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群情激奋

  自从李琛和刘宠结识之后,打了这么长时间交到下来,也发现了刘宠不是那种野心勃勃之人,最大的爱好就是搜集各种精良的兵器收藏赏玩,所以李琛便投其所好,经常把自己铁作之中打造出来的一些精良并且精美异常的兵器赠送给刘宠赏玩。
  刘宠就喜欢这一口,所以每每收到李琛赠送的精良兵器之后,都很是高兴,要把玩很长时间,自从认识李琛之后,刘宠的私人藏品就越来越多,让刘宠很是满意,对待李琛也很是大方,在各方面都始终跟李琛站在一起支持李琛。
  包括现在李琛领豫州牧之职,刘宠也没有什么意见,反倒是立即就公开表态,支持李琛。
  这次听闻袁术和陶谦发檄文,要进讨李琛,刘宠得知消息之后,也勃然大怒,立即着陈相骆俊,配合孔伷,再次公开表李琛领豫州牧,另外也发出一份檄文,声讨袁术和陶谦,怒斥袁术和陶谦图谋不轨,图谋豫州之地,在道义上再次坚定的站在了李琛这边。
  李琛这次路过陈国的时候,再次向刘宠和骆俊道谢了一番,在刘宠的王府之中,和刘宠痛饮了一场,刘宠席间告诉李琛,他将陈兵于陈国和汝南边界,只要袁术军胆敢进犯陈国,他就必将给予迎头痛击,请李琛完全不要担心陈国这边,只管放心大胆的去教训教训陶谦这个老匹夫。
  在刘宠眼里,李琛才是当世的英杰,陶谦不但不讨伐董卓,还向董卓控制的朝廷朝贡,从董卓那里得了个徐州牧的官职,着实令他感到极其不齿,所以他告诉李琛,他全力支持李琛讨伐陶谦这个老匹夫。
  刘宠除了告诉李琛,他会集结陈国的兵力陈兵于陈国和汝南交界处,向汝南郡太守徐璆施压之外,还另外再派陆良跟随李琛前往讨伐陶谦,为李琛出一份力。
  对此李琛再三向刘宠表示谢意,不过却拒绝了刘宠派陆良跟他前往讨伐陶谦,因为陆良现如今跟着他讨伐董卓,已经积累了不少作战经验,更适合留在陈国统兵防备袁术军的偷袭。
  刘宠想了想觉得李琛所言有理,他手下现在最能干的部将可算是陆良了,陆良跟随李琛讨伐董卓一年多时间,在李琛手下屡立战功,积累了不少用兵的经验,要是再让陆良跟李琛走的话,他手头还真就没有太合适的统兵的人才了,一旦要是真的袁术军来袭陈国的话,他还真就不好应付,于是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还会又拨给了李琛两千人马。
  上次刘宠拨给了李琛两千人马,其实李琛就没将这些兵将还给刘宠,只是让陆良回了陈国复命,刘宠也没在乎,这次又大大方方的支援了李琛两千人马,这也说明刘宠对李琛确实不错。
  李琛率军返回沛国的时候,沛国境内沿途官民士绅,听闻之后,纷纷箪食壶浆在沿途夹道欢迎,这种欢迎是发自内心的欢迎,李琛主政沛国之后的这几年,沛国境内可谓是民心安定,政务清明。
  特别是普通的百姓,被免除了许多苛捐杂税之后,日子过得比起以前真是好的太多了,再也不担心冬天没有余粮过冬,春田青黄不接的时候要靠着乞讨或者挖野菜为生了,家家户户只要肯踏实干活的人,基本上家中都有了余粮。
  加之李琛大力鼓励老百姓养猪放羊,养鸡养鸭,多搞副业,房前屋后空闲的地方种菜,派得力人手巡乡,严惩乡里的劣绅以及恶霸,使得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整个沛国境内各地的百姓日子都过的富裕了起来。
  以前田间地头上的很多百姓干活的时候,为了省衣服,顾不得脸面,赤身裸体的在田里干活,被一些士人或者是有钱人耻笑,说他们不知羞耻,不配为人。
  但是这几年下来之后,虽然百姓还没富裕到可以穿上好衣服,但是却也一年下来,可以给自己和家人置办一两件新衣服了。
  李琛最获得民心的一个举措是对于辖域之内的百姓,一旦受灾的时候,可以免除他们的訾税,避免让他们本来已经是受灾了之后,再出现雪上加霜的情况,不但免除訾税,还给予赈济,不让他们因为没有吃的,沦落成流民。
  这种对待百姓的宽仁,如何不让沛国百姓对李琛感激涕零,所以当李琛率军讨伐董卓去之后,沛国境内依旧保持着安宁的状态,基本上没出现过地方百姓闹事的情况。
  得知李琛得胜还师的消息之后,沛国百姓闻风而动,纷纷拿出家中能拿出手的好吃的,箪食壶浆的夹道欢迎李琛军的回归。
  而且沛国百姓还听闻了不少官府刻意放出来的消息,让他们得知李琛现如今已经是豫州牧了,另外徐州的陶谦这个老匹夫现在打算进犯沛国,从李琛手中夺走沛国,这个消息一出,沛国上下无不群情激奋,老百姓几乎是无不破口大骂陶谦这个老匹夫,当然也忘不了顺带把袁术给臭骂一顿。
  至于沛国的士绅方面,虽然李琛入主沛国之后,着实惩治了不少沛国境内的土豪劣绅,将一批为祸地方的土豪劣绅抓的抓杀的杀,着实破了不少大户人家,但是李琛却也并未将所有这个阶层都给得罪了。
  特别是对地方上一些清流人士,还有一些并没有怎么为祸地方的士绅,李琛还是给予了他们相当的尊重,从这些士绅以及地方上的世家之中,拔擢起来了不少人才,让他们出仕为官,并且属于他们的利益,李琛也尽量不去触碰,甚至还在各县,选出几家声望不错的士绅大户,给予一些小恩小惠,亦或是特殊的优待。
  而这些士绅之前也是受当地一些土豪劣绅的欺压的,当李琛捕杀了那些土豪劣绅之后,他们也感到十分解气,另外对他们来说,也有不小的好处,故此即便是沛国的士绅,也对李琛并无多少恶感可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