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派艺术永流传21-25
二十一、艺术大家李素芹
下午快到晚饭的时间,我和朱文举来到赵贞玉老师和李素芹老师的房间。两位老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这一次聊天让我对李老师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原来朱文举是听到一位戏迷谈起李素芹老师当年在舞台上的风采,十分欣赏李老师的表演,想有时间找李老师学戏。李素芹老师当年也是东风剧团的领衔主演,无论是唱功还是做功都非常了得。据说以前李老师演陈派戏拾玉镯、洛阳桥,不但很好地继承了陈素真大师的辫子功、扇子功、水袖等绝活,还有很多自己的创造。演拾玉镯时,李素芹老师扮演孙玉娇,有一个用手指头旋转玉镯的动作,旋转一会儿,往上一抛,等玉镯落下来,能够非常巧妙而准确地让玉镯直接戴到手腕上。李素芹老师还对陈素真大师的扇子功进行了发挥,能让扇子在手指头上连续旋转很多圈而不掉。据赵贞玉老师讲,因为李老师对扇子功的改进,当年东风剧团还专门给她发了创新奖。
看着言谈质朴的李老师,我知道这又是一个几乎被埋没的艺术大家。李老师和赵老师一样,在当年东风剧团分为一团二团之后,离开了东风剧团,去了邯郸市矿区的峰峰豫剧团。等多年后调回东风剧团,又被安排去了戏校当老师,离开了舞台。现在,市面上找不到李素芹老师的任何音像资料。她当年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只留在了观众的记忆里。
二十二、观看桑派折子戏和景点唱段专场演出
晚上的桑派折子戏和经典唱段专场演出,又是十分精彩。苗文华老师依然是绝对的主演,三次出场,演出了白莲花一折、投衙一折、对绣鞋一折。而经典唱段的演唱,让更多的桑派弟子有了展示的机会。常俊丽、郭英丽、宋凤丽、桑玉瑞、李焕等都有精彩的演出。
等演出完毕,领导们上台接见演员。没想到来了这么多领导,河北省文化厅的副厅长、河南省文化厅的领导等都进行了现场讲话。
我拍了一些照片,看到崔大姐也在舞台的一角拿着纸和笔在记录着什么。我突然发现在舞台的侧面,孤零零站着一位老太太,原来是号称“小生之帝”王素君老师。我赶忙跑过去,一边把相机递给别人帮忙给我和老太太照个合影,一边自我介绍,说我是从邯郸来看演出的,也非常喜欢王老师的唱腔。王素君老师很高兴,连连说好。
等领导终于接见完了演员,我看到苗文华老师飞快地往后台跑去。我还没有找到机会跟苗老师合影,连忙喊着:“苗老师,能照个合影吗?”苗文华老师不得不跑回来,站在我身边,跟我照了两张合影。我听到苗文华老师轻轻说道:“我今天太累了。”照完照片,苗文华老师就匆匆到后台去了。
等我拿回相机,看到苗文华老师跟我合影的时候依然笑得很美。
二十三、观看擂台紧急风桑派戏迷专场
7月9号上午,我和几位老师又来到梨园春擂台紧急风的录制现场。由于提前没有联系好,竟然在电视台的门口被门卫拦住了。这是恰好碰到了也是来参加紧急风节目的常俊丽老师,我们才一同进去。
演播室的外面的大厅里悬挂着河南电视台很多主持人的大幅照片,我第一个就看到了庞晓戈的照片。我还看到擂台紧急风的主持人关枫坐在大厅里的椅子上,等待着。
参加这一次桑派戏迷擂台赛的一些选手也在大厅里等待着。其中昨天排练时见过的两位大姐也在。其中一个大姐跟我说:“你们邯郸来的那个小伙子还小,我和他在一个组可不行。我们都老了,拿不拿擂主无所谓,关键是要捧着年轻人。所以,我换到另一个组了。”这位大姐又指着另一位大姐,跟我说:“她跟小伙子在一个组也不行,也得换到别的组。为了捧那个小伙子,我们还专门找来一个唱得不好的跟他一个组。”我听了还真是感动了一回。
