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夫后天天吃瓜[七零] 第211节

  果然,对方等老丈人介绍后,就开口道:“这是我们厂子生产的酱油。我有个事情想请你帮帮忙。”
  金柱子应该打听过顾立冬的为人,并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把目的说了出来。
  “我们酱油厂仓库里积压了一批老酱油。本来寻思着过年这段时间卖完的。但是供销社那边说最近酱油不好卖。暂时这货调度不到那边去。厂子快爆仓了。账上的钱不多。厂长等着回货款,好给工人发过节福利。”
  金柱子估计也知道自己是来请求帮忙的。说起话来十分真诚。
  “我就想着能不能请你帮忙。把我们厂子的库存销掉一部分。”
  何玉燕坐在边上听着这一番话,不由感叹一声。
  金柱子所在的酱油厂并不是什么大厂子。要是是大厂的话,他一个跟着知青媳妇回城的农民,也不能够进去当技术工人。但是,这厂子生产的酱油也是货真价实的好。并不像后世那样有一大堆科技与狠活。
  供销社那边说卖不出去酱油,估计跟今年市场松动有关。
  酱油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很多人都有做酱油、大酱、辣椒酱的手艺。这政策松动,卖这些的人就多了。供销社的货价肯定比外头卖的要贵。老百姓也不傻,自然会买外头的酱油。
  顾立冬也想到了这一层,自然不会拒绝。但他十分直接:“酱油这东西年前这段时间能卖不少。但是,价格我可以肯定,不会给得太多。最起码会比供销社那边给的价格要低。”
  只有低价才能促销。
  金柱子没想到顾立冬连酱油都没试味,就答应帮忙。乐得笑出一口大白牙。
  手里提着的酱油更是一直往顾立冬手上塞,一副十分感激的样子。
  顾立冬好笑地接过了这一瓶子酱油。在孙家翁婿的千恩万谢中,答应明天让人去酱油厂谈谈拿货的事情。
  “没想到咱还能这样帮人。”
  这个时候,全国范围内还处于卖方市场。偏北城这里物资比较充足。这酱油又不是生活必需品。毕竟盐巴也能解决营养问题。加上金柱子所在的酱油厂也不是什么大厂子。这才出现这种意外状况。
  何玉燕说着,自己都感慨起来。
  “那酱油到时候是拉到郊区那边去卖吗?”
  顾立冬点头:“价格低的话,人们肯定会倾向于买,而不是自己做。”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顾立冬忙着协调酱油的销售运输。何玉燕则是着手准备年货。
  距离过年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往年的年货都是提前一两个月准备的。今年因为夫妻两人一个忙着工作,一个忙着读书。年货拖到现在才开始准备。
  好在,市场开放了。出门去到外头,沿街时不时就有摆摊儿的人。不少东西都能从小摊上买。
  这个时候的小摊儿卖的东西还是比较实在的。除了价格可能有点水分,商品暂时没有多大的毛病。
  何玉燕就是在小摊儿、百货商店、供销社、菜站这些地方来回倒腾。不到三天的功夫,就把家里的年货置办的差不多。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二哥如同往年一样,朝家里开始送农副产品这些年货。
  二哥送了年货后,顾立冬的那几个好兄弟,也跟越好一样,一个个上门来送年货。
  就连那天过来请求帮忙的金柱子,也悄咪咪地送了些年货过来。说是酱油厂的厂长送给他们,感谢他们帮忙销售酱油。
  何玉燕知道这酱油卖的不错。年货收得也很心安理得。同时,也觉得酱油厂的厂长是个好人。不然,有些厂子是宁愿东西坏在仓库,也不会找他们这种私人帮忙销售的。
  原因就是嫌麻烦。反正东西坏了,也是国家兜底。
  所以这位酱油厂的厂长是个很好的厂长。
  大杂院的邻居也知道顾立冬帮酱油厂销售酱油的事情。一个个面上不说,心里都觉得顾立冬这是有出息了。
  然后,就有更多的人凑过来,热情跟何玉燕分享各种小道消息。
  年还没过,何玉燕就感受到了大伙儿的热情。
  另一头,就在这即将迎来新春佳节的日子里,不止大杂院热闹非凡。位于祖国南边的深市口岸,这会儿也是热闹非凡。
  市场开放,是对内的一场改革,对外的一场开放。
  自然,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回乡探亲的人。这会儿在确定新措施后,一个个都在递交申请。期待赶在过年前,回去阔别以久的家乡,见见亲人朋友,听听乡音。
  “哈哈,我返顺德啦。”
  “我都系啊!我阿妈仲等紧我返去。”
  “呢位大佬,你返边度啊”
  熟悉又陌生的口音,在顾明理耳边回荡。他曾经来到过这里,那个时候年轻充满干劲。总想着见识更多,走遍祖国的大好山河。
  哪里能想到后面发生的一长串变故,最终重回这里的时候,两鬓已经染上了些白霜。
  热情的人拉着他聊家常,在等待签署《回乡介绍书》的时候,顾明理就跟周围的人聊了起来。
  然后,大家发现他居然是从m国回来的北城人。一个个好奇地围了过来。跟他问起了北方的风光。
  这里等待着文件回乡的,大部分都是南边几个省份的。北城人还真的没几个。
  当然,有人竖起耳朵,听着顾明理说话。面上不显,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待会儿跟对方聊聊看。
  反正,这段时间,深市唯一的口岸就是这样热闹。
  队伍排了很久终于轮到了顾明理。
