萧擒虎轻信他人的毛病,依旧未改。以后少不得需要多历练历练,方才能够成就一番功业。
  当初魏从义依照自己的命令,威慑京师,确实做得不错。只是从京师撤退以后,到在沁水被张道浚击败之间,有许多事情,魏从义依旧无法说得明白。
  特别是他还招募了一个幕僚麻布,此人心思究竟如何,自己也有点猜不透。
  当初自己任命他看管这卢氏城,看似信任此人,其实只是为了把他调开罢了,以减少他对义军营内之事的了解。
  当初这县令也好,城中大户也罢,手中无兵无将,基本是都是任人宰割的下场。自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张顺也不甚担心。
  只是没想到短短几个月风云变幻,等到张顺开垦完栾川镇荒地以后,在此地有了牵挂,城中大户以及白县令的作用才凸显出来。
  若是魏从义依旧忠心还好,若是此人生有二心,只需和城中县令、大户勾兑起来,埋伏下死死,自己今天就有可能走不出这卢氏县城。
  好在张顺另有其他情报来源,早已经将城中虚实打探的清楚,此时召见魏从义也不过做个姿态罢了。遂后,张顺便大张旗鼓,大摇大摆的进了卢氏城。
  那白县令和王、李、卢三姓也颇为识相,早早备了牛羊酒水在城门口接风。普通百姓见张顺不杀不掠,依旧以为他是回乡的大户,不疑有他。
  那卢氏县城也不甚大,自从张顺将附近的义军一并迁往栾川、冷水等处以后,反倒清净了不少。
  义军与县令、大户双方客套一番以后,便被白县令迎入县衙之中。县衙之内早已备下了菜肴酒水,张顺偷偷示意了张三百一下,张三百心里明白,连忙命令几个士卒先行品尝了一番,以免阴沟里翻船。
  白县令见张顺小心谨慎,脸色有点不太好看,只是也没敢说些什么。
  众人进了一处单间,分别落座以后,挥退了仆人。白县令见在座没有外人,这才拉着脸质疑道:“舜王欲何为也?”
  “当初尔等流浪至此,我见你衣食无着,才勉强收留人们留在这里。如今你们不但至此安家落户,又开垦田地,多次与当地百姓起了冲突,这让我等何以自处?”
  张顺见他抱怨,才暗暗松了口气。他虽然又几条情报来源,依旧不敢保证万无一失。若是此人真有心撕破脸皮,终究是鱼死网破的结局,反倒不美。
  张顺闻言便笑道:“老父母严重了,我等本是无家可归之人,多亏了老父母收留之恩,我们铭记在心,岂敢恩将仇报?只是其中却有几桩难处,还请让我为大家言明!”
  第41章 交易
  张顺巧舌如簧,最喜好卖弄嘴皮子的勾当。他笑道:“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我麾下有万余精锐,个个都是大肚汉子。”
  “虽然初到贵地,诸位倒资助了我舜王一番,奈何也不过数月之食罢了。若是有心再向诸位讨要,倒显得我舜王得寸进尺,要讨人嫌弃了。”
  众人闻言连道不敢,心中却不由破口大骂:什么“资助”一番云云,不就是明夺硬抢罢了!大家本以为你这贼鸟厮在这里躲一躲风头,就自行离去了,谁成想你居然要在这里安家?和贼头做朋友,和贼人做邻居,哪个想过这样的日子?
  白县令深知大家的心思,连忙说道:“我观舜王似有久居之意,只是本县人多地少,山间贫瘠,还请舜王另选他处为妙!”
  张顺刚刚辛辛苦苦开完荒地,下了种子,哪里肯走?他便嘿嘿一笑道:“白县令莫非要赶我们走不成?岂不闻‘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道理?若是这些人无家可归,无粮可食,自然是所过之处,血流成河、寸草不生!即使侥幸活得性命,朝廷大军一到,更是杀良冒功,一扫而空!”
  “白县令也是个读书人,当知‘无恒产者无恒心’的道理。我为白县令在此地开了荒地,买了耕牛农具,更是建了房屋村庄。没有花朝廷一分钱,便安置了这许多流民。”
  “等到来年夏秋二粮,定然超过往年。如此大功,白县令不但不感谢我,反倒要赶我走,这是何道理?”
  白县令闻言别提心中是什么滋味了,玩硬的玩不过人家,讲道理又讲不出这许多歪理来。
  他只好强辩道:“舜王有心了,只是舜王不是父母官,不知其中之难。陕西遭灾,流民遍地。你道是朝廷不愿意救灾,并安置流民吗?”