第一次走进擂台紧急风的演播大厅,感到很新奇。看到工作人员来来往往,很是忙碌。舞台上的大屏幕循环播放着桑大师的镜头。
比赛开始了。
一共分五个组进行比赛。参赛选手都唱得挺好的,大家到时候看电视台的播放就知到了。我还是要说一说那两位大姐,没想到她们两个最后还是跟邯郸来的17岁的小伙子韩鹏飞在一个组。两位大姐在前面,唱得都很好,我暗自为韩鹏飞担忧。没想到韩鹏飞的一段对绣鞋唱得十分精彩,嘴皮子很是利索,嗓音也很纯净甜美。等他一唱完,三个评委和坐在评委后面的领导、专家、桑派弟子一致喊起了叫好声,还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结果,三位评委全把票投给了韩鹏飞,他得了这一组的擂主。看来,要想当擂主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不是别人让出来的。
在比赛的中间,还穿插了桑派弟子的演唱。很高兴地看到李素芹老师唱了一段李双双,赵贞玉老师唱了一段红珊瑚,很稀有的唱段。
二十四、桑派艺术研讨会
下午又跟老师们去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参加了桑派艺术研讨会。研讨会很多领导和专家都发了言,阐述了桑大师的艺术风格、创新精神、演出剧目、悲惨的身世等。
印象深刻的是跟桑大师合作多年的袁世安老师的发言,他一开始就提到了两个惊人地数字,说桑大师在许昌豫剧团十年的时间,排演了79出剧目,其中现代戏40个,古装戏39个。后来袁世安老师还对桑大师的唱腔进行了阐述,可惜由于时间的关系,袁老师并没有讲完。还有一个老先生的发言很有趣,说苗文华可以忘记所有人的讲话,但是不要忘掉河北省文化厅的边副厅长承诺的,那就是要拿出一些钱,为东风剧团打造三个精品剧目。老先生的讲话引起一片掌声。
二十五、淡泊名利的大师女儿
开完研讨会,领导、专家、演员还有一些记者、戏迷们欢聚一堂。等吃完饭回到宾馆,我收拾好了东西,准备去火车站,因为明天还要上班。
我告别了徐老师,刚下楼梯,恰好遇到了匆匆赶回的崔大姐。崔大姐说:“我正说回来先到你们房间呢,看你怎么安排的。”崔大姐在百忙之中还惦记着我,真让我十分感动。我再次表达了对大姐的感谢,感谢大姐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一次机会,让我受益匪浅。大姐说道:“你是有文化的人,就想请你过来看看演出。也不要只看桑派,其他的流派都应该看看。”我暗自惭愧,心想我可称不上是文化人,只是普通的戏迷而已。
大姐一直送我到宾馆外大街上,等我上了出租车,又跟我道别。出租车开动了大姐还站在那里。
这几天虽然没有能跟崔大姐好好聊一聊,但是对大姐很是钦佩。作为桑大师的女儿,崔大姐为这一次的纪念演出活动付出了很多。但是,每逢遇到领导接见,大姐总是远远地躲在一边。在河南电视台录制擂台紧急风桑派戏迷专场的时候,大姐完全可以跟专家和桑派弟子坐在一起,在电视上露露面,但是大姐却跟我一样坐在观众席里,没有人知道她是桑大师的女儿。在下午的研讨会上,崔大姐也没有发言,也是坐的里圆桌远远的,低头用笔认真地记录着别人的讲话。而且,作为桑大师的女儿,竟然鼓励我多看看其他流派的戏,毫无门户之见。在崔大姐身上,我看到了桑大师淡泊名利、甘作人梯的崇高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桑大师广采博纳的胸怀。我想,这也是桑派艺术能够传唱不衰,在桑大师离开河南几十年依然受到欢迎的原因吧。
我坐在出租车里,看着灯火辉煌的郑州,竟然有些依依不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