  负责边防的工作人员看了眼顾立冬,就打开他的材料。确定他的身份是港城人后。就开始询问一些问题。回内地做什么,用什么交通工具,目的地是哪里。中间停留的地方是哪里。
  这些问题问得相当详细,详细到目的地所属的街道或者生产队。
  顾明理一边回答一边在心里庆幸自己没有入籍m国。不然,估计会很麻烦。
  工作人员记录完他的回答后,给了他一份《回乡介绍书》的副本。顾明理接过后,这才松了口气。
  他打听过了,有了这个副本,就能作为他在内地的旅游证件使用。
  按照指引,顾明理坐上了前往市区火车站的客车。
  到了火车站,再买前往北城的火车票。整个行程需要多次中转。预计除夕才能到底北城。
  时间很长,但是顾明理并不在意。相反,他觉得很激动。激动到有人跟着自己上了同一台车都没注意。
  直到上了火车,对方过来跟自己接触。
  顾明理这才知道,原来还有人跟自己是同一个目的地。而且这人居然当年跟自己是在同一艘轮渡上出事的。
  当年事发突然,顾明理恢复意识的时候,很多事情并不知晓。
  而眼前这个人显然知道的比自己要多不少。
  于是,整个旅途。两人互相交流信息,得到了不少未知的事情。
  当这列火车吭哧吭哧地行驶到北城火车站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除夕的中午。
  火车站这个时候已经很冷清了。
  顾明理下了火车,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人。
  当年他离开北城的时候,顾大哥跟妹妹已经结婚。顾大哥在北城第一机床厂上班。妹妹则是在机床厂的附属小学当老师。两个人当时都住在机床厂的家属区。
  但是时隔多年,前往机床厂的路都不知道往哪里走。
  身边跟他一路走来的同伴,同样也是一脸茫然。
  两个高高大大的中年男人,站在站台上发呆的样子十分显眼。
  楼解放今天来火车站是准备做收尾工作的。
  他们的小买卖主要据点就在火车站。平时他大部分时候也都在这里。至于今天除夕,为啥不在家里,而是出来干活?楼解放表示,家里破事儿太多。还不如工作赚钱来得香。
  今天到站的列车不多,他很快就发现了两个奇怪的中年男人。
  看他们的穿着打扮,以及手里提着的那种、只有友谊商店才能见到的皮箱。楼解放确定,这两人肯定是有钱人。
  但有钱人一副第一次进城的模样,就显得特别奇怪了。
  于是,楼解放走过去一看。整个人如遭雷击。
  天啊!眼前两个中年男人中的一个,长得跟他的好兄弟顾立冬有五分相似。特别是轮廓,简直一模一样。
  这让楼解放心中冒出一个惊人的念头。
  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上前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忙。
  然后,耳边就接收到一长串的京片儿。居然是问他怎么去第一机床厂的。
  至于另外一个中年人,则是跟着开口问怎么去丁香胡同。
  第一机床厂楼解放不太熟。但是,丁香胡同他熟啊!他的好兄弟顾立冬,可不就住在丁香胡同二号大杂院吗?今天怎么那么奇怪。一次遇到两个不认识的人。都跟自家兄弟有点关系。
  楼解放是个直觉很准的聪明人。他立刻意识到肯定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于是,他想了想说道:“我刚好有空。要不先带你去第一机床厂。然后再带这位同志去丁香胡同?”
  这种大街上出现的热情人,让顾明理跟他的同伴都有点没反应过来。
  不过,两人很快就认为大家都是热情好客的。一路走来,他们已经接受了不少这样的善意。
  两人乐呵呵地点头同意。然后跟着楼解放坐上了电车。
  于此同时,经历过几年多次邀约后。今年,顾立冬跟何玉燕终于答应,除夕的中午来老顾家吃团圆饭。
  当然,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顾学天这两年都不回这个家。
  “多吃点。这牛肉可难得。要不是正好今年单位有人去大西北。还不好弄到。咱家也就分了两斤。今天大家一起尝个鲜。”
  顾明霞热情地招呼何玉燕他们一家吃肉。
  何玉燕笑眯眯地给两个娃儿一人夹了一块牛肉。这年头牛肉确实比较难得。家里两孩子出生到现在也没吃过多少片牛肉。当然,海鲜更是没怎么吃过。
  所以,何玉燕特别期待这些肉类市场的复苏。市场开放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好吃的食材容易获得。
  顾学芳今天也带着一家子过来了。正帮着何玉燕一起照顾孩子。
  至于她的两个儿子,正在跟大哥家的儿子坐一块儿。兄弟三人十分稀罕地直往圆圆、丹丹这里瞧。显然跟顾学芳一样,十分稀罕这两个可爱的妹妹。
  顾立冬则是跟顾家男人、顾大姐夫凑一块儿,正在聊着应该怎样适应市场开放。
  就是在这样热闹的情况下,顾家的门被敲响。
  顾明霞走过去乐呵呵地开门。见敲门的是邻居,刚想问对方有什么事情。然后,她的视线就被邻居后面不远处站着的男人,给吸引住了目光。
  男人跟以前一样,方正的脸,脸颊比以前多了些肉。配上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显得十分精神。头发浓密,就是两鬓斑白。皮肤变白了些,而且不留络腮胡子了。
  这样的男人,让顾明霞觉得有点陌生。陌生之后,眼泪如同断线的珍珠一般,噗噗噗往下掉。
  “小妹……”
  对面的男人立刻紧张地看着妹妹,手足无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