  “其实救灾易,安置流民则难。我大明天下至今已经二百余载,皇恩浩荡,恩泽四海,这世上已无无主土地,亦无多余粮草。若是三百人五百人倒也罢了,我卖了老脸,也能助舜王在此地寻一处家产。只是这万余人至此,占人山林谷地,人家如何肯依?”
  “舜王至此不过两月,我这里状告舜王的状子已经堆积如山。有冷水大户、有陶家湾大户,有叫河大户,亦有栾川大户!你让我如何是好?”
  “若是我管是一管,怕是得罪了舜王;可是我若是不管,又怕有人越级告状,到时候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更何况舜王麾下男丁众人。正所谓‘饱暖思阴雨’,若是这些人安家之后,婚丧嫁娶,必将影响当地百姓生活。到时候起了冲突,不知舜王又如何解决?”
  这白县令虽然只是个庸才,只是和基层接触久了,倒有几分本事。张顺骤然听了这些问题,也有几分头大。
  这个时代为了一渠水,一陇地都能打的头破血流,甚至南方的土客矛盾,也经常大打出手,人脑子打出狗脑来。更何况这许多山林河谷呢?
  不过,张顺也知道当前不是认怂的时候,他只好胸有成竹地笑道:“白县令、王家、李家和卢家,大家少安毋躁,此事我等已有成算,不足为虑!”
  “正所谓‘不怕官就怕管’,由老父母在此撑腰,我等又有何虑呢?我听闻南方闽粤之地,土客矛盾甚为突出。三天一小打,两天一大打,为了浇灌的水源,为了地界的划分,常常列阵而斗,不下军争。我也没听说有县令因此而烦恼呢?”
  “至于婚丧嫁娶,乃是百姓自己之事,只要有人不作奸犯科,违反大明律,又有何不可?至于其中二三个地痞无赖,因此生事,打二十大板,扔出衙门便是,又何必忧心呢?”
  白县令和其他大户闻言面面相觑,他们往日还真是这样只手遮天,如今反倒被一个“贼头子”如今教训,倒是稀罕!
  白县令与其他三个大户带兵互相看了一眼,心中已经有了三分信服。不过他嘴上还是说道:“理倒是这个理儿,可是村夫愚民却是讲不通道理。一个两个还好说,就怕这人多了,起了变故!”
  张顺闻言哈哈大笑道:“能有什么变故?若是他们聚起来三五百人闹事,按他们一个聚众谋反的罪名,在县令征调些丁壮弓手,一举灭了,正好为白县令请功!”
  “如今临县皆遭流寇屠戮劫掠,唯有白县令守护有功,卢氏方才不受其扰。县内黄册、鱼鳞册和往来公文我一并看过了,卢氏一县不过纳税折银两三千两罢了,往往还不足征。”
  “如今天下多事,朝廷缺饷。征税不足之官,往往被罢免下狱,若是白县令如数征收,押解京师,定当讨皇帝喜欢,说不得还能高升一番,不知白县令以外如何?”
  张顺知道着白县令的意思,于是对他又拉又打,威胁和利诱并存。白县令心里满意,却也不敢直说,只是看着王、李和卢氏三姓。
  这三户见白县令得了好处,自己等人枉作小人,没有办法利益,不由都黑了脸。
  张顺等了半晌,凉了他们半天,见他们快忍不住的时候,才伸手指点着另外三位继续说道:“本来你们也都是受益之人,如何当得我的好处?”
  “不过,念在往日我等相处颇为愉快,我倒可以以高出市场半层的价格,收购你们三家多余的粮食。真金白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三人相视一眼,那王姓老者才颤巍巍站了起来,问道:“舜王如今发了横财,不知手中是否有多余的耕地出售?”
  田地乃家业根本,这三户大户反倒更为重视这个。张顺皱了皱眉头,才说道:“左右都是一个初垦的贫瘠之地,卖与你们三五百亩也不当什么事儿。只是我倒是千肯万肯,就怕这原本的地主人不依!”
  三人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有点失望。他们担了那么大风险,居然没有多少收获。
  张顺看在眼里,生怕其中有变,有笑道:“三位倒不必失望,我说这粮食买卖倒是一桩大买卖。我今年至少要购买万石粮食,其中利润多少,诸位一算便知。至于土地之事,等到生米煮成熟饭,我再卖与你们一些不迟!”
  三家大姓闻言这才喜笑颜开。
  第42章 心计
  只不过多花点钱,张顺便暂时摆平了卢氏县内的白县令和三姓大户。虽然有点肉疼,好在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银两本该是县内自己征收上来以后,再进行分肥,只不过如今由张顺代劳罢了。
  张顺和那孤身一人的白县令不同,他手里有兵有将,又有人手,很快就逐家逐户排查了人口和土地,反而能够收取更多的税收。其实他基本上还是玩的“空手套白狼”那一套,义军实际上没有损失什么,反倒获得了一块暂时的立足之地。
  张顺和白县令等人谈妥了条件之后,在卢氏县城内象征性的居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拜别了众人,返回抱犊寨去了。
  回到抱犊寨,李三娘依旧没有好脸色给他,不过好在已经不在阻止张顺进屋看望孩子了。
  这时候竹儿才提出来让张顺给孩子取个小名儿,张顺取名能力捉急,想了半天,才道:“既然此子正月十五出生,那不如就叫十五吧!”
  竹儿哪敢反对,只得应了,然后说给李三娘听。李三娘闻言又好气又好笑,再也拉不下脸了,只得笑骂道:“天底下哪有给自己孩子取这种名字的?”
  张顺见李三娘乐了,里面蹬鼻子上脸,笑嘻嘻的应道:“不过小名罢了,值什么?回头我再好好思索思索,取个好听的大名!”
  “嬉皮笑脸!”李三娘白了他一眼,倒也没有再说什么气话,只是话题一转,说道:“当初我生产的时候,多亏了李香和吴妈帮忙,才能够幸免于难。我想让孩子认李香做干妈,你看怎么样?”
  张顺一听,妻妾和谐,这真是求之不得啊。他连忙应道:“这是好事儿,只是不知道李香意下如何,回头她从栾川镇回来了我帮你问问。只是那吴妈也下了死力气,不知我们如何谢她?”
  张顺想了想,心道:反正我是不能以身相许!于是,他便笑道:“如今你带着‘小宝宝’和‘十五’两个孩子,竹儿又是个不中用的,你一个也忙不过来。我看吴妈是个可靠之人,不如让她过来搭把手帮帮忙,咱们也给她开一份支,也算有个收入了!”
  李三娘闻言一一应了,又继续说道:“当初赵老爷子和张公为孩子说话,也是个不计较个人得失之人。如今我们母子平安,恐怕此二人心中和张生有了嫌隙,不如正好请这二位担任孩子师傅,省的日后再寻教师管教!”
  张顺闻言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李三娘这是有的放矢啊。不曾想当初那个憨憨傻傻的乡村土妞,如今也有了心计。
  不过反正也是自己的孩子,让自己麾下的重臣教导教导也不是不可以。至于将来之事,将来再说不迟。
  一念至此,张顺便笑道:“如此甚好,赵鱼头久为舟子,深知民间疾苦;张公博学,深通各种学问,正好为十五之师!”
  见张顺答应的痛快,李三娘自己反倒一愣,有点不敢相信的感觉。
  只是张顺心思素来深沉,李三娘也看不出他的喜怒出来,只觉有点心情忐忑,又有几分欢喜!
  李三娘刚生孩子不久,不便伺候,本来想留张顺在此,让竹儿陪一陪他。
  结果张顺婉拒道:“你身子尚未康复,竹儿又要帮你带着孩子,不必如此。我特意过来,一来是看看你的身子如何,二来心中喜欢,过来看看孩子罢了。你们权且休息去吧,我去哪里不能对付一晚?”
  李三娘闻言撇了撇嘴,心知这厮定然准备去红娘子那里鬼混一晚。只是如今她也有几分心虚,反对不得,只得温言应道:“那你去红娘子那里去吧,这几个月忙的不可开交,好歹也能休息一番!”
  张顺被李三娘说中了心事,倒也面部红心不跳的应了一句:“如此也好!”
  等张顺在抱犊寨小住了几天,李香和柳如是便从栾川镇赶了回来。张顺和她把话说了,就让十五认了她做干娘。
  李香想做个鬼的干娘哟,相对而言她更想做个孩子的亲娘。只是当初这十五的出身也有她一份功劳,多多少少也一份感情再里面,也只好认了。
  据说红娘子听说这件事情以后,私下里摔了很多东西。只是自己的肚子不争气,也没有办法。
  这时候事情刚刚告一段落,趁着三五日清闲,张顺便和宋献策说了,选了个黄道吉日把萧擒虎和李十安的婚事办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